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一般会在几岁时发现?发现前与其他正常孩子有什么区别吗?

fbdys34325338


谢邀!当孩子被医院诊断为自闭症或者疑似自闭症时,很多家长在情绪崩溃的同时,也经常会产生疑惑:

我的孩子这么可爱漂亮,怎么可能是自闭症?

会不会误诊,弄错了?

甚至有的家长还会想:

我的孩子还很小,只是长的比较慢,等他长大了优秀了, 我要把他带到医生面前,让医生为自己的误诊道歉!

家长们有如此的情绪,作为医务人员是完全能够理解的,谁都不想自己的孩子有任何健康问题,但是,面对现实,我们不得不接受。

我国目前已有自闭症患儿超千万

“全球约有自闭症患者7600万人。仅我国自闭症患者已超过1300万,其中0-14岁患儿超200万,这意味着每100位儿童中就有1个自闭症患者。由于其发病情况的特异性和严重性,自闭症患儿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儿科专家孟青教授表示,自闭症患儿常常与众不同,大约4岁至7岁的时候,家长以及老师就会发现:

孩子的行为比较幼稚,注意力往往很不集中,非常兴奋和多动;

做事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对于老师和家长的指令往往置若罔闻;

不善于交流,部分孩子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打架等等。

自闭症患儿常被误诊为多动症

孟青教授介绍,很多人都以为自闭症是不说话、不看人、不理人,但其实在自闭症患儿中,有一部分是阿斯伯格综合征,且以男孩居多。这类孩子能说话、智商也不差,就是不懂如何跟人打交道。

“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患儿比较多动、多话、行为刻板固执、兴趣爱好狭窄、社交沟通有困难,这种孩子往往“不会转弯”,伤人行为很普遍。

遗憾的是,由于孩子的语言及智力发育大多正常,家长和老师往往更多关注其“多动、注意力分散、课堂纪律差”等缺点方面,而这些表现不是换来家长们的打骂,就是被家长误解为内向、好动、不成熟等,甚至在某些医院被误诊为多动症。

等到家长发现不对劲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孟青教授提醒,自闭症的最佳治疗时间是2-6岁,对于家长来说,如果孩子在2-3岁时出现目光不能对视等异常行为,就该及早带孩子到专科医院检查,通过科学的干预和训练,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美国康涅迪格大学心理学博士、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协会会员陈忻博士发表的《“真正的自闭症”和“误诊的自闭症”》一文中说到:

真正的自闭症和误诊的自闭症,也许父母可以观察到的一些表面行为是一样的,但实际上是不一样的,需要谨慎对待。

误诊的自闭症有可能是语言发展落后,或者是社会性发展落后,这些很可能是由教养方式引起的。所以可以通过改进教养方式来改进。

但真正的自闭症成因有很多,目前有很多猜测,但是,基本上现在的证据是,不是由教养方式这么一个单一的因素引起的。

不要把误诊的自闭症当成真正的自闭症,当然,也不能把真正的自闭症当成误诊的自闭症。

可见,在大家不了解自闭症的基础上再出现误诊,那真是雪上加霜,对孩子的成长和发育有着极大的伤害!

值得庆幸的是,经过科学家的不断研究,现在已经有了针对自闭症治疗的方案:

英国著名神经科学专家Kendrick教授带领的科学家团队,用40年时间研究发现催产素可有效治疗自闭症,并于2017年10月27日,将这一国际孤独症干预新技术在成都西南儿童医院进行发布并试点。着手将这一全新的研究用于自闭症患者的治疗中,以此改善自闭症患者的孤独症状。

自闭症筛查不能忽视

纵然已经有针对治疗的方法,但对自闭症患儿来说,早期发现与干预更重要。但家长的认知误区让很多有干预价值的孩子被耽误了。

美国儿科协会建议儿童在9个月时进行首次自闭症筛查,在18、24、30个月时都应该在常规发育监测中进行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筛查。

《中国自闭症儿童发展状况报告》建议,我国也应对9个月儿童进行自闭症筛查。

此外,由于自闭症发病和症状出现一般在三岁以前,因此医生在孩子三岁前多以“自闭症倾向”做诊断,确诊年龄多在三岁后。

自闭症康复训练越早越好,建议家长,只要孩子有轻度症状,或是有自闭倾向,就要开始干预,不必一味追求确诊。


关注“一路童行”了解更多儿童健康知识、育儿知识——


一路童行


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脑神经发育障碍,也就是说,打从出生那一刻起,这种疾病就有了,而且会伴随一生。

目前自闭症的诊断还无法借助有效的生化手段,诸如脑电图,血常规之类的手段都无助于自闭症的诊断,只能依靠专业医生现场问诊观察,结合家长如实填写各种定量测评表格来综合判断,所以自闭症的诊断其实是一件相对复杂的事情。

通常情况下,越小的孩子,越难确诊,一般到了3岁左右,才会有明显的症状来支持医生做出明确的诊断结果。不过即便是新生儿,我们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隐约察觉一些异常,比如过度地安静或哭闹,比如对声音不敏感等等。

到了3岁左右,普通孩子的社交行为等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而这个时候自闭症孩子的异常就会变得非常显眼,所以一般到了3岁,医生会给出明确的诊断结果,而3岁之前的孩子,除非是症状很严重很明显的,一般情况下医生会谨慎地评估,大概会告诉你疑似,并且要求你定期复诊,或者也会让你先行进行康复训练,并定期复诊。

发现之前是否与普通孩子一样?多少还是会有不同的,虽说很多孩子是在3岁左右出现明显症状,但也不是说一夜之间就从普通孩子变成了自闭症孩子,在那之前也一定有各种程度不一的迹象。

比如社交,可能会从小就不愿意或者不太会和别的孩子玩耍,可能会缺乏目光接触,可能会对别人的呼唤和问询回应不积极甚至无反应。

比如行为,可能会有一些刻板的,高频重复的奇怪行为,可能会踮脚尖走路,可能会不顾危险身体前倾地奔跑,可能会原地不停地转圈。

比如语言,可能会有程度不一的语言发育落后,可能会对别人的语言缺乏理解和执行力。

症状其实一直都有,只不过是一个逐渐明显和突出的过程。


爱陪娃的熊叔


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是一种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表现为早期不能进行正常的语言表达和社交活动,并且常见做一些刻板、重复性和限制性的动作和行为。孤独症患者存在非典型性认知特征,如社会认知和社会知觉功能受损、执行功能障碍等,以及非典型性感知和信息处理,造成这些特征的基础是系统水平的非典型性神经发育,遗传与发育的早期环境因素相结合。 一般在2~3岁时发现,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 精神疾病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自闭症的认识逐渐加深。较早识别自闭症将促进其恢复,减少致残,那么自闭症的典型症状是什么。自闭症最典型的特征(与正常孩子的差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交流障碍。这是孤独症患儿面临的最大问题。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难以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感受,也无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孤独症患儿存在“思维盲区”(mind blind),他们似乎认为凡存在于他们自己脑子里的东西,也一样存在于别人脑子里,彼此没有什么区别。即他们通常认为自己的感觉就是别人的感觉,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感情。 2.缺乏学习与模仿的能力。“模仿”是孩子学习的最重要工具,孩子就是通过模仿学习说话,学习运用无声的身体语言、手势和表情进行沟通的。但是孤独症患儿不懂得模仿。 3.语言障碍突出。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甚至严重者终身不语。即便有的患儿会说话,也宁愿用手势来代替语言,或者只会机械地模仿别人的语言,并且常常分不清你我。 4.兴趣狭窄,行为刻板,对环境要求严格,不容许有丝毫改变。患儿通常会较长时间地专注于某种或某几种游戏,经常重复一些固定刻板的动作,甚至有自残行为。 5.大多智力发育落后或不均衡。70%的患儿智力落后,但在某些方面可能有比较特殊的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表现为对音乐、美术等十分敏感或者记忆力超常等等。但是,令人费解的是,即便患儿能毫不费力地阅读或背诵,但他无法用他掌握的语言与人正常交流。 6.多数患儿存在感觉异常的问题。比如对某些声音、图像有特别的偏好或恐惧,或者痛觉迟钝等等,自闭症(autism),又称孤独症或孤独性障碍(autistic disorder)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的代表性疾病。《DSM-IV-TR》将PDD分为5种:孤独性障碍、Retts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Asperger综合征和未特定的PDD。其中,孤独性障碍与Asperger综合征较为常见。孤独症的患病率报道不一,一般认为约为儿童人口的2~5/万人,男女比例约为3:1~4:1,女孩症状一般较男孩严重。

西医学名:孤独症

英文名称:autism

主要症状: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等

主要病因:遗传因素,感染与免疫因素等

传染性:无传染性

认识过程: 临床上首次描述孤独症是在20世纪40年代。1943年,美国医生Kanner报道了11例患者,并命名为“早期婴儿孤独症”(early infantile autism)。他当时描述这个类群的患者特征如下:严重缺乏与他人的情感接触;怪异的、重复性的仪式性行为;缄默或语言显著异常;高水平的视觉——空间技巧或机械记忆能力与在其他方面学习困难形成对比;聪明、机敏且具有吸引力的外貌表现。最初,Kanner报道的这类患者被认为是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一个亚型而未受重视。在20世纪40~60年代,又有数人描述了与Kanner报道相似的病例,并冠以各种各样的名称。当时的国际及美国精神病分类与诊断标准将这类患者归入“儿童分裂样反应”类别中。对于孤独症的病因学,当时普遍认为是父母养育方式不当造成了孤独症的发生。Kanner将孤独症患儿的父母描述成一群高学历的、事业心很强但又冷漠无情的人,这一观点在当时似乎很少有异议。

20世纪60~70年代,Rutter的研究指出,孤独症的行为如果被认为是从出生到童年早期的发育障碍所致则更为合情合理。由此,逐渐把孤独症看作为是一种躯体性的、与父母抚育方式无任何关联的发育障碍。在此时期,Lotter发表了新的孤独症诊断标准,强调把社会交互作用、言语与交流和重复性活动三个方面作为基本标准,并舍弃了Kanner诊断标准中关于“特殊技能和吸引人的外貌”等两项。以后,在Lotter标准的基础上,开展了广泛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在所普遍接受的“孤独症发病率4~5/万”是当时最重要的研究成果。

20世纪80年代,关于孤独症的研究进入全新阶段。人们开始抛弃所谓“父母抚养方式不当”的病因假说,从生物学领域探索孤独症的病因,并在临床症状的识别和临床诊断方面将孤独症与精神分裂症彻底分开。Kolvin的研究表明,孤独症同成年精神病性障碍,尤其是成年精神分裂症没有关系。1980年出版的《DSM-Ⅲ》首次将童年孤独症视为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之后,随着对孤独症研究的深入,逐步认识到孤独症是一种在一定遗传因素作用下,受多种环境因子刺激导致的弥漫性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开展了从分子遗传到神经免疫、功能影像、神经解剖和神经化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人们试图从这些研究中找到孤独症的致病原因。但直至目前,仍没有任何一种假说能从根本上完美地解释孤独症的病因。自闭症三大症状行为特征

1、社会交往障是自闭症的核心。

有的患儿在婴儿期就表现出避免与他人目光接触,也缺少面部表情。拒绝别人的拥抱,当与父母离别时无明显的依恋表情,见到父母时又无愉快的表示,见陌生人也类同见到父母的表情,有时呼唤其名字,也时常不理会,无反应,以致使人怀疑其是否有听力问题。

2、患者沉默不语或较少使用语言。

倾向于用手势或其他形式来表达他们的愿望和要求。言语运用能力很差,不会主动与人交谈,常会自顾自地说话,且话语常用名词和动词,声调单调,语气生硬,或为刻板重复的言语和模仿言语。常会尖叫,哼哼或发出别人不能听清或不可理解的"话",或者自言自语,言语障碍十分常见,亦较严重。

3、兴趣范围狭窄以及刻板、僵硬的行为方式对环境。

倾向于要求固定不变或不正常反应,好刻板固定生活行为方式。不寻常的兴趣和非同一般的游戏方式,即常会对某些物件或活动的特殊迷恋,对迷恋物件会终日拿着,数十天如此。智力和认知缺陷约有3/4的患儿智力落后,有些孤独症有某些特殊能力,如对路线、数字、地名、人名的不寻常记忆力和对日期推算和速算的能力。

 自闭症(孤独症)康复治疗方法 多数康复专家认为,孤独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身心康复、综合素能训练、特殊教育,越早干预,效果越好。早期接受康复训练对患儿以后的身心健康成长、学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生物医学数字化干预。

采用科学的、先进的康复仪器,如脑电仿生电磁波刺激治疗仪、海豚音仿生物视听训练仪等高科技康复设备。详情点击...

2、中医针灸推拿理疗。

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针灸推拿学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著名针灸专家靳瑞教授创治,结合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学、电生理、基因、影像学、免疫学、脑功能学等高新科技手段,进行穴位针灸与按摩,对自闭症、智力低下、轻度脑瘫等疑难杂症有显著的效果,在海内外有"靳三针"之称。详情点击...

3、绿色疗育 身心康复。

采用国际公用的应用行为分析(ABA)、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ECS)、结构化教育计划(TEACCH)、人际关系发展干预(RDI)、地板时光(FLOORTIME)等先进的疗育方法,为孩子量身订制行之有效的立体方案。

4、特殊教育 能力训练。

语言训练课、感统训练课、运动训练课、视听训练课、认知训练课、游戏与文化介入课、奥尔夫音乐课、创意美术课、精细动作课、读写训练课、生活自理课等十多门程,全面提升孩子的语言、行为、学习、生活、艺术兴趣等综合能力。

自闭症并非不可治,但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对患者综合康复训练,有自闭患者的家庭无疑面临巨大的经济生活压力,有的需要专人陪护,全程甚至需要终身干预才能使患者能融入社会正常生活及就业。全社会需要共同努力,摒弃偏见,帮助患者及家庭走出困境。


手机用户55094091829


自闭症的孩子一般在两三岁的时候就能发现,粗心的家长也许在孩子四五岁的时候才能发现。自闭症的孩子都有哪些症状的?

1、语言发育迟缓,不会说话,或只能说简单字词,有什么需求,是用手势要求家长满足。

2、有人跟孩子说话,孩子就好像没有听见一样,没有任何反应,自己在那里玩儿。

3、有的自闭症孩子,喜欢看着一个地方转圈,对任何玩具和事情都不感兴趣。

4、有的自闭症的孩子,脾气暴躁,会损坏东西或是伤害到自己。

总之,家里如果有个自闭症孩子,家长就要多费心思了,由于自闭症的孩子越大越严重,所以趁早干预效果会好许多,最起码生活能自理。


爱心辅导妈妈


由于从事过这方面的工作,所以发表一下自己的心得。

一般小孩患自闭症的话,若幼儿老师和家长是个细心的人,大约孩子二岁左右,监护人会发现其与正常孩子有所不同,当然最后还需专业人士去鉴定。

特征之一,孩子很少与人有较长时间的眼神交流。也就是说,大人无论说什么,孩子都极少有语言或身体语言回应,他沉侵在自己的世界里。

特征之二,患这种病的孩子不喜欢变化。比如他在室内玩耍时,大人要带他出去玩,他会哭闹着极力地反抗。小朋友听他喜欢的音乐时,若父母改变音乐的播放次序,他也会崩溃。还见过这样的小朋友,父母带小朋友上幼儿园,即使开车或行走的路线有变化,他也会接受不了,会被激怒,类似的例子很多!这种孩子很难适应日常生活中的小小变化,吃、睡、玩等等日常活动都会很困难!

第三个特征,他们不喜欢吵杂的环境,若人很多,他们会表现出极度的不安全感!严重者,连别人靠近他们时,会做出极端反应,比如:哭闹、 咬人、打人、或尖叫。

第四个特征,他们的饮食也很挑剔,有的孩子只吃固定的几种食物,并且拒绝偿试其它食品。

第五个特征,孩子有语言障碍,不能像同龄孩子那样与人进行交流、对话。有的孩子喜欢重复别人的话,比如,你与他交谈时,他不是回答你的问话,总是重复你所说的话。

第六个特征,有些孩子坐在那里喜欢长时间地前后摇动身体,有些孩子喜欢玩自己的手等,并且这些行为会持续很长时间。

第七个特征,有些孩子具有一些天赋,有的特别喜欢数字,有的特别喜欢认字,有超强的记忆力。

第八个特征,有些孩子身体协调性很差,蹦蹦跳跳的事对他们而言很困难,另外有些孩子走路喜欢垫起脚尖来走路。

第九个特征,这些孩子兴趣单一,比如有的非常喜欢看新闻,有的专喜欢广告,有的只喜欢看某一儿童节目等等……,并且百看不烦!

这些特征不见得都反应在一个孩子身上,并且自闭症的程度也各不相同,确实需要监护人特别细心的观察。另外若发现异常也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找专业人士去鉴定,寻求他们的帮助。


飞娅146899837


自闭症不是病,是一种障碍,脑神经发育障碍。这种障碍对言语性和非言语性的交流,以及社会互动会产生显著的影响。通常在3岁前症状就已经出现,并会对教育产生不利的影响。

识别自闭症孩子的几个明显不同:

说话语调古怪,且很大声
一遍遍的问相同的问题回答问题需要很长的时间不与人对视不能正常说话

婴儿期自闭症孩子的表现:

身体协调性差,通常孩子都能做到的爬,自闭症的孩子一般做不好

很少看人脸,他们不喜欢与人对视

说话晚,发声也晚,词汇量贫乏

性情古怪,不知道什么原因就发脾气或是大叫

智力低下,但是个别自闭症孩子会在某一领域有超常表现

对自闭症儿童的偏见

自闭症儿童在某一方面有超常的天赋其实这是很少一部分“天才儿童”,因为我们从各种报道中,看到的都是绘画天才的自闭症儿童,或者是音乐天赋的自闭症儿童,所以我们通常认为自闭症孩子都会有某一方面有天赋。其实41%的自闭症儿童智商在70分一下,另外的59%也是在71-85的边缘智商。

冰箱妈妈理论
有人认为自闭症儿童是因为妈妈的养育方法问题,对孩子冷淡才导致自闭症发生。但到目前为止,没有有准确的说法,来说明自闭症的发生。

自闭症孩子没有情感、不愿意说话
他们绝大多说不是没有情感,而是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不愿意说话也是因为他们很难组织自己的语言。所以造成误解,认为他们没有情感。


这是我关于自闭症孩子的一些总结,因为我朋友的孩子是自闭症,所以我非常关注他们的成长,也正因此学习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希望大家能够理解他们,给他们更多的宽容。

我是“舒真2018”,因为对心理学感兴趣而考取了咨询师,我有很多的育儿知识想与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探讨,与更多的妈妈一起,致力于宝宝的健康和幸福。

泡泡育乐园


这是需要家长的细心观察的。一般一两岁都可以观察到,越早发现越早训练,孩子恢复的程度会很明显。给你一个测试,如果孩子对下面有7种行为符合的情况,那就要怀疑了。

1.对声音没有反应;2.难于介入同龄人;3.拒绝接受变化;4.对环境冷漠;5.鹦鹉学舌;6.喜欢旋转物品;7.莫名其妙地发笑;8.抵抗正常学习方法;9.奇怪的玩耍方式;10.动作发展不平衡;11.对疼痛不敏感;12.缺乏目光对视;13.特别依赖某一物品;14.不明原因的哭闹;15.特别好动或不动;16.拒绝拥抱;17.对真正的危险不惧怕;18.用动作表达需求。


芽芽小精灵


之前,自闭症儿童通常要在3-4岁以后才被发现。但如果能对及时辨别出幼儿的一些功能的不正常发展,那么就能及早发现自闭症儿童。

自闭症儿童和正常儿童主要有三个表现形式比较容易辨别

一是注视:正常宝宝不到半岁就会注视他人的脸,大约半岁左右,宝宝开始认生,表现为不愿意与妈咪或者亲近的监护人分离,如果有陌生人靠近,会哭闹或表现出明显的不高兴。 自闭症宝宝不会注视妈妈的脸,也不会对人微笑,眼睛也不正视搂抱他的人,对他人的逗弄与亲近没有反应。

二是交流:正常宝宝周岁之后比较粘人,喜欢跟着父母或其他亲近的监护人,模仿他们的动作, 并以眼神、动作、简单的词句主动与人交流。一旦遇到困难或者感觉身体不舒服、情绪不好等都会寻求成人的安慰。 自闭症宝宝对父母没有依恋的感觉, 与陌生人相处也没有畏缩的感觉, 更不懂得与人主动交流, 遇到困难或者感觉身体不舒服通常也会显得无动于衷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寻求帮助,从不粘人。

三是反应:正常宝宝两岁以上会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热衷于各种有趣的游戏与活动,玩玩具和游戏时内容丰富,花样繁多,并且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时已经懂得遵循游戏规则。自闭症宝宝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漠不关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玩耍,对一些不是玩具的物件十分迷恋,特别喜欢作单调、重复的动作, 对物品摆放的位置十分敏感, 不喜欢任何形式的变化。 如果有人试图改变他, 会表现得非常烦躁。 有时候也想与小朋友交流, 但是不懂得交流技巧。 比如, 可能突然跑去拍人一下、 打人一下或者揪人一下, 然后又若无其事地离开。他的行为看起来显得毫无意义。

以下这些症状可以简单地判断或者能引起家长的警觉:

叫孩子名字时他没有反应;

孩子见人不笑;

孩子老喜欢独自相处;

孩子在某些方面显得特别早熟;

孩子不喜欢玩具;

孩子常常用脚尖走路;

孩子对某些声音或物体出奇地感兴趣;

孩子到12个月还不会发声或没牙牙儿语;

到12个月还没有手势如指点或挥别;

到16个月还不会说单字的话;

到24个月还不会说两个字的句子;

早期发现,早期疗育,可以补足自闭症患者先天学习能力缺陷,减少其不适应、破坏性行为的出现,并使其潜能得以充分发挥,自闭症如果能及早发现,及早矫治,对其病症的改善愈有帮助。本爸打算整理一篇如何预防孩子自闭症的文章,敬请各位条友关注,谢谢!


进口仓Chairman


很高兴能够回答你这个问题,关于这个话题,有些小孩一两岁时表现正常,到后面慢慢表现出与自闭症儿童类似的症状,这种可能是倒退性的疾病,或者是家长发现得早晚的问题。

一般没有小孩2岁的时候是正常的,能够去和人交流,说话也很好,到了3岁的时候就突然变成自闭症的情况。这种不叫自闭症,而是其他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的疾病,有些类似自闭症的表现。有些自闭症的孩子运动的发展、手的精细动作的发展还是比较好的,也能够很快地拼图、摆积木。

他会很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一些机械的东西,但这并不等同于是正常的。自闭症从婴儿期开始出现,一直延续终身。自闭症的患儿早期都会有一些症状,只是家长没有发现。家长如果带小孩去做一些智力的测试就能够发现异常,平时要认真仔细观察孩子,定期的体检保健也非常重要。

另外,即使被医生诊断为自闭症,你也应该先做做一下几个事情。

如果您的孩子两三岁了还不会说话,只要确定他听得见,也能发出声音,说明孩子的听觉和声带没问题,您只要多陪他玩,多和他说话,语言可能慢慢就会出来。

现在由于电子视听产品的影响,孩子说话有推迟的趋势。尤其是一些男孩子,有的到四五岁才开口。只要确定您的孩子不是脑瘫和先天智障,就不要给孩子做口肌训练。那样会适得其反。

如果您的孩子胆小,不会和别的小朋友玩,您就多抽点时间,陪他去游乐场、公园、沙滩等人多的地方去玩,让他习惯人多的环境。暗中观察孩子在幼儿园和哪个孩子比较投缘,多给他们创造社交的机会,让他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分享。

如果您的孩子在公立的优质幼儿园里和别的孩子比起来相对落后,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告知,您可以把他转到班级孩子比较多些,管理相对宽松的幼儿园。不要担心孩子受欺负。也许在孩子们的接触,交流,刺激中更容易唤醒他们的潜能!

如果您的孩子兴趣比较狭隘,行为刻板,您就带他到不同的环境中去,给他买各种各样的玩具,吸引他转移注意力。但不要强迫,以免引起孩子的抵触。

如果孩子的运动能力不行,就多带他走路,爬山,爬楼,玩淘气堡。若孩子精细动作不行,就别怕脏,多让他玩水,玩沙,自己动手剥坚果。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孩子的能力自然就提升起来了。并且把孩子以前的的视频翻出来看看,您就会发现,孩子每天都是在不断的成长和进步的。如果还不放心,就把视频拿给儿童教育专家或者幼儿园资深的教师看看。总之,对孩子进行各方面的引导,相信,提升就在每一天的努力中。

祝好,我的子菜单里面有很多关于自闭症测试的小游戏,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你好children


没有过与自闭症儿童接触的人永远无法体会到自闭症家庭的痛苦,儿童自闭症也叫孤独症,有人把他们叫做从星星来的孩子,他们从不关心外界的人或物,甚至和你不会有眼神的交流,仿佛只有他自己的内心世界。

自闭症是由于大脑异常发育导致的,所以是先天性的,但是目前还没有找到它的发病机制,至今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来治愈。

自闭症一般会在儿童3岁以后被发现,但是自闭症的出现年龄也要因人而异,不一定都是3岁以后,所以作为家长要认真观察孩子的表现,早发现、早治疗。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和引导对他们进行早期的教育治疗帮助他们来适应未来的生活。

正常的孩子在6个月左右就会开始有自己的情绪表达和与人的眼神交流,9个月左右开始通过发出声音和周边的人或物进行互动,一周岁左右开始咿呀学语、蹒跚学步,这些都是普通孩子在这些阶段会表现出来的一些成长的阶段特点,但是有自闭症的孩子却没有。自闭症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方式与普通人完全不同,正常孩子有整合零散信息的能力,而自闭症的孩子却认为所有的信息都是独立的,他们不能分类比较。

自闭症的孩子鲜少通过听觉来学习事物,他们对语言非常的不敏感,似乎听不到外界的声音,但是听力却还是正常的,但是他们会对视觉呈现的东西做出反应。眼神交流是我们交流的一种方式,但是他们不能,而且他们不能同一时间进行多种事情的操作,例如他们不能说话的时候做记录。很多自闭症的孩子对他人给予的指令没有任何反应。因为没有整合零散信息的能力,所以他们经常会做重复性的一些动作,例比如说手指的重复拍动、身体的重复摆动。如果一直例行的规律发生改变会表现出烦躁的情绪,语言能力发育缓慢、情感理解存在困难,因此对于自闭症的家庭来说这些患有孤独症的孩子永远遥不可及。

自闭症的孩子是一个天使,他让作为父母的我们更加懂得付出的含义。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关注小明的两个原创头条号。《赵小明心理团队 》与《心伙伴》~被头条网评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类专栏。

赵小明丨央视财经频道特约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