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纣后,周文明与商文明之间到底是继承还是取代?

中国文明的核心内容礼制和宗法是从周开始的吧。

商据说是神权社会,周灭商后继承了商的哪些文化内容呢?

如果商的社会形式、文化内核和周完全不同,那岂不是说中国文明的传承是从周开始的?

wanghrobin:文字和语言呢?难道这两已经被排除出文明的基本范畴了吗?

潜水七年才注册:周原甲骨文和殷墟甲骨文一模一样。

箫管遗音:语言不一定一样吧,就类似朝鲜古代用汉字一样。

潜水七年才注册:武王和周公同商朝贵族微子、箕子交谈不用翻译。

箫管遗音:古代朝鲜贵族和中国官员交谈也不用啊。

漢官威儀:他们只能笔谈,不用翻译是不可能的。

箫管遗音:参见《老乞大》。

勿遗寿幼:已释读甲骨文中的谐声字,今天还是谐声字。如果古今语音不具备继承性,那么这种对应将会被随机打乱。更体现这一点的是,很多谐声字没有意义上的联系。比如胃与谓,甲骨文以胃替代谓。相反的是右与祐有意义上的联系,没有意义联系的谐声字,你必须全盘继承才能保持这种谐声关系。有意义联系的你只要继承一个另外可衍生出来。而纠结于甲骨文谐声字成立不成立是没有用的, 伟大的统计学证明一切。

既然甲骨文与后世汉语谐声字有继承关系,那你不会认为我们就继承了这二百来个谐声字,其它都没继承吧?相信懂概率统计的人都会明白这个道理。

▲商代甲骨文

天堂风暴:下面有人说了,甲骨文的形声、通假等与后来并没有区别,是符合汉语语音系统的,例如甲骨文里就有白通百,身通千等,说明他所表达的语言是汉语或至少是汉语的主要源头。

另外可以参见一下以前我翻译过的美国人McGraw的论文:

http://bbs.northdy.com/forum.php ... p;page=2#pid1446433

贾志国:现在的结论是周习殷字,还是这个文字另有源头?

▲周原甲骨文

风灵玉:那么为什么甲骨文会失传了呢……

勿遗寿幼:没有失传,甲骨文跟西周金文的关系就像隶书和楷书的关系一样是继承发展的。

奔狼:文字、青铜器式样,明显是集成比较多,区别在于商是张扬的,周是内敛的,所以周定了礼制,就是告诉大家不要乱来,有点像秦汉交替,矫枉过正。

华夏文明不是某个点,而是一个过程,商到周是一个成型的阶段。

中流砥柱孙传庭:不是从周开始,而是从周第一次定型,900年后的秦皇汉武,是第二次定型。

▲商周时期青铜器兽面纹的不同演化样式

勿遗寿幼:周礼不是一下子蹦出来的,周初应该跟商末不会差多少。

intelxp180:周公定礼,按这个说法,立周没多久就开始了。

叶子鱼:周初的祭祀礼制很明显是承接殷商的,就连巫师也还是殷人。

啊呜:商朝贵族到底是不是食人族?

奔狼:偶尔煮个人头不能算食人族吧?

贾志国:不是偶尔,是一贯的。脯这个词的词源就是祭祀手段。算了,有点影响胃口。

对了,为什么一直不测已经发掘的殷商贵族基因,真怕测出是通古斯系的弄的气氛比较微妙?

奔狼:实际是因为所有的殷商王族墓都没有尸骨留下,包括妇好。

啊呜:被自己人吃掉了?

robles:周人都刨了。安阳的几个大墓都是直接从墓正上方大揭盖盗的。跟陶寺那些大墓盗法一样。

不是一般盗墓贼有能力干的。

天堂风暴:最近追的一本小说《荆楚帝国》里头也提到这个了,不过这书开的金手指和脑洞太多了,还有妹控,不知道这个是不是又是作者的一个脑洞:

商政、周政既相同又不同。相同之处都是要借神或者借天,为自己的统治背书,简而言之,就是法统,或者正统。楚庄王列阵于洛水之南而问鼎,然而法统在周,只能退去;秦武王举鼎,只因天眷周人,故而绝髌而死。

虽然都是借神、借天标榜自己统治的合法性,但商政的王本是神灵。并不是像孔子说的那般,‘周政,郁郁乎文哉’,周武王最开始也用商政,延用商王的日号以及帝号,被尊为‘帝日丁’。

只是商人蔑视周人,不服统治的他们发动了三监之乱。周武王虽然占领了朝歌,但作为神灵的他却没有法器,代表神灵的法器(玉器)全被纣王置于露台,付之一炬。叛乱者却从先王的陵墓中取出比纣王焚毁法器多的多的法器,致使周人在意识形态上的努力完全失败。

恼怒的周人将所知的历代商王陵墓全部掘毁,并且抛弃商人王即神灵的法统,宣扬‘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确立新的法统,这个法统就是天子。

秦川德里奇:脑洞吧,至少目前从只言片语中来看商末的商王权都可能和神权矛盾极大了,所以怎么猜也不会猜到这种地步上,商可能并不是传说中的那样纯粹的宗教立国。

天堂风暴:从孔子后人来看,基本可以确定商王族的父系染色体为C2南支。

贾志国:但是有贵族的,按体质人类学的报告,阔面高颧骨......

奔狼:那是中小墓,中小墓的问题是,样本被藏的太好,太细的就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