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未来有可能被合并或拆分的城市有哪些?

奔波霸233


安徽的地级市数量太多,不利于整合资源快速发展经济,所以合并或拆分是为未来发展进行的铺垫。

首当其冲的就是淮北和宿州,淮北以前就属于宿州,后来为了发展煤炭产业,从宿州拆分出濉溪县,后来改名为濉溪市,最终命名为现在的淮北市。

有人说合并后的城市应该叫做淮北市,而不是宿州市,这其实是本末倒置的。因为历史上从来没有淮北这个地名,而且淮北是直到建国后才从宿州拆分出去,可谓名不正言不顺。

淮北的GDP在安徽省内倒数,宿州的排名位于中上,如果合并后GDP可达2432亿,可以一举超过马鞍山位于全省第三,所以两市的合并可谓百利而无一害。

此外,铜陵和池州也很有希望进行合并,目前两市的经济都比较弱,合并后可以充分整合长江港口资源,GDP也可以超过安庆,位于全省前三。


坚果旅行


江苏与安徽在以前就是一个省的,是后来才折分的,现在的安徽江苏两存在地域划分不合理的局面也有待调整,更有利与两省的经济快速发展。将安徽的砀山、萧县还于江苏徐州,将盱眙、泗洪还于安徽,将安徽长天划归南京,将江西婺源还于安徽黄山,将黄山市改回徽州市,设立新的黄山区。宿州和淮北合并,成立新的宿州市,将滁州的凤阳县还于蚌埠市,合肥市合并淮南市,马鞍山和芜湖合并成立的芜马市,铜陵池州合并成立新的铜陵市,将池州的东至纵阳还于安庆市。





晚秋195087521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关注”

安徽省有16个地级市,这个数量在全国算得上比较多的!地级市数量的增多,导致行政机构冗杂,行政效率低!

广东东莞是国内奇葩的一个市,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不设区的地级市,直接下设四个街道,24个乡镇。

这对国内行政区划的改革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又利于行政高效执行,人员简化!


对于安徽省的行政区划,有一点自己的见解!1、淮北宿州合并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淮北市的地图像把宿州分割成两部分。

淮北的成立是因为发现了煤炭资源,现在淮北煤炭资源枯竭,积极加快转型!

宿州,淮北语言,文化相同,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并且淮北市区到宿州市区不到30公里!

2、凤阳划分蚌埠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凤阳距离蚌埠市区特别近,凤阳的安徽科技学院的新校区也已经搬到了蚌埠的龙子湖区的大学城那里

个人感觉,两地之间合并之路不会久远!

3、芜湖马鞍山/芜湖宣城

芜湖和马鞍山/芜湖和宣城这些城市语言相通,经济交流比较多!如果这个规划合并,相信可以成为安徽经济增长的新核心!

4、池州和铜陵

池州产业比较单一,铜陵经济发展腹地比较小,去年合并了安庆的枞阳县!

两者如果合并,这对优化两市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都是互赢的事!

5、合肥合并舒城

舒城,合肥一直想要的地方,经济发现也不错,可以成为合肥的后花园!

但是如果真的合并,合并产生的行政负担也非常多,这对安徽也是不小的压力!


还有合并之后的名字也是大家比较头痛的!


红豆君


您好,涉及行政区域的调整需要两地沟通达成一致意见才能上报省里,由省里上报中央批准。一般情况,你认为某地会同意我的这块地盘给另外一个地市吗?哪怕是最穷的,还要我补贴的。


还是我之前的老话,没有更大的推手,这样的事情是几乎做不成的。别说地市之间了,就以蚌埠市为例,沫河口、曹老集、梅桥从有传言划到市区到成功,经历了多少年。

接下来,我只以大家的生活习惯来说说,淮南淮北作为资源型城市,最近几年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如果有合并或拆分,淮北与宿州可能性最大,淮南与蚌埠合肥的可能比较大。

凤阳的事情再提一下,凤阳的电力归蚌埠管辖,凤阳人的生活习惯,除了行政办事之外,习惯与蚌埠交往,与蚌埠交往更紧密。

再说安徽省与江苏之间。

萧县、砀山与徐州更紧密。当然很早的时候,砀山人民差点成了上海人,那时候看中了砀山的水果和地盘,民间传言在砀山建监狱。别笑,北京有个监狱就在东北。

天长,马鞍山一些地盘与南京联系紧密些。

如果我们从经济联系等角度去适当调整行政区划,将能够更好的释放市场的活力,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这个也不是万能钥匙。就像上海昆山模式就是相当不错的。


小朋友OR大朋友


安徽无论有可能合并或拆分的城市有那些,对发展有何意义?

安徽2017年GDP达到27500多亿,经济增长率百分之八点五,经济增长率在国内属于较高省市,但是安徽还是农业大省,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差异特别大,合肥一市GDP占全省的百分之二十七左右。


安徽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地级市多,经济实力不强,资源分配不合理,各地区为了发展,就会出现利益在分配上相互制约的问题。严重影响各个地市经济发展。

安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靠自身发展,越来越无力,安徽人代会上,有人大代表提出,合并城市,抱团发展,剪少行政成本,合理利用分配经济发展的资源。

安徽省政府也在组织有关专家,就城市合并问题进行研究,找出合理可行的办法,

毫无疑问,精简地市,无疑会为安徽经济发展前景看好,经济发展的更快。


没有网名144657219


目前安徽正在经历中国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地域的结构重组其实已经在几年前开始了,这其中最大的变革应该就是巢湖被芜湖、合肥和马鞍山三个地方拆分。

此次拆分彻底改变了安徽的区域结构,省会城市合肥从淮河流域进军长江流域,而安徽的长江流域原来的南强北弱的格局也在这次变革中彻底打破,芜湖获得无为之后加大江北产业集中区的发展,合肥开发滨湖新区、马鞍山也开始加大江北发展。

所以不难看出,未来如果要拆分,肯定还是集中在产业结构改革和优化,此前安庆枞阳已经被铜陵合并,枞阳已经加大融入到铜陵主城的步骤,这从另外一个角度可以看出,未来的地域拆分,肯定以距离和产业推动为主。

未来可能拆分的地方,1个是池州的东至并入安庆,让安庆彻底成为跨江城市,让离安庆主城区只有一江之隔的东至,能够更好的发展,而安庆的桐城等离合肥又比较近,有可能并入合肥。

作为来最容易被拆分的城市有可能是安庆和池州。


浪里白条小新


安徽当初因为资源设立的地级市,以后发展都会受到制约,首当其冲的是淮南和淮北,煤炭资源枯竭,即使不枯竭,现在煤炭价格越来越低,不像以前能带动城市发展了。人口又少,市场空间小。所以前几年的区域划分才会把寿县划归淮南,枞阳划归铜陵。除了地缘关系外,主要还是扩充城市面积和人口。然而这种小打小闹对城市发展助力不够,应该果断合并较小的地级市。体量扩充后更有资源发展区域经济。


ZOTYE亚洲研发中心


首先声明一下,行政区划调整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大事,要经过国务院批准公布才行。而我在这里只是回答问题,个人的看法只是假想而已。

依我之个见,应该将铜陵市并入池州市,铜陵市的面积仅1113平方公里,是中国大陆面积最小的地级市,而池州市只有一区三县,面积也算地级市中小弟弟。铜陵市是资源性城市,主要依靠铜矿支撑,而池州市农业、茶叶、旅游业资源丰富。如果将铜陵市和池州会并,改为池铜市,相互互补,这对两个城市经济大发展都有很大的效益!

另外就是徽州市问题,建议撤销黄山市建制,重新组合新的徽州市。把江西省的婺源县重新划给徽州市,还要把宣城市的绩溪县归还给徽州市,原黄山市的屯溪区改为屯溪市(县级市),原黄山市的黄山区重新恢复太平县。另外要撤销徽州区,把它归还给歙县,这样就组成一个新的徽州市。我还依稀记得《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说,没有徽州,何以有安徽!

徽州市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只有这样,徽文化,徽派建筑,徽商,徽菜,徽茶文化,新安医学,新安江画廊,朱熹理学(朱熹是婺源县人)等才能得以发展和继承,黄山的旅游资源才得以更好的发展!

而现在的黄山市,外省市的游客到黄山旅游,到了屯溪还以为黄山风景区就在眼前,其实屯溪距黄山还远的很呢,令游客一到屯溪就感到迷惑……


老师如是说


现在的合肥发展迅猛,但人口和资源还有点缺陷。建议合肥南下划走芜湖的无为,再让剩下的芜湖和马鞍山合并,铜陵和池州合并。无为有一百多万的人口划给合肥之后,不仅促进合肥的经济总量,还直接成为滨江大城市甚至是特大城市。经济、面积、人口都会大幅度提升,在国内排名以及影响力也会大大增加


只吃不胖


安徽省皖北和皖南差异很大,皖北阜阳,亳州,宿州。民俗文化风俗习惯都是一样的。都属于皖北官话区。而且皖北的发展一直不如皖南。皖北地区以后会被重视。

至于皖南长江沿岸。巢湖铜陵池州马鞍山宣城,这些小城市。人口相对较少,而且经济发展较高。

城市发展,合并较少。像省会一些城市,比如说合肥建设大合肥都市圈,可能会把周边,像芜湖,六安,一些地方合并。其他城市也没有合并拆分的必要。资源和政策没有倾斜的话,简单合并拆分对于经济建设,起不了太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