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问大臣酒量多大,大臣:不知道反正没喝醉过!朱棣龙颜大悦!

自古至今,想要受到领导的赏识,都必须得有点真本事才行。有人擅长交际,有人文采很好······甚至有人酒量很好也算一项绝技。明朝永乐年间的时候,有一人名叫曾棨,天生就对酒很有感觉,甚至还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时,只要一闻到酒味就不哭也不闹了。

打小家境贫寒的他,除了对酒情有独钟,却也自小爱读书,而且天资很好。公元1404年的时候,顺利的通过乡试、会试,进入了最后的殿试。朱棣亲自来考察每一个考生,曾棨表现的十分出色,简直才思如泉涌,对答如流,让朱棣非常的满意,最后被钦点为了状元。

曾棨喜欢喝酒,但无人知道他的酒量究竟有多大。有一次外国使臣来朝贡,明朝作为东道主,怎么也得要有所表示,吃饭陪酒这是必须的。但没想到其中有一位使者超级爱喝酒,而且号称没人能喝过他。朱棣见他气势有点嚣张,怎能容忍他在中原大地耀武扬威呢,必须要派人将他喝趴下。

这件事关乎到大明朝的国威与颜面问题,因此朱棣特地在朝堂上宣布了这件事,询问有没有哪位大臣敢接受这项陪酒的任务。满朝文武都早已听说外国来使酒量惊人,生平未逢敌手,因此无人敢作声,更不敢站出来了。朱棣望着朝堂的百官,各个的怂样,心里不是滋味,难不成堂堂大明朝找不出一个能喝酒的人?

这时候曾棨顾了顾左右,原本自己不想出风头,但看这情形恐怕是没人站出来了。于是毛遂自荐愿意前往陪同使者,朱棣开口便问:“爱卿酒量有多大呢?”曾棨显得十分自信:“回禀陛下,这个就不知道了,反正微臣喝酒从来没有醉过!”朱棣大喜,一拍桌子:“就你了!”

就这样,曾棨在酒桌上全程陪同。果不其然外国使臣的酒量很大,频频举杯却不见其醉态,而曾棨自然也是轻松应对。到最后的时候,外国使臣喝到了峰值,再也喝不了,而曾棨还只是面带红晕,却丝毫没有醉,依然谈笑自若,外国使臣彻底服输了。

事后,朱棣龙颜大悦,笑个不停,这真是给大明朝争光了。见到曾棨一顿猛夸:“爱卿果然是海量,不仅是朕的文状元,还是朕的酒状元啊!”曾棨这也算功劳一件,随后朱棣就重赏他千两黄金,外加几坛美酒。从此曾棨喝酒的名声大振,没人敢在他面前吹嘘酒量。公元1432年,曾棨畅饮完最后一顿酒就撒手人寰了,生平官至礼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