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三架战机飞往中国,中途被“截胡”, 邻国提前收入囊中

5月10日凌晨,伊朗突然对以色列投射20枚火箭弹,但据事后了解,以色列一架战机都没有被击落,并成功将这些火箭炮拦截,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以色列之所以可以做到这样得益于其先进的防空系统,其中空中预警机的作用功不可没。而说到空中预警机,这就不得不想起中国曾经向以色列购买预警机的波折故事。

1998年,中、以、俄三国准备合作费尔康预警机项目,中国支付2.5亿美元购买三架以色列的费尔康预警机。当时为了这笔订单,中国放弃了和俄罗斯的谈判以及自己对预警机技术的进一步研究,而以色列始终掌握着合作的主动权。

为此国家咬牙投入十亿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新建机场并按照费尔康预警机改造机场和设施,并派遣一批军人远赴国外学习,大力训练飞行员。我们整整等了2年的时间,预警机订单却中途夭折。

2000年,就在预警机即将准备开往中国的关键时刻美国插手,迫于压力以色列将三架空中预警机召回,解除了中以这份合同。尽管事后他们退还了定金并追加赔偿中国1.6亿美元,但这并不足以弥补中国的损失。

且不论十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单就这被浪费的两年,我们本来可以自己研究预警机或许也可以取得巨大的进步,或者购买俄罗斯的预警机可能早已经形成了战斗力。

经过这件事情,我国开始惊醒只有靠自己才能真正强大起来,通过五年时间的苦心钻研,终于2005年一架全新的空警-2000出现在人们面前,使我国终于拥有了第一个空中预警和控制系统。

而那三架费尔康预警机转手被印度收入囊中,印度足足花了11亿美元才买下,比原定卖给中国的价格高出一大截。印度自认为捡了一个大便宜,但实际并不是这样,当印度想要追加订购时发现预警机载机平台价格一下被提高三倍。

所以说当自己没有技术的时候,任何时候也捡不到便宜,只有将那些关键的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掌握国家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