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郑氏”家族兴旺史,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

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省巡抚都御使—涂泽民申请开放海禁,获得朝廷批准,但明政府把日本排除在外,这是因为明政府感到了日本是一个威胁。究其原因:一是,明代中前期,日本倭寇在东南沿海始终是一大祸害;二是,万历年间,日本的小个子将军丰臣秀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朝鲜当时是中国的藩属国。因此“终明之世,通倭之禁甚严。”但是福建省的海商对日本的贸易历来就是整个海上贸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什么困难都阻止不了闽南人想赚钱的精神,于是,专门从事日本贸易的海商就发展为实力雄厚的“海盗集团,”其中著名的有李旦集团、颜思齐集团、郑芝龙集团、刘香集团以及杨六、杨七、钟斌等集团。明政府在那个时期既要对抗北方的农民起义与满人入侵,又要对付这些海盗集团。因为明政府当时把精力放在北方,这些海盗集团就得到迅速发展。他们既从事与日本的贸易,又对抗政府与洋人的贸易集团,能商即商,该盗则盗。由于他们获利颇丰,所以闽南人从者甚众。

郑芝龙

在这些福建海盗集团中,郑芝龙集团逐渐显示出他们的优势。郑芝龙是福建省泉州人,早年就活动于澳门和日本两地,他们以家族为集团核心,立足于安海港建立了自己的集团根据地。明朝天启年间,郑芝龙集团吞并了李旦、颜思齐两大集团,夺其资财,招其人马,声势大振。崇祯元年,郑芝龙接受了明政府的招安。在明政府的支持下,发动了一场消灭异己、争夺东南海权的武装斗争,先后消灭了李魁奇、杨六、杨七、钟斌集团,最后又消灭了实力最强的刘香集团,一统江湖。此后,郑芝龙集团完全控制东南沿海的制海权和贸易权。所有船只,没有郑氏的令旗,不得私下往来。并且这些只都要向郑氏缴纳税金,每年收入达数万两白银,因此郑氏富可敌国。他们筑城于安平,修海路直通室内。队伍自筹粮饷,无需政府支出。郑氏集团经济和军事实力强大,成为明政府维护东南平安的依靠,故有“八闽以郑氏为长城”的说法。但是到了后期,明朝政府越来越感觉郑氏集团尾大不掉了!

台湾“郑氏”家谱

未完待续,下期给大家讲讲郑氏家族的衰亡史。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如果读的爽,请您关注我吧!头条号:崇明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