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当年为何不直接吞并吴三桂?原因其实很简单

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和满族军队的入侵,使得明朝的统治到了摇摇欲坠的地步,随着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的自杀,明朝正式宣告灭亡。

可是作为推翻了明朝政权的李自成来说,却没有把握住机会吞并手握关宁铁骑的吴三桂,反而让吴三桂投降了清军,导致了最终的失败。很多都在疑惑为什么李自成没有吞并吴三桂,还是应该从当时的现实情况出发。

李自成的军事实力其实并不强大,刚开始他的起义军就是当地的流民,为了吃口饱饭才上的战场。他在和明军作战的时候,基本上没有碰到过什么硬仗。

他起兵发家诛杀福王的时候,不但中原地区瘟疫爆发,而且明军的精锐也被调集到了边境准备和清军作战,随后的松锦之战,明军战败并且损失了大部分的精锐,李自成打败的也是当时缺兵少将的陕西明军,战斗力根本不行。

这时候很多明朝的武将觉得明朝必将灭亡,跟着李自成总比投降了清朝好,因此不但不尽力阻拦李自成的军队,反而纷纷投奔,这时候李自成的军队就分为了嫡系的陕西派和外来的文武官员两派人马。

而后李自成被迫东征,没想到势如破竹的进入了北京城。在这之前李自成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去占领全国,当然也不会去拉拢吴三桂。

李自成的宣传口号是“迎闯王不纳粮”,没有固定后勤来源的大顺军都依靠抢劫当地的富户和豪商来获取粮草。在行军打仗的时候,这种处于战争中的劫掠并不会太惹人注意,可是到了京城之后,李自成允许官兵“助饷追赃”的行为可是完全的得罪了当时的地主士大夫阶级。

被李自成的部下迫害的明朝官员家庭中就有吴三桂的家人。如果此时李自成能够完全掌握追赃的范围,可能事情还有所挽回,可是当时掌军权陕西派并不懂得收敛,也不会去安抚前明旧臣,招抚吴三桂。

两派博弈之下,根本停不下追赃的行为。当李自成终于觉得应该安抚前朝旧臣的时候,已经太晚了,虽然被关押的人最终还是放了出来,但是这一大批被劫掠了钱财的明朝官员已经对李自成不包有任何的希望,他们知道只靠劫掠的农民政权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

本来吴三桂是很有可能投降李自成的,可是李自成招降的也不真心,只给银子不给权利也不给地盘,因此当吴三桂知道父亲受到欺辱的时候,就已经清醒的认识到投降李自成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再加上李自成麾下的大将军刘宗敏强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那位名满天下的陈圆圆。

吴三桂理所当然的拒绝了李自成的招降,俩人彻底翻脸。随后李自成带领六万大军去攻打吴三桂。李自成也许是认为可以威逼吴三桂投降,也许是太自信。

他忘了吴三桂手中还有明军的精锐数万的关宁铁骑,他也忘了关外还有着虎视眈眈的满族军队。而当李自成快要攻占山海关的时候,多尔衮也带着大队人马同时到达。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大顺军的精锐损失殆尽,李自成也在没有了称霸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