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李广难封?

李广名气之大,与卫青、霍去病相比不遑多让,然而他又常常因“李广难封”的遭遇引起后人的无限同情与叹息,那么为何他名利不能双收呢?从他行伍生涯中的几个片段我们便能窥知一二。

一 不守人臣之礼

汉景帝四年(前155年),暗中筹备了40年的吴王刘濞带领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等六位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汉景帝刘启拜“细柳将军”周亚夫为太尉,仅用了三个月即平定这次声势浩大的叛乱。在这次作战中,年轻的骁骑都尉李广因为作战勇猛,受到了身处平叛最前线的梁王刘武的赏识,并私下接受了他授予的将军印。然此举乃人臣之大忌也,本来七国之乱就是中央政权与地方诸侯王政权的一次终极较量,在此敏感时期,作为中央平叛军的一员勇将,李广不仅接受了自身也颇有政治野心的梁王的私下接见,甚至还接受了私下封赏,可谓有些得意忘形,不由得不让景帝对之抱有戒心。也正因为这件事,勇冠三军的李广班师后没有受到封赏。不守人臣之礼,可谓让其错过了一次封侯的良机。

二 不合行军之矩

李广成名于七国之乱,名垂于汉匈战争。匈奴作为草原游牧民族,其优势在于机动骑兵的运用。尽管晁错的“马复令”对汉军实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等数量正面对决依然是不利于汉军的,集中优势兵力打埋伏围歼追击战(例如中途流产的马邑之围)才是最佳选择。而李广自恃神勇,常喜欢带领少量骑兵孤军深入,自信能游刃有余地全身而退。运气好时,他曾率100骑兵与数千匈奴骑兵对峙一夜,靠下马休整,导致对方认为他们只是诱饵,身后埋伏有重兵的“空城计”而侥幸逃生;运气差时,不仅全军覆没,自己被俘,最后只得装死,并趁看守他的年轻匈奴士兵不注意,翻身夺马,一路策马狂奔回到汉营,花六十万钱才赎得一条命。纵观史册,李广其实败多胜少,其战功根本无法与卫青、霍去病此等擅长大兵团围歼战,动辄取首级上万的将领相媲美。换言之,不合行军之矩的李广宜为骁将,难成大将,没有卫、霍那样封狼居胥,换来“漠南无王庭”局面的丰功伟绩,自然在封侯之事上缺少话语权与主动权。

三 不懂为官之道

汉文帝刘恒曾感叹地对李广说道:“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其实,我们不必说李广怀才不遇,七国之乱与汉匈战争为之提供了足够广阔的舞台,他也尽己所能,为国效力,为族争光。尽管勇冠三军,却不守人臣之礼;尽管身先士卒,却不合行军之矩;尽管一心向上,却不懂为官之道。我们回顾李广的人生轨迹,会发现其终生未能封侯的悲剧既有时代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其个人行为习惯与性格特点的问题。我们现代人在官场、职场上也应当吸取他的教训,否则,李广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