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7000万人口的国家竟然敢四面开战

在二战结束之后,有人这么评价二战时期的日本,日本有战术上的天赋,但同时也是一个战略上的傻瓜。日本用一个个战术上的成功,把国家拉进了战略上的死局。日本总计拥有700多万部队,为何会把国家置于战略死局呢?日本缺乏长远周全的战略思想,而且经常容易改动曾经开始实行的方案,到最后被四面攻打。

日本是一个资源十分匮乏的岛国,本来也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度。但是在19世纪末期,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在全面变革的同时,日本也盼望扩展地盘。早在明治天皇在位时期,日本就曾经规划了巨大的扩张方案,日本要霸占东北亚半岛、东北地区、沙俄的远东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经过发起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日本成功霸占了朝鲜半岛,由于东北有丰富的各种资源,后来又霸占了东北。直到这一步,日本还是不断沿着之前的战略走的。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日本在战争中固然获得了不少的成功,但是对手太大了,日本卷入了长期的耗费战之中。经过统计,日本陆军的大部分兵力都无力抽身。当时,日本高层就有人建议,立即停止这场战争,由于这对日本来说是亏本的交易,而且没有看到成功的迹象。但是在那种狂热的状况下,这种建议的影响力微乎其微。

假如仅仅是如许,大不了还是一场耗费战。但是日本还盼望沿着明治天皇留下的战略走,还是盼望进入俄国的远东地区。1939年夏季,日本与苏联在诺门坎交战,日本部队被一顿暴打。双方随后进行了会谈。但由于互不相信,日本也不得不在东北驻扎60多万部队,而且不敢撤走。在二战开始之后,法国被德国霸占,英国也摇摇欲坠。在当时的状况下,日本以为这是扩张的好时机。

日本偷袭了美国军事基地珍珠港,然后霸占了东南亚各地。在战争中最忌讳两线作战,日本却开启四线作战的场面。在北方必须留下部分部队防御苏联,大量的陆军被留在在中部战场。在东南亚战场上,又出现了兵力不足的状况。从表面上看,好像日本霸占了很多地盘,实际上只是暂时的。战线拉长使日本卷入了四面被打的场面,战略情势比德国更恶劣。

在二战时期,由于地理上的缘由,德国的情况不是太好。但日本掌握了一把好牌,日本凭借一次次战术上的成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战略死局。早在1943年,就有人看出日本必将失败,这仅仅是时间问题。1945年,日本无力再战。这年的8月,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