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首先是为了自救

点击“福建电视台少儿频道”订阅哦!

受访

专家

李文静

原北京体有大学游泳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游泳协会业余训练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游泳教员高级考官。从事游泳教学、训练38 年。

孩子学游泳的目的是什么

从一些国内的儿童游泳班的课程设置来看,通常是这样一个“思路”:“学游泳=掌握竞技游泳姿势”,家长也常以孩子能否学会蛙泳、自由泳、仰泳等泳姿作为衡量老师水平的标准。

而国际上推行的儿童游泳学习的目标是这样的:

第一要保证孩子在水中安全,保证他拥有自救的能力和在水中活动的能力。

第二是为了健康或娱乐。

第三位才是竞技人才的培养。

对孩子来说,比起竞技游泳姿势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学会“本能”地游泳:比如安全入水,在水里行走,会基本的呼吸和换气,能在水里漂浮。这些技巧虽然只能让孩子在水里磕磕绊绊地往前游,但却能保证让他不会发生危险。

谁来做孩子游泳的启蒙教练

提到学游泳,很多父母的打算是,等孩子长大到一定的年龄,送到专业的儿童游泳班,请专业的老师来教。很多儿童游泳班也常常会打出“xx 天包教会”的广告语。

游泳必须报班才能学会吗?

当然不是,事实上,最好由父母担任孩子的游泳启蒙老师,所谓的游泳教练是辅导父母的专业人员——这是国际婴幼儿游泳的另一个理念。在国外很多泳池里,经常能看到一个教练在指导两三个家庭的情景。

为什么需要父母亲自出马?

在水中时,父母在身边会让孩子感到信任和安全,他非常需要父母在水中提供身体和情感上的支持。有的孩子甚至对外人很排斥,由父母来教,会缓解这种情绪。

这时候,不会游泳的父母可能会觉得很遗憾:我自己都不会游,怎么能教宝宝呢?其实,即使父母本身不会游泳也完全可以教孩子游泳,只要你能自如地待在水池里,能在水里自由走动,可以与孩子很好地沟通,能告诉他正确的活动方法,并能给他适当的情感支持。

笑看学会游泳

很多父母提起孩子学游泳就犯愁,认为一定要狠心让孩子喝几口水,或者干脆请教练来充当黑脸强迫孩子下水才能学会游泳……

游泳一定要苦着脸练吗?

快乐地学游泳,是婴幼儿游泳的另一个大方向。这要求人们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和认知程度,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用游戏的方式分解难度。

比如:

这样练习水中行走:在板上挖一些形状各异的洞,螃蟹状,鱼状……孩子站在另一侧,请他走过来将对应的玩偶放在洞里。孩子这边有一个题板,有一些要求,比如画一只螃蟹,孩子就要横着走过去;如果画的是一只小兔子,就要在水里跳着走过去。

这样练习水中动作:

让孩子假装在水里“洗”塑料纸做的衣服;假装在水里做比萨饼“和面”、“切菜”、把“面”伸长了…… 都是在练习往前划水的动作。

最热问题:关于游泳的8个困惑

1. 如何考察游泳场所的环境?

看看池水是否清澈透明,地面是否防滑,更衣室的温度是否适宜,卫生情况如何,救生训练器材是否齐全,另外,看看游泳场所是否具有国家认可的资质。

尽管目测无法完全判断游泳池池水品质,但一些细微处还是能反映池水的好坏。如池水颜色是否清澈湛蓝,是不是具有一定能见度,游泳产生的泡沫是否容易快速消散,池水表面有无浮油等。

2. 儿童游泳场所的水温和室温有特殊要求吗?

儿童游泳场所水温要高,室温也要高。室温不要低于30℃,水温各个年龄有所不同,2岁半的孩子水温最好在30℃以上,3-6岁的孩子水温最好在29℃以上。

另外,不同孩子对温度的感受能力也不同。如果你发现孩子的嘴唇发紫,一定要赶快带他上岸。

3. 宝宝游泳的时间与次数多少为宜?

学龄前孩子游泳的活动次数,一个星期2-3次为好。

孩子的体温下降除了和水温有关系以外,和他在水里停留的时间也有关。宝宝年龄越小,体温下降越快,在水里停留的时间应该越短。

· 2岁半,每次20-30分钟;

· 3岁,每次30分钟;

· 4-6 岁,每次40-50的分钟。

注意不要让孩子在水中长时间不动,下了水就尽可能多活动。

4. 送孩子去游泳班时,如何选择教练?

游泳健将和游泳教练,这是两个不同的职业。并不是游泳技术高的人就一定能教好孩子。

教练要有一定的亲和力,会使用孩子的语言和孩子交流。比起游泳技艺来说,能得到孩子的喜欢更重要。如果不知道老师的背景,你可以通过听家长的口碑,试听课时观察他对学生的态度来作参考。

5. 第一次带宝宝游泳,

除了泳衣还需要准备什么物品?

除了妈妈和宝宝的游泳衣、游泳帽,最好再准备一副游泳眼镜,还有润肤油、防晒霜、大毛巾。另外,可以准备一套游泳辅助工具,比如浮袖和游泳圈。最好不用救生衣式的游泳圈,那样的游泳圈浮力太大,孩子容易形成依赖。

6. 入水前后要注意什么问题?

· 下水前:给宝宝身上撩些池水,坐在池边用脚踢踢水,让他慢慢适应水的温度。

· 水中:开始时时间不要大长,避免着凉、抽筋。10分钟左右就要上岸休息一会儿。

· 上岸后:马上用大浴巾包裹孩子的身体,迅速擦干头发、关节、全身,穿上衣服。

7. 直接把孩子扔下水?

这样的教法适宜吗?如何应对?

往水里扔孩子,是一种违反教育学规律和原理的方法。但是很多教练都这么做,就变成了一种变相认可的方法,甚至有的家长以此来吓唬孩子,反而造成孩子的恐惧心理。当孩子不具备相应的能力时,可能会出危险。

老师会这么做,一是可能他没有找到科学的教法,二是很多人认为游泳训练是一个速成的事情,在有限的课时里,老师可能顾及不到因材施教。

要防止这种现象出现,父母需要做好先期的工作,带孩子亲近水,让他喜欢水,熟悉水性,事先解决好学游泳的“下水关”。

8. 孩子游泳时耳朵进水了怎么办?

有人建议游泳前掏干净孩子耳朵里的耵聍(耳垢),这种方法可取吗?

一般来说,少量的耳垢(耳耵聍)不需要清理,它本身带有的油质和绒毛可以预防水对耳朵的侵袭。有些父母热衷于给宝宝“掏”耳朵,这样孩子反而容易耳朵进水。如果耳垢确实特别多,可以带宝宝到医院,请医生帮助清理。耳朵进水,歪着头单脚跳一跳,将“进水耳”里的水抖出耳朵。在水里操作更好,水有浮力,更容易跳起。也可以用面巾纸或者柔软的化妆纸,卷成卷儿,伸进耳朵里捻一下,把水吸出来。

新西兰儿童游泳学习的五级目标

第一级 走入水中、坐池边入水;扶池边走动;从池边、梯子撑起上岸;憋气、吐气;水下捡东西。

第二级 持球漂浮;水中吐气、站立的方法;俯卧、仰卧、滑行;自由泳手的动作;水中转动;摇橹式划手;用棍子自救。

第三级 使用生活用品自救;15米自由泳、仰泳;蛙泳腿的动作、蛙泳手的动作;15米摇橹式划手;用绳子互救。

第四级 安全跳水(头入水);海豚打腿;踩水(双脚、交替、单手、水中转动); 25 米自由泳、仰泳、蛙泳;15米反蛙泳。

第五级 用救生衣的方法、水中脱衣、集体自救;50米自由泳、仰泳、蛙泳。

文字来源:父母必读(fumubidu01)

游泳带来的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