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遗诏:子孙绝不能杀此人!但乾隆就违背了祖训,将此人凌迟!

在中国古代社会,皇权至高无上,

上说的话,没有人敢违抗,皇上说的话就是金科玉律,根本不需要质疑,只需要执行就好,任何人只要违背都没有什么好下场。然而话说回来,就算皇上的权力至高无上,皇上依旧有忌惮的一点,那就是皇上对于祖训是不敢违背的,否则就会留下不忠不孝万世之骂名。可是毕竟祖宗已经死去,所以在世皇上还是有机可乘的。比如咱们说乾隆皇帝就是这样,他的父亲雍正在位的时候为子孙后世立下了誓言,可是乾隆竟然明目张胆地违背了父亲的誓言,这是为何?接下来笔者跟大家好好聊聊这来龙去脉。

有一个小秀才叫做曾静,出生在康熙18年,从小读书非常用功,本来是想通过科举考试来光宗耀祖的,混个一官半职,可是现实还是太残酷了,他一生,多次科举考试却只考了个秀才就停滞不前了,他的一生都放在了科举上,最后还是什么都没有得到,对于他的打击还是非常大,曾静感到心灰意冷,曾静放弃了这条诱人的成功道路。

想换条路谋生的曾静在雍正初年的时候,看了几本反清复明的书籍,

顿时热血沸腾,想起这些年科举受到的不公正对待,顿时觉得有推倒清朝重新建立明朝的必要,被冲昏头脑的曾静一下子还筹划起来了。可是之后他清醒过来之后才发现自己就是一个非常平常的秀才,要钱没有钱,要兵没有兵,拿什么跟大清抗衡,这实在是太不现实了。

但是不要低估曾静,曾静一生为了科举筹备了一生,心里总是想做番大事业,所以一旦有了这个决心,他就绝对不会轻易放弃。在自己快要走投无路的时候,他想到了一个人,就是当时时任川陕总督的岳钟琪,这个人可了不得,是岳飞的后代,不仅仅位高权重,而且还手握重兵。如果可以说动此人,反清复明的几率会大大提升。

曾静也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在当天晚上,曾静给岳钟琪写了一封信,信中的内容大概就是讲岳钟琪的祖先岳飞和金人有着仇恨,现在机会来了,岳钟琪应该抓住机会和自己联手,为自己的家族报仇雪恨。可是让曾静没有想到的是,岳钟琪在接到信之后,第一时间就交给了雍正皇帝。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非常痛恨这样的事情,雍正同样也是如此,在得知有人造反之后,立马就下旨将曾静以及吕留良这些人全部抓到京城来,当时因为这个事情还有很多官员被牵扯进来,

曾静知道后简直就是万念俱灰,认为自己这次一定是要丢掉性命了。

然而非常出人意料的是,雍正皇帝只是简单地批评了一下曾静,但是对吕留良等人却是都给处死,至于亲人也是全部给流放。后来这件事情被写成了一本书名为《大义迷觉录》,这就是雍正朝著名的文字狱。

至于雍正皇帝为什么不严惩曾静

,据说是因为曾静并没有侮辱康熙皇帝,只是说了雍正个人,所以雍正既往不咎,胸怀天下。放了曾静一条生路。

侥幸活下来的曾静之后活的简直就是担惊受怕的,生怕雍正皇帝再反悔。之后雍正皇帝听说之后,就把曾静叫到了宫中。进行安慰,并且下令,自己之后的皇帝君主也不能动曾静一下。

曾静这下舒心了,他有了雍正皇帝的金口玉律。就可以回家安安稳稳地睡觉了。但是,之后雍正驾崩,刚刚坐上皇位的乾隆,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曾静抓到菜市场,凌迟处死。乾隆一上任,就违背了祖令,毫无忌惮的意思,但是从另一面可以看出乾隆的文字狱远超自己的父亲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