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搶占低端市場,自主殺入20萬+高端市場,誰將打破天花板?

文/洪華

打破20萬元這一價格枷鎖,將意味著自主品牌是否真正具備了與合資決戰的能力,這將是生死攸關的一戰。

今年6月,汽車市場迎來了一輪小型SUV的狂歡。豐田的奕澤和C-HR兩款重磅產品前後腳入市,緊接著斯柯達柯珞克也拍馬趕到,另一款人氣頗高的小型SUV一汽大眾T-ROC也正在趕來的路上。

而在合資企業集體放低身段,下探到更低端的市場搶食的時候,部分本土品牌已經迎難而上,勇敢地殺入了20萬元細分市場。包括兩年前開始向這一市場發起挑戰的廣汽傳祺GS8,一年前“瑜亮相惜”而來的WEY和領克;今年4月北京車展後正式向天花板發起衝擊的上汽榮威RX8……

勇闖“無人區”

有人會花20萬塊,去買一款自主品牌的燃油SUV嗎?這個問題如果放在10年前,甚至三五年前,答案多半都是否定的。

20萬元以上市場,似乎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品牌SUV的“無人區”。在今年前五個月的SUV銷量排行中,位列前十之中的六款中國品牌SUV,全部都是15萬元以下的產品。

“衝高”有風險,歷史的教訓已比比皆是,此處不做過多贅述。但是繼續守在15萬元以下市場進行纏鬥,還是奮力打破天花板,去與合資品牌正面交鋒,對於中國品牌而言,其實心知肚明。正如今年兩會期間,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所說的,“中國的汽車工業現在處於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如何走向中高端,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回看2017年的銷售數據,在眾多的自主品牌中,有三家企業實現了大幅的增長:吉利增長了63%,上汽乘用車增長了62.3%,廣汽增長了37%。也正是由於這三家企業的優異表現,拯救了中國自主品牌去年實現43.9%的份額,實現了連續三年的份額回升。而這三家企業也都在以不同的形式,積極實現品牌向上,力爭通過打破20萬+的價格防線,成為挑戰合資的最佳樣本。

對於上汽榮威來說,其並沒有採取另起爐灶成立新品牌的路線,而是依靠豪華產品繼續高舉高打。

對此,上汽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俞經民在接受BC記者採訪時,曾明確表示,榮威RX8賣到20萬之上很有底氣,榮威品牌不需要新成立品牌衝擊20萬到30萬陣營,甚至更高價格段位的天花板。

RX8來的正當其時

從2016年開始正式發力以來,上汽自主板塊等來了其成立10年以來最瘋狂的兩年,並在2017年以同比大增62.3%的速度,迅速進入了自主品牌前五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上汽自主車型的均價已經達到12萬元,表現出較強的品牌溢價。

上汽自主的強勁表現托起了榮威品牌進一步向上的雄心,在這樣一個合適的時機之下,榮威RX8來的正當其時,它也是榮威成立12年以來,品牌厚積薄發、技術不斷沉澱後的產物。

作為一款全新中大型7座旗艦SUV,榮威RX8將價格區間定在了16.88-25.18萬元之間。當然,榮威RX8並非是第一款殺入這一區間的自主品牌SUV。2016年,廣汽傳祺GS8在一大批“兄弟”陣營的高端SUV鎩羽而歸之後,依然義無反顧地奔向了這一戰場,展開了與漢蘭達、銳界等合資對手的正面鏖戰。

而從傳祺GS8最近兩年來的市場表現可以看出,20萬+以上的自主SUV同樣可以贏得消費者的買單。

這背後的支撐,恰恰緣於做到了品牌向上。一位本土企業高層曾經與BC記者探討過關於“越級與降維”的話題,其認為所謂的越級,應該是以更多的配置、更高的價值來跟更主流的車型競爭;而降維,則是堆疊更多的配置,但重新回到血拼價格的戰爭中,這樣不顧品牌形象的打法,中國汽車品牌永遠不可能崛起。

“豪華感”是大多數人士對榮威RX8這款車的第一印象,也是上汽集團副總裁、上汽乘用車公司總經理、上汽技術中心主任王曉秋在今年北京車展期間形容這款車的關鍵詞。

談到如何突破自主品牌的價格天花板,王曉秋表示:“我們用最好的設計,用最好材料,最好的工藝和最好的品質,來體現榮威RX8的豪華。我可以非常自信地說,榮威RX8所有的材料都是最好的,這就是我們的豪華。”

其實對於這款車的產品力無需過多贅言,榮威RX8通過在崇禮太舞Moguls最陡坡道,以及國內難度最高的超級大回轉華爾茲雪道的兩次表演之後,其實力就已經進行了最好的驗證。

榮威RX8向外釋放著強大的信心,也為其帶來了消費者的認可。目前剛上市不久的RX8,正在向月銷3000輛的臺階穩步攀升,作為一款20萬元以上的產品,跨過3000輛這一數字,也被認為是一款產品對這一細分市場實現突破的重要指標。

隨著越來越多的車企進入市場,競爭將變得越來越殘酷。而2020年前後,已經被多位汽車高管視為車市進入洗牌的關鍵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