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重兵的忠臣良将,皇帝有难却不肯救驾,皇帝死后却痛不欲生

自古在我国就有这样一句话那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就体现了当时候皇帝的集权统治,也反应了当时的大臣对皇上的忠心,可是在明朝就有这样一个忠臣,他对皇帝忠心耿耿,但是在皇帝遇到困难要求他出兵救助的时候,他却迟迟不肯救驾导致皇帝被杀,在皇帝被杀之后他有又痛不欲生,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明朝良将左良玉的故事。

崇祯皇帝被李自成带兵围困在京城逃不出去,然后他就发信让左良玉来带兵救自己,但是左良玉在收到消息后并没有立刻发兵去救崇祯皇帝,左良玉表现的很犹豫,一直是一种观望状态,崇祯等了一段时间还不见左良玉带兵来救他,眼看李自成马上就要打到京城了,他就很着急,于是就又给左良玉发信,和他说如果左良玉现在能够带兵救自己他就封他为南宁伯,封他的儿子为平贼大将军,并且还满足他所说的任何要求,左良玉听了之后觉得还不错就制定了一份严密的计划准备营救崇祯皇帝,但是崇祯皇帝却没有等到他来,因为京城已经被李自成攻破了,崇祯帝也就自杀了。左良玉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当场就痛哭流涕,感到自责和难过。

左良玉是明朝的一代大将军,他也打过很多的胜仗,当时反对明朝的统治的有很多的人,其中张献忠就是最为出名的起义军,他还封自己为大西王,势力可以说是非常的庞大,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英雄人物,却害怕左良玉,左良玉对战张献忠就没有失败过,后来他竟然打的张献忠一看到他的军队就跑,可见左良玉也是一个带兵打仗的好手,可是为什么左良玉不早早的带兵去营救崇祯皇帝呢?这其实和他小时候的经历是有关系的。

左良玉出身卑微,从小就是个孤儿,也没有人照顾他的生活,每天连饭都吃不上,后来他从军之后才吃上了饱饭,到后来混到明朝的大将军这些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左良玉就非常的珍惜他现在的来的一切,他的每一个士兵对他来说都是他发展资本,每一个都不能轻易的失去,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左良玉面对崇祯的求救迟迟不肯发兵,但是在后来得知崇祯自杀后却悲痛欲绝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