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册立儿子为太子,儿子得知却立刻造反叛逃,只怕行动慢了

公元4世纪至公元7世纪时,在我国青海一带曾经有一个叫做吐谷浑的国家。

南北朝后期时,慕容夸吕继承了吐谷浑的王位。慕容夸吕这个人野心勃勃,自从他即位后,先后数次入侵中原地区,打得西魏只得与他和亲,将济南王元匡的孙女广乐公主嫁给他为妻,慕容夸吕这才暂时消停下来。西魏灭亡后,慕容夸吕又开始与北周为敌,两国经常打得不可开交。直到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派兵予以反击,重创吐谷浑,使其元气大伤,慕容夸吕迫于无奈之下,向隋文帝求和称臣,成为隋朝的附属国。

虽然做了附属国,但慕容夸吕依然还是一国之王,地位尊贵,子嗣众多。可是他的儿子们却都不愿做王位继承人,只要哪个儿子被册立为太子,不仅不会高兴,而且还会造反叛逃。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个慕容夸吕在位的时间非常长,《隋史·西域·吐谷浑》记载:慕容夸吕“在位百年”。这个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但是根据考证,慕容夸吕在位的时间至少长达五六十年以上。

随着慕容夸吕在位的时间越来越长,他的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多疑、残暴,总感觉作为继承人的太子会造反,于是“屡因喜怒废其太子而杀之”,总是找借口将太子杀掉。

杀了几个太子以后,儿子们都很害怕做太子。在一个儿子被册立为太子后,这个儿子坐卧不宁,心中万分恐惧。因此,他想劫持父亲慕容夸吕,然后归顺隋朝,就派使者去隋朝请求援兵。隋文帝却打算隔岸观火,没有答应这个请求。

隋朝不愿支援,但是太子要造反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慕容夸吕的耳中,慕容夸吕又毫不客气地杀掉了这个儿子。

紧接着,慕容夸吕册立他的另一个儿子慕容诃为太子。这可把慕容诃给吓坏了,为了防止自己步前几位太子的后尘,慕容诃刚刚成为太子,立刻就决定率领自己的一万五千户部众归顺隋朝。他派遣使者前往长安,请求隋文帝派军队接应。

得知使者的来意后,隋文帝当即表示拒绝,并不痛不痒地劝慰慕容诃,让他好好孝敬父亲,如果父亲有过失,就当以死相谏,还一再强调要父慈子孝。

慕容诃派去的使者就这样被隋文帝打发回去了,慕容诃无计可施,只好战战兢兢地继续做太子,最后还是没能登上王位。

要说慕容夸吕身为父亲,一而再、再而三地诛杀自己的儿子,也不知究竟是为了什么。而隋文帝三番两次不愿出手,还要求人家父慈子孝,大概也是为了坐收渔人之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