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都有哪些临床表现?

摘菊绣手

北京中医药大学钱成中教授

一、患上痔疮的原因

《黄帝内经》中明确指出痔疮产生的原因,“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又进一步指出,病因与久忍大便、久痢久泻、酗酒、嗜食辛辣、年老体衰、妇人妊娠、久坐久行等都有极大关系。现在因职业原因患上痔疮的人群特别的高,人长时间的站或坐都会影响身体健康,容易引起痔疮。比如说企业办公室的白领,公司内的办公人员,餐饮服务人员等,这几类人都是容易患上痔疮的高危人群。在坐或站了一段时间后,换一种姿势运动一下,让身体的血液循环重新恢复正常是最好的。

还有一种情况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那就是不良的大便习惯,如厕的时候,习惯性的看书看报玩手机,导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好长一段时间,这就容易造成肛门盲肠内瘀血而引发疾病。还有就是大便时用力过猛,会使盲肠肛门和盆底肌肉增多不必要的负担与局部瘀血,致使疾病发生和蔓延。

二、患上了痔疮应该做哪些运动呢

1、提肛运动

全身放松,将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配合吸气,舌舔上腭,同时肛门向上提收。像忍大便的样子,提肛后稍闭一下气不呼,然后配合呼气,全身放松。每日早晚两,每次做十几下。

2、举骨盆运动

仰卧屈膝,使脚跟靠近臀部,两手放在头下,以脚掌和肩部作支点,使骨盆举起,同时提收肛门,放松时骨盆下放。

熟练后,也可配合呼吸,提肛时吸气,放松时呼气。此法每日可坚持做1~3次,每次20下。

3、旋腹运动

仰卧,两腿自然伸展,以气海穴(脐下一寸处)为中心,用手掌作旋转运动。逆时针旋转20~30次,顺时针旋转20~30次,先逆后顺旋转。

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另外还要注意日常的一些习惯。也是预防痔疮的好方法。一起了解吧!

1.要注意饮食。要多喝水、多吃纤维粗的食物。喝水可以软化肠道里的大便,粗纤维的食物可以促进肠蠕动,都可以帮助排便。纤维粗的食物包括:绝大部分的蔬菜、水果以及未经精加工的谷类和薯类等。节制烟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2.要注意生活规律。保证睡眠,避免久坐久立。坐45分钟就要起来活动5分钟,可以有效地减轻痔疮症状。长时间站立的时候也要多走动,因为久站产生的负重也会引起静脉充血。还要增强体育运动。

3.要注意卫生。便后清洗干净。痔疮病人便后使用柔软的卫生纸擦干净,有些卫生纸过分粗糙,有些卫生纸还含有荧光剂化学剂等。有条件的话,最好用水清洗,帮助肛门清洁。


山崖上看着匍匐在脚下

内痔在生活疾病中比较常见,它是发生于齿状线以上的痔。发病的病因简单来说,就是直肠上静脉丛曲张或者肛垫下移,位于截石位3, 7、11点的位置,正所谓“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定管三七十一”。这三处的内痔可称为母痔区(母亲),其他部位称为子痔(孩子)。

那么,内痔表现在哪些地方呢?第一条就是便血,是内痔初期的临床表现,鲜红色,不与大便相混。此外还有间断性出血,主要就是大便的时候手纸被血染红,便池里面滴血,严重时出血可能呈喷射状。第二痔核脱出肛门:随着痔疮变得越来越严重,痔核逐渐增大,排便时脱出不易回纳,严重者不可回纳。第三变现为肛周潮湿、瘙痒等局部病变,痔核可能反反复复的脱出,导致括约肌松弛,分泌物常常溢出导致潮湿,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就可产生瘙痒。第四是便秘:患者不恰当的排便习惯,则形成便秘,干燥的粪便又会摩擦出血,导致症状更加严重。最后是肛门疼痛:内痔脱出之后卡在肛门外,造成水肿和血栓,出现疼痛。

内痔脱出又会分为四种情况,我们可以简单总结一下,内痔的分度: I 度:无痔脱出;II 度:便时脱出,可自行还纳;III 度:不能自行还纳;IV度:不能还纳,还纳之后又脱出。

本期答主:常双庆,医学硕士


杏花岛

内痔是痔疮的一种,多位于肛门齿线上,与痔内静脉丛相关,截石位在三、七、十一点。内痔常见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便血,可在排便时或便后出血,颜色鲜红,滴状,不与粪便混合,无粘液脓液,可是间歇性、无痛性。初期痔核小质地软,排便时不脱出肛门外,等到中期,痔核与直肠肌层分开,排便时可有痔核脱出,但可自行回缩;

其次等到晚期,痔核变硬变白,痔核会自行脱出,且须用手推回。内痔早期一般不疼,中晚期有肛周瘙痒、肛门坠胀感,但是当内痔脱出于外,不能推回肛门,也就是发生内痔嵌顿时,可有疼痛感,伴随糜烂、坏死、化脓等。


KK健康


天天医学

内痔是相对于外痔与混合痔而言的,一般是指肛门齿线以上发生的静脉曲张团块。

一般主要有以下三个表现:

便血:以颜色鲜红多见,有些可见于解大便时,粪块或马桶中有鲜红色样血;有些可能仅仅是用手纸擦拭时,发觉便纸上有血渍。

肛口块物脱出感:在解大便时,或用力咳嗽时,有时会感觉肛门口有东西脱垂出来了。大部分痔核较小的痔疮患者,脱出的痔核一般都可以自行回纳,或是用手回纳回去。但是某些痔核较大的,则可能回纳的难度会增大,或是由于不及时回纳而形成嵌顿,甚至水肿疼痛严重,而需要紧急手术处理。疼痛:这个需要看痔核的多少及大小等情况而定的。有些痔核偏大,颗粒又多的患者,容易形成嵌顿水肿,而呈剧烈疼痛。

那么,平时应该注意哪些地方,以避免痔疮缠身呢?

1、养成每天定时如厕的好习惯

2、 忌食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戒烟酒

3、避免久坐久站,要开展适当的运动锻炼


申城白衣书生

痔(俗称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国,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西医认为致病原因主要有两种。



痔疮的诱发原因也很多,诸如便秘、长期饮酒、进食大量刺激性食物和久坐久立是主要诱发因素。想要控制好痔疮,比如从生活,饮食习惯方面注意。

痔疮发作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息息相关。饮食方面,多食新鲜蔬菜,不吃太多刺激性食物,不吃油腻。加强体育锻炼。

预防痔疮,(1)预防便秘(3)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不憋。(4)保持肛门周围清洁,特别一些公共游泳池游泳。(5)注意保暖,不宜长住在潮湿阴冷环境,比如平时要开窗透风。(6)做提肛运动,自我按摩。不要坐太久,还有避免过度劳累。(7)及时用药,早发现,早控制。



小熊说生活慧

痔疮可以试一试

1.伤湿止痛膏贴委中穴

2.白萝卜熬水外洗



萝卜属于肺药(补气益肺),而肺与大肠相表里,中医就是那么神奇🙎🏻‍♂️


源源学中医

很多患者认为只要肛门有便血、疼痛、脱肛等都是患了痔疮,对内痔、外痔、混合痔、肛瘘、肛裂等诸多疾病分辨不清。



痔是肛肠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症,约占肛肠疾病中患者总数的55%,男女皆有发病,以男性为多见。依据解剖学进行区分,位于齿线上的是内痔;齿线下的是外痔;内痔外痔融合在一起称为混合痔。




以齿线为分界点,齿线上的病变受植物神经支配,属内脏神经,对痛觉不敏感,故内痔患者无疼痛;齿线下的病变受脊神经支配,属周围神经,对痛觉极其敏感,所以外痔发炎时,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内痔主要临床表现可分为:一期,二期,三期。




1.一期内痔:大便带鲜血、滴血。

2.二期内痔:大便带鲜血、滴血、射血,便后肛外有脱出物,可自行还纳肛内,有下坠不适感。

3.三期内痔:大便时无便血,有内痔脱出肛外,下坠感明显,无疼痛,分泌物增多,肛门潮湿,不能自行还纳,需用手送回肛内。


邬常华

我不是医生,不知道医学之事,但我有一方法,可使痔疮匿迹。信不信由你,反正不化钱!


生痔疮,其实是血瘀于肛门而形成的。我原来有内痔,我就天天用开水,并滴几滴消毒药水,用手指擦洗肛门,并用手指轻柔按摩患处,使其瘀血散去。便后洗,睡前洗,一天不少二次,成为规律,一段时间后痔疮不见了,现在我已没有痔疮!但是每天洗两次是不变的。

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用以上方法治好了痔疮的。


老蛇正宗

痔疮分为内痔和外痔,肛门齿状线以上为内痔,齿状线以下为外痔,内痔主要症状是便血,便后滴血,血和大便不是混在一块的,往往成鲜红色,内痔一般不痛,而外痔常在肛门周围可触及包块,常较疼,内痔外痔有时混合存在。

内痔的便血记得与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区分,不是所有的便血都是痔疮,中老年人便血,伴消瘦高度怀疑恶性肿瘤。溃疡性结肠炎便血往往伴有黏液,脓液,大便和血混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