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也设“涨停板”,楼市“A股化”成效几何?

2018年7月10日,与福州市相邻的沿海城市福建省宁德市发文,要对楼市精准调控,设下新房均价每年涨幅6%的“涨停板”,且要将2018年下半年涨幅控制在3%以内。

事实上,“涨停板”的房价限制方式并非宁德市首创,2016年3、4月间,江苏省南京市和苏州市先后发文,规定新建商品住宅的涨幅一年内最多只能涨12%。

房价“涨停板”无疑是近期全国各地楼市密集调控的缩影。据不完全统计,仅7月上旬,就有16个省市发布调控政策与执法结果。此外,国家楼市调控措施愈加细化,且继续向三四线城市深入。问题在于,楼市“A股化”的调控政策能否有效吓退炒房客?

房价也设“涨停板”,

宁德新房每年涨幅不得超6%

在近期出台的各类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中,最受瞩目的无疑要属福建省宁德市。

该地明确要求,中心城区新建商品住房均价在2018年1月份水平(8882元/平方米)的基础上,每年涨幅控制在6%以内,普通高层住宅(毛坯)预售均价实行最高限价,最高控制在11000元/平方米以内。今年下半年涨幅控制在3%以内。

“对房价涨幅设限,其实是不少地方政府在调控过程中都会采用的手段,但直接以具体比例的方式来明确却较为鲜见。”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分析认为,此类做法一方面可以控制市场对房价的合理预期,即不仅会影响商品房上市价格,对于土地价格也会产生间接影响。如文件规定新出让土地采取“限房价+竞地价”方式出让,土地出让合同都必须明确商品住房销售均价,销售过程中均价不得调整;另一方面,也可以弱化住宅的投资属性,减少市场对住宅房源的投资需求。

此外,对于商品房销售价格需要调整的,宁德市规定,在商品房销售价格确定后,原则上不得调整,确需调整的,须间隔12个月,且单栋未售套数不得少于20套。调整幅度控制在5%以内,且不得超过年度控价目标。

虽然对房价实行全面管制的初衷是为了进一步支持刚性居住需求、遏制投机炒房、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但也有市场人士对此提出担忧:一方面是此举是否会让开发商在申报新盘预售价时进一步“拔高”价格。另一方面,是否会对市场营造出一种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的氛围,使得投机性购房者继续保持对后期房价上涨的乐观态度。

张波认为,虽然文件中也明确提出,会综合考虑合理利润后确定备案均价,但是“一刀切”的做法是否适合所有地区和城市,还有待进一步商榷。

最早实行“涨停板”城市

一、二手房价格倒挂

2016年3月18日,苏州市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苏州市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意见》。其中规定,“在对外销售时,同批次房源应当一次全部公示销售价格,实际销售价格不得高于申报价格,申报价格3个月内不宜调高,6个月内调高幅度不宜超过6%,12个月内不宜超过12%,同一批次房屋间价格不得调剂使用。同一批次不同类型房屋价格可以区别定价。下一批次备案预售价格不宜高于上一批次同类型房屋成交均价的6%。”

同年4月21日,南京当地官方微博发布称,南京将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主城六区、江宁、浦口商品住宅项目,申报均价每平方米2万元以下的,年化涨幅不宜高于12%;每平方米2到3万元的,年化涨幅不宜高于10%;每平方米3万元以上的,年化涨幅不宜高于8%。

前者是时间的范畴,后者是单价的涨幅,限价之下,2017年的苏州和南京占去“房价四小龙”半壁江山。新房与二手房之间的价格明显倒挂,让购房者产生“买到即使赚到”“面包正在特卖”的心理,使下浑身解数参与验资摇号彻夜排队,使得地理位置、学校交通等配套较好的新盘与这一切欠佳的楼盘形成冰火两重天。

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统计数据计算,苏州新建商品房2017年3月成交均价同比涨幅28%,南京新房4月同比涨幅25.3%,双双超过12%的最高涨幅。而到了2017年12月,苏州新房价格均价出现了转折,跌幅10%;南京的涨幅也大为收窄,为7.1%。

限价两年后,苏州新建商品房2018年3月成交均价同比涨幅为-5.5%,南京新房2018年4月同比涨幅5.8%,房价已相对稳定。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多数城市的限价主要是针对预售证的管控,分阶段给予一个涨价区间或幅度的做法,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还是因地制宜。对于部分难以完全抑制房价的城市,可能会采取设定涨幅区间的规定。宁德和南京苏州的楼市没有可比性,关键是此类城市对于价格的判断比较清晰,所以政策相对会务实,在操作上也会更容易执行。

业内有分析人士指出,房价稳定并不代表楼市平稳,配套出台的验资、摇号,一定程度上都提高了刚需买房的门槛,而价格倒挂又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购房者买房投资的心理。

“买房好似打新股”

楼市将面临哪些风险?

一方面是密集调控,一方面是万人抢房“打新”,中签率极低。为何会出现如此情景?

根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南京、长沙、成都、杭州、西安、武汉、深圳等8个城市出台了购房摇号政策。其中,杭州某楼盘共有2998户家庭参与摇号,中签率仅为6%。南京也曾出现15000多人提着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抢夺3177套限价房。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出现购房摇号政策的原因是限价令下,一、二手房价格倒挂。具体来看,政府限制备案价,不允许开发商自主定价,无论市场多少需求,价格都不能过高。但是周围的二手房价格是无法监管的,因此二手房价格随着市场行情涨起来了,但是新房被紧紧地压制住了,这样就形成了一、二手房价格倒挂。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夏丹表示,尽管目前已有8个城市开始采用公证摇号的方式确保新盘销售的公平性,但若没有有效的刚需群体倾斜措施,庞大基数的稀释反而是对刚需的不公。高价诚意金和内幕交易等乱象更不利于刚需群体获得购房机会,与限价政策的初衷相悖。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楼市“打新”的风险在于调控效果的评估风险,因为当前房住不炒是政策主逻辑,但是打新背后也还是一种新的炒房需求,所以是需要管控的。

严跃进认为,房地产市场的产品定价,应该考虑到产品的造价和具体的调控目标。部分楼盘价格较低的时候,适当再次收紧资格审查的内容,比如鼓励在此类城市工作10年以上的购房者,根据社保缴纳情况等做购房资格筛选,而对于一些本地住房条件较好的,适当收紧一下购房政策,可以惠及部分外来人口。

(本文综合自东方财富网、澎湃新闻网)

近期文章精选: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立于2008年4月12日,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非官方、非营利性金融专业智库平台,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与交流。

CF40旗下有四十人和新金融两大实体型智库系列,分别包括四十人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四十人金融研究院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北方新金融研究院、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此外,CF40与国家开发银行、清华大学、丝路基金、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共同发起成立了“丝路规划研究中心”。

CF40每年召开双周圆桌会议、金融四十人年会、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等百余场闭门研讨会,开展课题研究近30项,出版周报、月报、要报、《新金融评论》以及经济、金融类专著共计100余册,受到决策层领导重视和经济金融界人士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