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游泳又怕水池不干净?教你四步“监督”泳池卫生

阳光|畅游一夏

对于游泳爱好者们来说

有一池好水

比什么都重要!

常州市卫生监督所

为保障市民游泳卫生安全,根据国家双随机监督抽查任务及《2018年全省公共卫生国家随机监督抽查计划实施方案》具体要求,常州市卫生监督所对游泳场所进行双随机监督抽查及泳池水质抽检,检测项目主要有游离性余氯、pH值、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浑浊度、尿素等指标。

目前,已对13家游泳场所进行了监督抽查和泳池水质抽检,经现场检测,游离性余氯指标全部合格,其余指标正在实验室进一步检测中,待完成后检测结果将向社会进行公示。

金坛区卫生监督所

7月3日至7月5日,金坛区卫生监督所对全区游泳场所开展卫生专项监督检查工作。

本次重点检查了游泳场所持有效卫生许可证情况、泳池水循环净化消毒设施运行情况、公共物品消毒情况、水质自检记录及自检结果公示等情况,同时监督抽检水样委托金坛区疾病预控制中心进行分析。

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当场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明确了落实整改的具体时限,并将及时回访落实整改情况。

钟楼区卫生监督所

7月3日起,区卫生监督所对辖区内经营性游泳场所开展卫生监督抽检工作。

本次开展的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和水质状况的卫生监督检测,检查覆盖率达100%。重点检查这些场馆的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的持证情况,是否建立健全卫生管理、消毒、传染病报告等制度,是否有池水消毒、监测记录等。同时,对场馆内的水质进行了监督检测。

针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进行督导整改,并将及时向社会公布采样检测结果。

鉴别游泳场所卫生状况

除了卫生监督员开展专业的监督检查外,

其实,

每一名泳客都可以成为泳池卫生的“监督者”。

“四步法”

Part

1

游泳前先做好“功课”

查验游泳场所基本状况

广大泳客应及时了解游泳场所卫生状况,实时泳客人数、卫生量化分级评定等级、水质抽检历史记录、水质实时自检情况,选择合适的游泳场所。

Part

2

通过“一察二观三闻四感”

辨别游泳场所水质好坏

是指看池水颜色。如果泳池余氯含量正常,水质优良,那么池水呈现明亮的浅蓝色。

主要是看池水是清还是浊。肉眼看池水应该是清澈透明见底。

就是贴近水面闻水的气味,如果能闻到淡淡的氯气味道,是合格的,药味过浓甚至呛人,则可能有效氯浓度超标。

水质优良则感觉软,如果感觉硬、涩,甚至身上有瘙痒的感觉,水质可能较差。

Part

3

通过“卫生监督信息公示栏”

进一步了解游泳场所总体卫生状况

每个游泳场所的大厅都张贴有“卫生监督信息公示栏”,市民可在公示栏内可以看到游泳场所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水质检测报告以及卫生信誉等级标志等信息,根据张贴笑脸、平脸或哭脸标示,可判断该场所该游泳场所总体的卫生状况。

Part

4

通过“水质自检公示信息”

了解当前游泳池水水质情况

公共游泳场所应设置专人负责水质自检工作,每场开放前、开放时均应该进行池水游离性余氯、浑浊度、pH值、池水温度等指标自检,水质自检结果应在入口醒目位置公示并注明测定时间。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良好的游泳环境需要

游泳场所、泳客和社会公众共同努力。

01

对泳客的要求

①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炎、重症沙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病、性病等患者和酗酒者不得进入泳池游泳。

② 泳客下水前,必须冲净全身,穿上洁净的泳衣裤及戴好泳帽进入泳池。

③ 泳客绝对不能在游泳池内大小便、吐痰或擤鼻涕等。

02

泳客的自我保护

① 佩戴游泳镜,不要戴隐形眼镜以免感染。

② 泳客最好自带拖鞋、浴巾等个人用品。

③ 泳后用清水冲洗全身,头部、脸部重点清洗。

④ 每次游泳后最好及时滴抗菌素眼药水,能起到预防感染、缓解或消除游泳引起的结膜充血及其他不适症状。

03

水上乐园的注意事项

① 注意防晒。夏季上午10时至下午4时,是紫外线最强烈的时候,此时应选择涂抹防晒指数在30以上的防晒霜,尤其不要忘记在脚、耳朵和鼻子上仔细涂抹。

② 保持水质清洁。不应将食物、饮料带人游玩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