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盲史官释《春秋》到“史学祭酒”,说明中国历史学的悠久长远

公元前6世纪的天清晨,楚国史官左丘明因为战乱,携妻带子离开楚国、辗转来到鲁国。除了家人外,他随身携带着大量史书典籍,还有一棵银杏、一捆桑苗,看来他打算耕读传家,过安宁的平民生活。

定居后,左丘明亲手种下银杏树和桑苗,闲暇时读书著作,为乡邻们讲述历史故事,日子过得倒也很舒心。不幸的是,左丘明患有眼病,这时病情日益严重,最后双目失明,什么也看不到了。

对于一位终生与史籍为伴的人来说,无法阅读史书是莫大的打击。左丘明面对着混沌世界,陷入绝望之中,他把所有书籍都扔到地上,不再讲述史实,不去探讨历史的真伪了。就这样,他被残酷的现实打倒。

在苦闷中,左丘明度过了一个个难熬的日子。渐渐地,理智在他的头脑中慢慢恢复,并战胜了痛苦,曾经身为史官的他感受到身上的使命,重新拾起史书。这时,他有了一个更为大胆的想法:“虽然我什么也看不到了,可是我多年来著述的史学资料,不能随我一起埋没地下,我要把它们奉献给后人。”

于是,他不辞辛劳地投入撰写史书的工作中。几十年来,他听闻了各诸侯国的政闻要事,亲眼目睹了君臣谋议的得失之词。他把这些数据详细地口述下来,让弟子加以记录,并汇集成卷,经过几年辛苦,终于编成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

左丘明在撰写《国语》的同时,为了让后人更准确地理解《春秋》这部史书,还专门写了一本《左氏春秋》,用来解释其中的要义。这本书又叫《左传》、《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同为解释《春秋》的三传之一。

左丘明的《左氏春秋》是一部较早的历史学著作,反映了中国历史学研究的渊源之久。史官在史学中的地位向来举足轻重,比如司马迁、班固,他们都为史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过,“史学”这一概念真正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是在南北朝时期。

当时,后赵的石勒称王, 设立了史学祭酒这一职务。此后,历代君王多有尊崇史学者,比如南朝宋文帝.曾经命令太子立史学;宋明帝时又设置玄、儒、文、史四科。到了晚唐时期,殷侑将史学的内容进一步扩 大,不再局限于科举考试,而是着眼于史书本身的社会意义。

宋元时期,史学的内容扩展到编纂学、文献学等领域。此后史学的内涵越来越新颖多样,既包含了广泛的社会历史,又包含了专精的治学之道。到了清代,钱大昕提出了“于正史、杂史,无不寻讨,订千年未正之讹”的主张。他认为史学的任务,既要纠正史事之讹,也要纠正编纂之讹,这一说法无疑赋予史学以更丰富的内容和更深刻的涵义。发展到今天,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从中国历史学的发展来看,史家不断涌出,史籍典章更是浩瀚无穷,成为人类文明史的见证。

小知识:

左丘明(约公元前502一前422)

春秋末期鲁国人,曾任鲁国太史。他历时三十余年,终于完成一部纵贯二百余年、十八万余字的《春秋左氏传》,其历史、文学、科技、军事价值不可估量,为历代史学家和文人所推崇,他还撰写了历史名著《国语》,与《春秋左民传》成为珠联璧合的历史文化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