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桀骜不驯,宰相:他将来必反!皇帝却大怒:你陷害忠良!

张九龄是一代名相,才华过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阅人无数,识人的眼光非常精准。安禄山当年还只是范阳镇一名低级军官时,一次入京,有幸见过张九龄一面。安禄山那时还是个可爱的胖子,且情商过人,但却没有给张九龄留下好印象。这不是安禄山得罪了张九龄,而是张九龄看穿了安禄山的秉性,他说:“将来扰乱幽州的,恐怕是这个胡儿。”

按说,张九龄既认为安禄山是乱臣,就应该以除后患。可是,张九龄为人正直,执法公正,他毕竟只是猜测安禄山不忠,却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不可能处置安禄山。

不过,没过多久,张九龄就逮到了一个严惩安禄山的机会。有一年,边境契丹等部落作乱,安禄山率军征讨,结果打了败仗,损失惨重。依照军律,安禄山被押送长安,听候处置。张九龄得知安禄山吃了败战,想也没想,依律判处安禄山死刑。

如果张九龄的命令得到执行,安禄山就会丧命于此,将来也不可能造朝廷的反。然而,上天有意眷顾安禄山,关键时刻,意外突然降临。

张九龄的判决书不幸被唐玄宗看到,而唐玄宗偏偏很喜欢安禄山这个“可爱的胖子”,竟决定下令赦免他。

张九龄心急如焚,忙说:“安禄山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将来必反,不如依照军令杀了他,以除后患。”

唐玄宗见张九龄执意要杀安禄山,竟有些生气:“你这是陷害忠良!”又说:“你别像西晋的王衍陷害石勒一样,因嫉妒他的军事才能而陷害他!”

石勒何许人也?西晋一代枭雄,王衍当初就该杀了石勒,斩草除根。自己都将安禄山比喻成石勒,却又不让张九龄处死他,难道你还想让安禄山当皇帝?

结果,唐玄宗一语成谶,安禄山果然成了石勒。天宝末年,安禄山起兵造反,朝廷上下文恬武嬉,竟被安禄山杀得丢盔弃甲。短短数月,安禄山就一路西向,攻破长安,唐玄宗狼狈逃亡蜀地。

逃亡期间,唐玄宗想起张九龄的建议,这才悔不该当初。可惜覆水难收,唐玄宗虽没被安禄山生擒,但皇帝也因此做到了头。为抗击叛军,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唐玄宗从此失去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