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三兄弟中死得最惨的竟是他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意思是打虎时兄弟齐心协力才能制服野兽。在三国世界里出色的兄弟非常多,比如孙策和孙权,比如夏侯惇和夏侯渊等等。不过要说三国中最厉害的,也是对历史影响最大的一组兄弟组合,那非诸葛三兄弟莫属了。这三兄弟不仅出色,厉害,有意思的是他们竟然代表着三个不同的敌对势力。


这三个人分别是诸葛瑾、诸葛亮和族弟诸葛诞。

三个人中诸葛亮是网友们最为熟悉的,他饱学多识,志高向远,抱负宏大。不急功好利,待时而动。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无谓艰险,为刘氏政权竭智奋力。联孙吴,灭刘璋,平南疆,为刘备奠定了鼎足霸业的基础。刘备死后,诸葛亮更是“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为蜀汉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诸葛亮还六出祁山,最终积劳成疾,病故军中。实现了自己曾经对刘备许下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成了千古流传的忠贞典范。


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哥哥,在《三国志》上被称为“为人有容貌思度,于时服其弘雅”,他投靠了东吴之后,替孙权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深得孙权的信赖。刘备为关羽报仇,起兵伐吴,诸葛瑾身处前线,给刘备去信,劝刘备以联盟为重,告诉他与东吴死拼只能便宜了曹操。可惜刘备根本不听,最终自己败了,也为曹魏最终打败孙刘两家种下了苗头。早在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出使东吴,孙权让其劝诸葛亮留在东吴不要回刘备身边了。诸葛瑾告诉孙权:弟已委质定分,义无二心,弟之不留,犹瑾之不往也。说得孙权心服口服。更加器重诸葛瑾。

无怪乎孙权曾说:诸葛瑾与我相处多年,其为人非道不行,非义不言。《三国志》中说他: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这样的公私分明,真的没有几个人能做到。所以《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才略虽不及弟,而德行尤纯。


而在曹操手下的族弟诸葛诞,与他的两位叔伯哥哥却有着较大的区别,《三国志魏书》中说诸葛诞:修浮华,合虚誉,渐不可长。意思就是他的品格有严重缺陷,尽管他聪明过人,名震朝廷,官也当到了东征大将军,但终究因为阿党怀私,图谋不轨,被司马懿斩首示众,甚至家中三族都一起被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