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识人用人八字诀:广收、慎用、勤教、严绳!

关于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有学者从其所著《家书》和《冰鉴》中,将其概括为八字诀:广收、慎用、勤教、严绳。广收,就是广泛招揽人才;慎用,就是视情委任,用其所长,务求慎重;勤教,就是经常进行督导和教诲;严绳,就是立法度,定规矩,加以管束。人才经“广收”而济济,又因“慎用”而得所,辅以“勤教”和“严绳”,自然得以善用,此为“开疆拓土”加足了马力。


曾国藩“用人必先识人”

曾国藩认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也就是说,用人需具备识人本质的眼力,用人慎重须以知人至深为前提。那么曾国藩的眼力如何呢?

有一次,李鸿章带着三个人去见曾国藩,碰巧曾国藩出去散步,李鸿章便让此三人在门口等候。当曾国藩回来的时候,看到门口有三个人,他左边看一眼,右边看一眼,中间看一眼,什么话也没说就走了进去。李鸿章问老师对此三人的评价,曾国藩回答道:“左侧之人可用,但只可小用:右侧之人万万不可用;中间之人可用,且可大用。”

李鸿章对老师“一眼识英雄”非常敬佩,问其原因,曾国藩说:“左侧这个人,我看他一眼,他也看我一眼,我再看他一眼,他就把眼皮顺了下来,不敢再与我对眼神了。这说明他心地比较善良,但是气魄不够展开,所以可用,但只可小用。右侧这个人,在我看他的时候,他不敢看我,当我不看他的时候,他又偷偷地看我,很明显这个人心术不正,所以万万不可用。然而,中间这个人,我看他一眼,他也看我一眼,我上上下下扫他一眼,他又堂堂正正地打量了我一番。说明此人心胸坦荡,气魄宽广,可用,而且可以大用。”此时,李鸿章幡然领悟,并遵照老师的指点派用此三人。

事实证明,曾国藩看得很准,那个人就是后来在台湾保卫战中闻名于世的淮军将领刘铭传,后任台湾首任巡抚。这个识人的故事在当时被广为传颂。

曾国藩用人德为先

曾国藩认为,错一个人,横则影响一片,纵则贻误长远,造成难以补救的后遗症。那么到底如何在广收的基础上做到慎用,如何处理好广收与慎用两者间的关系?此为企业管理人才中的一个难题。

凡经曾国藩鉴定为个人品德有问题的人才,他是坚决不会重用的。吃饭将谷粒丢在地上,常人看来是小事,但他却认为这是个人品德问题。

作为中国企业界成功的领袖,柳传志缔造了联想传奇。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柳传志的选人、用人之道与曾国藩有“异曲同工”之妙。

柳传志进一步说,“因为当你真的要进到班子里面,或者当“领军一面”的时候,如果不能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自己在德的方面有问题会让你造成很多麻烦,让你吃不下,吐不出去。”

广收、慎用之后,辅以“勤教”和“严绳”

广收、慎用之后,虽都是精英之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团队往往会出现懒惰、散漫、狂妄的现象。因此曾国藩善于通过书信、面谈及饭前闲谈来进行培训、教育,这是他比同时代政治家高明之处。

在现代企业中,更多经理人往往更加重视员工的岗前培训,殊不知“勤教”更易激发员工的学习和思考热情,使员工尽其职责,实现决策者的目标。优则赏,劣则罚!“严绳” 才能让骄兵有所畏惧,这也印证了那句古话:“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