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罪魁祸首乃是他?

初看三国演义,萌萌懂懂,再看三国志明白里好像又揣着糊涂,心中一直有不解,三国之乱的明明可以有无数次挽回汉朝正统,却又无数次的梦被打破,虽然在名存实亡的战争中挣扎着,但最后汉献帝无奈将皇位拱手让人,为什么说无奈,其实是被逼供退位的。

汉献帝刘协

最近把三国演义又重新看了一遍,然后回忆新三国,三国志里面的,虽然三者有很多不一样,甚至是自相矛盾,但是围绕的一些基本历史没变,今天就说说三国之乱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谁?

东汉汉朝末年,继位皇帝由于年龄太小,导致外戚专权,宦官乱政,汉朝皇帝已经没有多大实权,又逢黄巾之乱,到了后期除了外戚专权,后宫的窦太后董太后也也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也想尽办法掌握了国家实际大权,到何皇后她哥何进成为外戚大将军后,皇帝更没有实权,当外戚和宦官的冲突达到无法平衡和制约时,皇帝又没有权利处置好当中的关系,一场屠杀上演在所难免。

大将军何进

朝中大臣对宦官是咬牙切齿的狠,都想除之而后快,只是我们的何进何屠夫因为妹妹一直为张让等十常侍求情,匹夫之勇而碍于情面的何屠夫一直不敢动手,这时候四世三公的袁绍出了个馊主意,招外官入朝,当所有人都反对的时候,没有主见的何屠夫却采纳了袁绍的意见招董卓入京,都知道董卓乃财狼也,且除宦官只须一吏而已,何须外官入朝,更何况还招财狼的董卓进京,这个时候何进,袁绍,董卓只要一人不同意,也就没有后来的三国72年了,最后被司马懿之孙司马炎窃取了天下,何进就不说了一屠夫,没有更多的心机,袁绍实际是已经就想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那时候他就有机会了,董卓当然不是好人,有此机会岂容错过。

董卓

所在这三人当中,何进这个没脑子的即使没有这次也会在以后死于非命,董卓是抓住了机会,但是真正霍乱天下者乃袁绍也。

袁绍

也许有人问道,即使这样后续还有很多可能让汉朝回归正统,让大汉在延续几百年,其实我想说虽然有机会,只是在续命,但是没有根除之法让皇帝集权,不管如何,再探讨下后续的机会吧。

王允与貂蝉

董卓把持朝政后,王允使用所谓的美人计,利用董卓和吕布之间的矛盾,将董卓除掉了,那可是百官和万民庆贺啊,一直所有的朝中大臣和百姓都认为汉朝复兴有望了,但是恰恰王允这个人由于性格原因将其葬送了,虽然其终于汉朝终于皇帝,只是可惜王允却把汉朝带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他听从谋士建议除董卓外其他人只要解除武装,一律不追究,王允本都同意了,唯独不同意放过董卓在西凉的兵马头目李傕郭汜,即使这样本来李傕郭汜是个匹夫,听到了吓得要逃跑,这个时候贾诩这个老头智囊冒出来出了个好主意,对李傕郭汜将是安命之计,但是对大汉朝来讲确实致命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李傕郭汜带兵回攻长安,长安陷落。王允战败被俘,灭三族,从此汉朝真的进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王允真乃罪人也。

智囊贾诩

其后诸侯并立,相互功伐,曹操和袁绍经过南征北战都相继坐大,袁绍就不用说了,达到了他的目的,他是根本不可能为汉朝为汉献帝做什么的,而曹操心里当时还想着汉朝汉献帝,相当一名忠诚,且听从了谋士荀彧等人的建议,迎汉献帝归于许都,本来这是汉朝的又一大希望,只是没想到,人性本恶,曹操兵马越来越多,权利越来越大,也就越来越不把汉献帝的汉朝放在心上,以致虽然汉献帝不会流离失所,但是却同样成为曹操的傀儡,虽然还有很多朝臣终于汉朝终于皇帝,但是终究无法得到实权,到后来董承王子服奉皇帝密诏除曹操,被告密失败,继而付完和付皇后密谋除曹操同样失败,失败之后汉献帝刘协再也无力回天了,汉献帝一生哀哉,然却一生平安,这也算是最好的结局。

枭雄曹操

前面论述了一大堆,当中汉朝有机会翻身的出现在这几个人身上:何进-袁绍-董卓-王允-贾诩-曹操-董承以及付完

我认为罪魁祸首乃袁绍是也,不知道诸公以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