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为何要活剐三千宫女?

水晶萍安果

这件事的唯一出处是韩国史籍《李朝实录》,中国史籍没有记载。由于地理区隔,故事从中国传到韩国肯定有所失实。很简单的一件事,朱棣亲手,哪怕杀三千只鸡,也杀不过来……

事情是因为朱棣的两个妃子吕氏和鱼氏因朱棣性无能,便和宫里的太监私通,没想到这件事被朱棣发觉了,但因朱棣宠爱吕、鱼二人便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未做处置,不过吕、鱼二人在得知事情泄露以后畏罪自杀,这下事情闹大了,朱棣认为丑事泄露都因吕氏所起,便把吕氏的侍婢都拘来审讯,侍婢不胜拷打,再加上和其他宫女的恩怨便胡乱追咬,结果又扯出了有人要密谋造反、要谋杀朱棣,最后据说牵连了两三千人。


直江信纲

明成祖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


燕王朱棣通过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侄子朱允炆的皇位,改年号永乐,创立了稍逊于大唐盛世的永乐盛世,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大帝。



如此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为何活剐了三千宫女呢?小偏认为原因有三:


一、嗜杀本性使然


朱棣是一个残暴嗜杀的皇帝,他的残暴程度,简直令世人发指!


朱棣登基后曾劝降建文帝的心腹大臣方孝儒,可是迁腐的方孝儒宁死不屈,还写下“燕贼篡位”四字,据说朱棣一气之下就诛其十族。


朱棣还将忠于建文帝的诸臣剥皮的剥皮,下油锅的下油锅,把他们的女眷罚到教坊司当官妓,实行残酷的“转营”,即轮流送到军营中去,一个女子日夜都要受男子的凌辱,有被摧残至死的,朱棣就下旨将尸体喂狗吃了。


二、一怒为红颜起杀意


朱棣的大老婆徐皇后病死后,朱棣一直没立皇后。后宫的朝鲜美女权贤妃,聪慧美丽,能歌善舞,善吹箫,深受朱棣宠爱,令她掌管六宫,而且朱棣每次出征都带在身边,不料红颜薄命,19岁的权氏死于北征的归途中,朱棣为此伤心落泪。



后来有一个称为“贾吕”的宫女(因其为朝鲜商贾的女儿,史书称其为“贾吕”)揭发权贤妃是被一同入宫的吕美人嫉妒,而串通太监和银匠用砒霜毒死的。


朱棣大怒,也不细查,即下令将被告下毒的太监、银匠处死,对吕美人则采用酷刑,用烙铁直烙了一个月才死。受吕美人牵连而被杀者达数百人。


三、痛失爱妃宫女遭殃

十多年后,朱棣准备立为皇后的昭献贵妃王氏病死,再次痛失爱妃的朱棣悲痛欲绝,而此时,皇宫内又有人告发贾吕、鱼氏与宦者“通奸”。其实宫女和宦者结为夫妻一样的伴侣,实际上是没有实质上的性行为的,仅仅是相互慰悦、相互照顾而已,宫内称为“菜户”或“对食”。


朱棣却勃然大怒,下令追查。贾吕、鱼氏因害怕而上吊自杀。但朱棣并不罢休,又兴株连之法,拘捕与贾吕亲近的宫婢,亲自审讯,看贾吕等人是否还有其他阴谋。


宫婢受不了酷刑,竟谎称后宫有人要谋害皇帝。这一口供,激起朱棣嗜杀本性。于是,接连有更多的人被抓,更多人的屈打成招,自称“谋逆”的宫婢侍女,竟然达近三千人之多。


朱棣下令将这些从全国各地选来的美丽宫女全部处以剐刑。所谓剐刑,就是凌迟处死,民间称为千刀万剐,是一种极刑,主要用来处死“谋大逆”、“谋反”等政治犯。



行刑时朱棣亲临刑场监刑,经常还亲自操刀,残杀宫女。据《李朝实录》记载,朱棣大肆屠杀宫女时,宫殿被雷电击毁,宫女们心中暗喜,以为朱棣会因害怕上天惩罚而停止屠杀,但朱棣一点都没受影响,继续行刑。


堂堂一国之君为了两个女人却不惜大开杀戒, 活剐了三千宫女,此等行为与明君的称谓大相径庭。朱棣可真是一个冷酷无情、血腥满手的皇帝。



有书共读

明成祖朱棣应该算是历史上争议比较大的皇帝了,一是创造了明初盛世;二是好大喜功,杀戮成性,所以这里就不评价他了,省的被喷。这里要谈到的一件事就是朱棣为什么要活剐三千宫女,这其中到底是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原因?

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的杀人手段比起朱元璋有过之而无不及,果真是父子,但是对手无缚鸡之力的宫女下杀手,估计古往今来只有朱棣了,一杀就是三千,还是活剐。其实这件事说来也奇怪,有点因一成十,十成百,百成千,一个连一个,最开始是因为朱棣的妻子徐皇后的病死,朱棣甚是难过,后一直未立皇后,但是后宫有一位权贤妃,是朝鲜来的,天生丽质,歌舞精湛,还经常让朱棣龙颜大悦,这不正喜欢上了这位权贤妃,结果永乐八年又去世了,这个本来也就难过一下,可是恰好有宫女说权氏的死是因为吕妃串通太监和银匠用砒霜毒死的。这下好了,朱棣本来就伤心欲绝,连查都不查直接就下令处死了这些人。

揭发这件事的人是个叫“贾吕”的宫女,这个宫女又被别人告发与宦官通奸,其实也不是通奸,就是“对食”(和太监搭伙过日子的意思),这种行为其实很多皇帝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甚至有的皇帝还撮合支持他们,都是人,心理上也需要慰藉。然而朱棣却勃然大怒,可能是因为他刚想要立宠妃王氏为后时王氏又死了,心里难受。这时贾吕听到朱棣龙颜大怒居然害怕的上吊自杀了,可朱棣并没有就此罢休,竟然株连了与贾吕有关系的其他宫女,说她们还有其他阴谋,宫女受不了酷刑,就说后宫有人要害皇帝,这一说,朱棣皇帝更来气了,把后宫里好多宫女都抓来了屈打成招,结果承认自己“谋逆”的宫女达到三千多人。

皇帝都听不得“谋反、篡位”之类的词,宁可错杀也不肯放过一人,朱棣就这样把后宫里的三千多宫女全部以“谋反”罪处死,凌迟处死,也就是活剐,自己亲自监刑,还亲自操刀杀死宫女。然而又得宫女在死的时候就说:“你过你自己的,我们过我们的,与宦官相悦何罪之有?”朱棣这一听更上火了,竟然命人画了一幅贾吕和宦官拥抱的图片,用来羞辱这些宫女,据《里朝实录》记载,朱棣活剐这些宫女的时候,雷电击打了宫殿,大家都以为朱棣会以为自己大肆杀戮会得来报应从而停止屠杀,而朱棣却反其道而行,杀的更厉害了!

【羽评历史,欢迎右上角关注】


羽评历史

朱棣我们都知道,是借着清君侧的名义,赶跑了自己的侄子朱允文当上的皇帝,可以说他的皇位得来不正,所以他在位的时候就很勤勤恳恳,明朝的国力也算是蒸蒸日上了。

图为徐皇后,朱棣唯一立的皇后,为明朝开国将帅徐达的女儿,1407年卒。

但他骨子里的暴烈却是改不掉的,这在他晚年的时候尤其严重,朱棣的原配徐皇后死后,他一直没有再立其它妃子为后,不过宫中有个贤妃权氏很是得他的喜爱,这个权妃是朝鲜进贡来的,能歌善舞,朱棣就喜欢的不得了,可是天妒红颜,也是朱棣自己作死,1410年带着爱妃去打仗,回来的路上一不小心就死了。

图为明朝后妃的凤冠。

本来这事也就这样了,就在权妃下葬的时候,有个宫女就说权妃其实是被吕妃害死的,说是吕妃(原名吕婕妤,是朝鲜护军吕贵真的女儿)嫉妒权妃受宠,所以贿赂了太监和银匠把权妃用砒霜毒死了,这朱棣一听,头炸了,脑子也没了,当时就把那些个太监、银匠都处死了,吕妃更惨,用烙铁烫了一个月,活活烫死了。

其实到了朱棣晚年,这件事才真相大白,原来当年进宫的还有个叫吕氏的美人,是这个吕美人陷害,和吕妃没关系。图为朱棣画像。

朱棣搞完这些,觉得该立个皇后不然宫中太乱,就准备选立皇后时,另一位贤妃喻氏和宦官通奸的消息也传到朱棣耳朵里,喻妃一害怕就上吊自杀了,可是朱棣不解气,抓了所有喻妃的宫女,问她们还有什么阴谋,这屈打成招很多人就瞎编故事了,结果越闹越大,最后直接说宫里有人想杀朱棣,这一下前后抓来2800多人,全被杀了。

图为朱棣的长陵,为明十三陵保存较好的陵墓。

最后朱棣自己也在回师途中驾崩了,结果宫女们又遭殃了,几百人被抓去陪葬,可怜了这些青春正好的女子全都一命呜呼了,古代的统治阶级确实是桑心病狂,一代皇帝就这样让无数少女们香消玉损。


图文绘历史

天子一怒,血流成河。


宫女与宦官相好之事被明成祖朱棣发现,震怒不已。加上当时他最爱的妃子不幸去世,在他伤心欲绝的时候,自己后宫的宫女居然和太监欢好。本来内心的悲痛没有宣泄口,经过这件事情通通都发泄出来,三千多位宫女都没有逃过这场灾难。

事情被揭发之后,宫人畏惧自杀。明成祖刑审侍婢的时候,这一查出来不要紧,还查出来要谋杀皇帝的口供,在那个时候谋杀皇帝可是重罪,明朝皇帝从朱元璋开始一向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错杀一千不漏过一个的性格。为了彻底清查这件事情,一共牵连了三千多位宫女。


永乐年间明朝国力日益强盛作为皇帝,自然而然不可避免的就陷入了美女的温柔乡。皇后死后,来自朝鲜的美女贤妃权氏成为了永乐皇帝最爱的妃子。明成祖北征时期,还特地带了她一同前往,大军凯旋归来,美人儿却不幸香消玉殒。


就在这种关键的时刻,宫中两名姓吕的朝鲜宫人与宦官相好之事发生。这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毕竟宫中嫔妃和宫女无数,皇帝根本就顾不过来,分给不能行夫妻之事的宦官几个宫女,历朝历代都有此案例,甚至到了明朝后期皇帝还亲自给宦官和宫女拉红线。

本来不是一件什么大事不值得皇帝亲自过问,但宫女吕氏曾随军侍候过贤妃,有人诬告贤妃是被吕氏下药毒死的。人在悲伤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况且皇帝想要处死一个宫女易如反掌。明成祖朱棣稀里糊涂的诛杀了数百宫女。后来在拷问的时候,有些宫女竟谎称有人要谋害皇帝,结果近2800宫女因此丢掉了性命。


品读武器装备



这件事并没有在中国历代的史册中记载,有相关专家找了许久,才在《朝鲜王朝实录》中找到相关章节。

里边是这样描写的,贾姓人家的女儿进宫当了妃子,在宫中却吃一个来自朝鲜的吕姓妃子的醋,两个人关系非常不好。有一天朱棣最宠爱的权妃死了,于是贾妃就出面告发权妃之死是因为吕妃下毒所致,生性多疑的朱棣就下令把吕妃和她身边的宦官和宫女一百多人全部处死了。


故事到这才刚开始,朱棣是个好色的皇帝,后来又喜欢上了年轻的妃子,就冷落了贾妃。寂寞的贾妃就和一个姓鱼的宫女一起,喜欢上了一个长得的比较帅的太监好上了。朱棣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但并没有声张,找了暗中调查,这两个人女人知道朱棣心狠手辣,就在恐惧中自杀了。

故事慢慢进入高潮,朱棣认为这件事没有这么简单,就下令把贾妃身边的宫女太监全部关起来审讯。明朝的刑罚是比较重的,这些太监和宫女就胡乱指认,结果最后把宫国的2800多名宫女都牵连了进来。


朱棣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愤怒,就下令把这些宫女全部剐掉,并且皇帝亲自视察现场,甚至亲自动手。中间有一名宫女愤怒的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皇帝可以随便玩女人,我们就不能和太监一起玩下吗?皇帝你老了,玩不动了,我们年轻就不能玩吗?

于是朱棣就更加愤怒,找来画工,画了一副贾妃与太监赤身拥抱的画,用来警示后人,流传至今。



表面上看上去,这些情节活灵活现,大有现在韩剧编剧的天份在里边,但其中的破绽实在太多。

第一,明初宫中是否有三千宫女呢?虽然清朝那个康熙皇帝造谣说,明朝宫中有太监一万,宫女十万。但只要去过故宫的人都知道,就那么小的一个地方,又没有楼房,根本装不下这么多人。如果真有这么多人,估计皇宫里能一眼看过去的地方,就基本全是人了。

明初的经济并不发达,人口也不是特别多。没过多少年,又爆发了朱棣造反的事,国家又打了四年战争,经济再次受到破坏。宫中的宫女应该在前边的几十年中,没有那么多的数量,如果把宫女们都杀光了,哪有人来培养熟手,完成宫女的传帮带呢,宫中皇帝们的生活质量会不会下降呢?


第二,朝鲜的那个史书中说,当时对3000宫女进行的是剐刑,也就是每人3600刀。我的天哪,皇帝还在边上观看,这要花多少时间,调用多少人力呀。

根据明史记载,对大臣组织剐型,一个人要用三天时间才能完成,还要熟手来下手。这么多宫女要处死,哪有这么多熟手,又要花费多少时间?并且说朱棣亲自在边上监督,这朱棣就什么也不要干了,就在边上看,估计也要看好几年。

显而易见,这个故事是朝鲜那些韩剧编剧胡乱编出来的,不可能是事实。在明史和相关资料中也没有记载。



朝鲜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朝鲜人从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一直对中国大陆都是各种嫉妒羡慕恨,所以人称高丽棒子最不要脸。

他们在史书上还写,清兵入关后,多尔衮就占有了200多宫女,天天淫乐。其实多尔衮当时哪有时间玩这么多女人呀,基本上天天都是在战火后度过。就算天下平定了,多尔衮也不行,他曾在一场大战中,严重受伤,身边就一直不大好,玩女人可以,让他玩200个就太夸张了。

朝鲜人近十几年的表现,更是无耻,公开向全世界宣布端午节是他们发明的,春节也是,把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很多东西都想抢走,那他们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呢?

他们把历史上的那些事,颠倒黑白也就太正常了。


新知传习阁

明成祖朱棣活剐三千宫女纯粹是根据朝鲜记载得来的,随着时间变迁还衍生出多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明成祖宠爱的朝鲜籍妃子被害死,朱棣一怒之下将宫中有嫌疑的人全部抓起来,然后屈打成招,连坐加上揭发,一共导致了大约6000名宫女被杀,12位妃子被抄家,然后3000名宫女被凌迟。第二个版本大同小异,只是把妃子替换了而已。第三个版本就是宫女中大量有人私通侍卫,惹怒了朱棣,总之这些版本都来自一部朝鲜史记。



但是这件事情到底有多少真实性,在我看来这就是没有一点可能性。第一就是朱棣雄才大略,治国有方。在朱棣手上创造了一个盛世,如此君主怎么会为了一个所谓的朝鲜皇妃而大开杀戒?况且这后宫宫女本就是从各地挑选而来,一旦这样大规模杀戮,那个地方还愿意在把女儿送到宫中。就算有人愿意,那么找这么多宫女来补充,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这期间后宫谁来打理。


再有朱棣的皇位是抢来的,如此酷刑岂不是让自己建立起来的民心丧失。整整三千人被凌迟,远超商纣夏桀。这种丧心病狂的大规模处罚,只会让全国都对朱棣产生恐惧,而这种恐惧不是恭敬,而是一旦朱棣死后,或许其后代都可能受到影响。一旦如此,朱棣必不能稳定这天下。朱元璋推行残酷刑法,但是也是针对官吏,并且也不敢大规模如此,为的就是民心。

然后最大的一个疑问就是3000人凌迟,那里有这么多刽子手。凌迟这种刑法不同于其他,刽子手本来就少,而会凌迟的则更少。由于凌迟要保证下刀均匀,还要考虑出血量等等。做完一场凌迟要累垮一个优秀的刽子手,时间也要差不多三个多时辰。3000个人凌迟,就算定最少的360刀,也需要一大批刽子手,那么这些刽子手短时间内又不能训练出来,如此大规模凌迟怎么可能做到?

所以对于这种传闻,不动于衷就好!


小司马迁论史



答:这是一则历史谣言,大家不要轻信。

“明成祖朱棣活剐三千宫女”事不见于中国的任何史料,仅见于《李朝实录》。

现在网络上有一个梗,但凡谁说起什么光彩的历史事件、或光彩的历史人物,往往会有人跟贴加上一句,“那是韩国人的,全世界都是韩国人的”。

为什么会这样?

就因为这个国家“编造”历史的本领强,说什么底气都那么足,腰板都那么硬,自信满满,大言不惭。

能做到这一点,可不是三五天就能培养出来的,那得是有历史传统和历史渊源的。

《李朝实录》又称《朝鲜王朝实录》,记事起自朝鲜王朝始祖太祖,终于哲宗朝,为25代君主长达472年(1392年—1863年)的历史(若包括最后两任君主的纪录的话,则是共27代519年),有1893卷,约6400万字。

如此漫长的纪年、包容了繁芜庞杂的史料,投入了几十代史家的心力,其记载的东西肯定不能保证全部真实准确。

明成祖朱棣发动不义之战,杀侄篡位,已经被贴上了荒淫无耻、猜忌暴虐的标签,则《朝鲜王朝实录》再编造出一条“明成祖朱棣活剐三千宫女”,很多人也就不以为伪,反以为可以具体化、形象化朱棣的凶恶与残暴,于是津津乐道,越传传广,渐渐成为了铁证。

就连前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先生还根据这条记载,写了题为《明成祖患病考》的博文,分析出“明成祖朱棣活剐三千宫女”是因为明成祖朱棣已到更年期,性功能丧失,因而性情狂躁暴戾的结论。

但是,若以康熙帝为例,查《朝鲜王朝实录》上关于康熙帝的记载,便知其信口胡诌、漫长瞎扯的功夫到了何等荒谬可笑的地步。

康熙大帝,“英武雄迈、明见万里”,已被国内如阎崇年、李治亭等众多明清史大家奉为“千古一帝”。

但《朝鲜王朝实录》却称其是第一等的“荒淫无耻”。

比如,《朝鲜李朝实录》肃宗二年(康熙十五年,1676)十二月辛未条记:“清皇不恤国事,淫嬉日甚。”

《朝鲜王朝实录》肃宗五年(康熙十八年,1679)三月丙辰条甚至记:“皇帝游戏无度,不听政事,至于掠人妻妾。其亡徵败兆,不一而足矣。”

《朝鲜王朝实录》肃宗十年(康熙二十三年,1684)六月壬子条又记:“清主破吴三桂,取美女三百,贮之离宫,日事荒淫。”

……

国内明清史大家看了这些层出不穷的记载,无不张嘴摇舌,连骂“《朝鲜王朝实录》瞎记、乱写,胡闹,乱弹琴”。

但是,《朝鲜王朝实录》里孤零零的一条“明成祖朱棣活剐三千宫女”的记载,却被众多明清史大家认定是“真实而客观”的记载,并且交口称赞《朝鲜李朝实录》不为尊者讳,敢写,敢记。

这,可真是咄咄怪事。

下面简单说一下《朝鲜王朝实录》所编造的“明成祖朱棣活剐三千宫女”事。

该书世宗六年(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十月戊午条记:先是,明朝商贾姓吕人家女儿吕氏入帝宫为妃,与本国(指朝鲜李朝)吕氏同姓,有意结好,本国吕氏不从,致使“贾吕”恼羞成怒。及权妃病卒,“贾吕”便趁机诬告。说权妃之死是“国吕”在茶点中下毒。明成祖大怒,立刻诛杀“国吕”及宫人宦官数百余人。奸计得逞后的“贾吕”愈发肆意妄为,与另一名姓鱼的宫女私通宦官。明成祖虽有所觉察,但颇宠爱二人,隐忍不发。二人却自惧缢死。明成祖坐不住了,认为事情没那么简单,就拘捕“贾吕”身边的侍婢,严刑拷问。侍婢在刑讯逼供之下胡乱诬陷,说是:“欲行弑逆。”百连千扯,牵扯出了二千八百人。明成祖朱棣一怒之下,下令将这二千八百人全部活剐,且“皆亲临剐之”。有一位宫女在受刑时,疼痛难当,当面诟骂明成祖:“你自己年老阳衰,我们宫女与年轻宦者私通,又有何罪?!”明成祖暴怒不已,让画工画了一张贾吕与宦官相拥的图画,要流传于后世。

故事写得活灵活现,但只要稍加分析,便知荒谬不堪。

宦官为阉人,宫女与之“私通”,有名无实,在明朝也叫“吃对食”,即不过合伙在一起吃饭,模拟或拼凑出“家庭”的样子。这本是官方默认的东西,明成祖何至于如此大发肝火?!就算看不惯,要将这几个人处死,也没有必要斩杀上三千多人。且单凭侍婢胡乱诬陷一句,说宫中有二千八百宫女“欲行弑逆”,明成祖怎么连调查都不调查,就马上杀、杀、杀呢?而且,只要冷静想想,说宫中三千手无寸铁的弱小宫女要起义造反,这可能性也太小了吧?!再有,说对这二千八百人进行剐刑时,明成祖“皆亲临剐之”,即亲临现场并亲自动手了,这能信吗?而明成祖受宫女辱骂后,又令画工画贾吕与宦官相拥的图画流传后世,这逻辑就根本不通。且与贾吕相好的宦官姓甚名谁,也一直没有交待。

算了吧,这样的记录,就当成卖菜大妈在市场上打发无聊时光的谈资就好,不必要展开太大的篇幅来作分析、研究。


覃仕勇说史

有一种历史,叫做韩国人心中的历史。

明成祖朱棣活剐两千八百宫女的血腥事迹,出自朝鲜半岛的《李朝实录》,就是这一段描写:“凡连坐者二千八百人,(明成祖)皆亲临剐之。”

截至目前的考证,这是中国各种正史、野史、家史全部集体忽略的一处事实,也就是说,除了来自半岛地区的《李朝实录》,没有一本书记载过这段事实。

孤证不立,是历史学、考据学、法学的最基本守则,尤其是可笑的孤证。

“亲临剐之”,没有注明亲临观剐,给读者留下很多想象空间,又或许是朱棣一时性起,亲自挽起袖子动的手吧。

《李朝实录》中的这段描写,来自于金黑老妈子的回忆录。

金黑老妈子,朝鲜半岛生人,随养女韩氏入大明皇宫,主要工作就是伺候韩氏,她后来被仁宗特赦,返回朝鲜。

剐刑又称凌迟, 明朝的太监刘瑾,被剐了3357刀,一共用了8天;郑鄤被剐3600刀。就按3000刀算吧,2800个宫女,需要840万刀,朱棣本人也好,刽子手也好,每天动840刀,妥妥剐上30年。

如此惨烈场面的被害人亲属、加害人、加害人亲属、太监、士兵们万众一心,小心翼翼的把这个秘密带进坟墓。

所以,我的结论:金老妈子是半岛地区造谣始祖。


历来现实

永宣盛世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真正意义的盛世,而它的开创者正是威名赫赫的永乐大帝朱棣。他在位22年,做了四件足以彪炳千秋的大事,派郑和下西洋,编纂“永乐大典”,五次亲政漠北,营建北京城。

一个如此伟大的帝王,却因为一件活剐三千宫女的子虚乌有之事,备受后人责骂。让他成为泠酷无情、嗜血残忍的代名词。

朱棣活剐三千宫女最早见于邻国的“李朝实录”,中国正史、野史均无记载。据“李朝实录”说:朱棣的一个爱妃病死了,有宫女像朱棣举报说是一个太监和一个银匠合伙毒死朱棣这个爱妃,由此牵出案中案,三千宫女受到株连。朱棣坐镇,当众将三千宫女活剐,还亲自动刀,想想这个场面多么惨烈、恐怖。


所谓的活剐就是凌迟,绝对是个技术活,必须让犯人慢慢在痛苦中死去,若是一刀毙命,刽子手也将因此获罪而死。活剐三千宫女,得需要多少刀法娴熟刽子手!这么多刽子手绝对不会守口如瓶,难免把这血腥的事说出去,会在民间口口相传,然而,有明一代,民间竟不闻此事,由此看来,这是绝对是无中生有。

根据史书记载,明朝宫女从未有三千之众。朱棣要是活剐这么多宫女,整个皇宫服务就会瘫痪。朱棣肯定要从民间选大量民女入宫。但整个永乐年间,鲜少有朱棣大规模征召民女入宫的记载。因此,可以说朱棣活剐三千宫女,纯属空穴来风。

那么“李朝实录”为啥有此记载呢?可能是朱棣做了让他难堪的事,为了恶心朱棣故意编造的谎言。也可能是为了耍存在感,标新立异,就像他们说孔子是他们的,东北也是他们的。作为中国人决不可当真,不能人云亦云。

郑和下西洋是我们民族一次航海壮举,是我们引以自豪的历史。北京故宫是今天国人游览圣地。如果“永乐大典”哪天能重见天日,中国古文化必会再放异彩。所有这些,都是朱棣一手完成,他无愧于一个伟大帝王,英明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