二战后南斯拉夫为什么会与苏联分道扬镳?

铭苏先生

南斯拉夫这个曾经存在了88年的巴尔干国家,也曾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历史篇章。作为巴尔干半岛的社会主义大国,其与苏联的关系曾一度很密切,可是两者在一起的时间很短暂,从1948年开始南斯拉夫就开始与苏联分道扬镳。南斯拉夫为何不把苏联以及之后成立的华约作为自己强大的靠山,而是独自在北约和华约两大阵营的夹缝中生存呢?今天铭苏先生就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第一、南斯拉夫是唯一一个没有依靠苏联力量建立起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二战时南共领导南斯拉夫人民依靠有利地形反击德国纳粹的入侵,南共军队不断壮大,达到数十万人。在南共游击战争的打击下,德国被南斯拉夫赶出了巴尔干半岛,之后南斯拉夫在铁托总统的领导下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而像东欧很多国家都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的国家,南斯拉夫却是依靠自身力量建立的,有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南斯拉夫自然有同苏联分道扬镳的底气。但是南斯拉夫同苏联比起来,不管是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都要弱的多,难道南斯拉夫就不怕苏联对其进行打击报复吗?当然,南斯拉夫敢于同苏联决裂,还是因为有着独特的地缘环境。

第二、南斯拉夫复杂的地缘环境。

从地缘环境来看,南斯拉夫境内十分之七的国土是山地,并且纵横交错的山脉将南斯拉夫分割成许多板块,这种地形大规模的机械化武器却难以施展,而特别适合打游击战,这也正是当时南斯拉夫人对付德国的方式。因此,苏联虽有强大的机械化部队,但是对于地形复杂的南斯拉夫未必就能发挥作用,而且极有可能陷入南斯拉夫人长期的战争泥潭,所以苏联也不敢轻易对南斯拉夫进行军事打击。

第三、南斯拉夫奉行独立自主的发展政策。

战后,南斯拉夫奉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政策,有意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建立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而苏联仗着自己对东欧国家解放做出的贡献,开始对东欧各国指手画脚。

南斯拉夫为了增强在巴尔干半岛的实力,同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协商准备成立一个大巴尔干联邦。而南斯拉夫的这一举动遭到苏联的强烈反对,一旦大巴尔干联邦建立起来,那么苏联对这一地区将难以控制,何况一个强大的南斯拉夫并不符合苏联的利益。由于双方存在发展道路的分歧,苏南虽经过几轮谈判却没有任何结果。南斯拉夫不受苏联节制的做法引起了苏联的强烈不满,苏联必然会对南斯拉夫采取反制措施。

面对南斯拉夫的背叛,苏联作为华约的带头大哥面子实在挂不住,于是联合华约成员国对南斯拉夫进行打压。一方面在华约内部对南斯拉夫进行批判,对南斯拉夫采取孤立政策,然后将其开除出共产党情报局;另一方面通过苏联控制的东欧卫星国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对南斯拉夫进行军事包围。

当然,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打压,并没有向苏联低头,依然保持独立自主的发展政策,这也使南斯拉夫成为东欧国家中比较富裕的国家。由于以上原因,南斯拉夫没有加入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

第四、南斯拉夫处于东西两大阵营对抗的前线。

南斯拉夫地处东西方两大阵营对抗的前线,北部与意大利和奥地利接壤,东部与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接壤,南部与希腊和阿尔巴尼亚接壤,西部隔亚得里亚海与意大利相望。

南斯拉夫地处社会主义阵营的边缘地带,离苏联的核心控制区较疏远,因此苏联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力较弱。但是南斯拉夫面对东西两方阵营的包围和封锁,倒向苏联已经不可能,那么是否有可能倒向西方阵营呢?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倒向资本主义的西方阵营,那么势必会危及自身的执政根基,最终还有可能被西方分化瓦解,那么这条路也行不通。

最终,南斯拉夫选择了既不倒向东方,也不倒向西方的独立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