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被称为中国航母之父?

佐罗71660301


你好,我是迷彩派。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中国航空母舰之父,当属刘华清将军无疑。他不但被称为航空母舰之父,而且还被称为现代中国海军之父。

上世纪七十年代,时任海军副参谋长的刘华清将军根据上级的指示就开始了中国航母的研究论证工作。1980年,刘华清将军跟随着工作组登上了当时美国海军的小鹰号航母。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踏上航母。可是,在美军航母上参观的时候,美军以保密为由,不让刘华清将军一行靠的太近。但是,当时已经年过花甲的刘华清将军却依旧认真的像个孩子一样看着。与此同时他也留下了那一张令无数中国人泪奔的照片。而回来之后他就说了一句话:“如果中国没有自己的航空母舰,我死不瞑目!

1982年,刘华清将军就任海军司令员。那时航空母舰在他的心中越来越重要。那时他就分析到:中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随着海洋开发事业和海上斗争形势发展,中国面临的海上威胁和过去大不相同,要对付具有远战能力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和舰载航空兵。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海军的实力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中国的海防边疆辽阔,却只有中小型舰艇和短程岸基航空兵,一旦海上发生战事,有时只能望洋兴叹。发展航空母舰,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他不止一次的在会议上提出航母设想。但是由于当时国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经济能力有限,所以关于发展航母的设想只能搁置。但是刘华清将军却始终把航空母舰放在心上,并且在以后多次提到航空母舰的发展规划。并且提出了早论证,早研究航空母舰的想法。

另外,在担任海军司令员期间他与海军党委一班人在海军进行全面整顿,果断处理了历史上特别是"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一系列问题,消除派性,增进团结,使海军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他还为了海军发展和提高战斗力做出了许多突出的贡献,比如拟制海军发展规划,参与海军装备建设,使海军装备得到提高。另外他还领导海军赴西太平洋展开军事演习等等。因此,他也被誉为现代中国海军之父。

2011年1月14日,这位老将军以95岁的高龄走完了他的一生。

一年多之后,中国海军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付中国海军。2017年海军节那天,首艘国产航母也已经下水。

刘华清老将军在天之灵如果看到这一幕的话,当可以瞑目了。

最后向这位为了海军建设鞠躬尽瘁的老将军致敬。


迷彩派军事


迷彩虎军事为您回答。刘华清将军被称为中国航母之父。航母已经长大,海军已然强大,但谁又让时间匆匆,刘华清—这位为了中国航母梦献出自己一生的老人却已经离开我们7年了。

“航母总是要造的,到了2000年总得考虑。”1984年,全军海军装备技术工作会议、刘华清将军如是说到。这一年,距离就任海军司令员不到一年时间。1983年刘老被委任海军司令一职,这时候已经三进海军的他已有66岁高龄。这个年龄本该安度晚年,但他的梦想还没看到,但中国的航母还没看到,他说“我还不能休息。”他不是要证明自己比别人有多强,他等了三年,终于等来这一个机会!他是要告诉人家中国失去的时间一定要争回来!三年前的1980年受邀访问美军“小鹰”号航母舰队,刘老像个孩子看到橱窗中心爱的玩具似的垫起脚尖观察美军舰载直升机。“咔嚓”一声清脆的相机快门声响,身边的随行记者留下了刘老这张熟悉而又心酸的照片。

为了能更好的弄清现代航母,刘老申请出国指标、争取留学名额,派遣海军和工业部门的专家前往美法俄乌等国家进行考察学习;不光走出去,更要请进来。在刘老的身先表率下,国内也从俄罗斯聘请了航母设计专家来华讲学,引进了部分设计资料;中国的航母计划启动,关键配套的预研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在航母和舰载航空兵等新颖概念在我国海军中还是新鲜舶来品的那个年代,刘老作这位先行者为中国航母事业所做出的一大贡献便是启蒙和引导。打破思想上的禁锢最困难,而刘老当初恰恰为我们啃下了这块最硬的骨头。

“如果中国没有航空母舰,我死不瞑目;中国海军必须建造航母。”2002年3月4日,经过长达600多个昼夜的漫长航行,期间经历各种百般刁难的“瓦良格”号航母终于抵达航行的终点大连。这时已经86岁高龄的刘华清闻之大喜,连道三声,“好哇,好哇,好哇!86岁的老人的喜悦恐怕常人很难理解。但我们后来才知道如果没有发生当年购买瓦良格号这件事,国内航母计划要等到2020年前才可能开工。现在有人说,辽宁舰只是一艘训练舰没什么意义,可就算它只是一艘训练舰,它的意义也不可小看。舰载机怎么飞?舰载航空兵怎么编制?航母怎么运作编队?如果没有辽宁舰,这一切没有人会教给我们的。


迷彩虎军事


要说中国航母之父,非刘华清上将莫属!他曾经说过“中国不造航母,我死不瞑目”的话!

刘华清的一生,为中国航母的诞生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1980年,刘华清参观了美军的三艘军舰,其中包括一艘"小鹰号"航空母舰,踏上航母之后,刘华清就被眼前所见震惊到了,他好奇的问着各种问题,像个"小孩子"!

回国之后,刘华清就向国家提出了造航母的想法,无奈于当时的国力,这个提议被搁置了!但是刘华清始终未忘记造航母的想法,在1986年,开始了航母的预研!1989年1月,国防科委将“我过航母及舰载机发展可行性研究”课题列入国家计划!


2005年春节前夕,国家航母立项,刘华清听闻后高兴道“航母上马,走也放心了”!2011年1月14日刘华清在北京逝世,而此时“辽宁号”的前身“瓦良格”号航母的改装接近完毕!


天下布武


以上答案只介绍了一下刘华清将军,回答根本没在点子上,为什么被称为中国航母之父呢?其主要原因还是航母派代表。我简单说一下这中原尾。

六七十年代,世界处在冷战时期,美苏大量研发新式武器和战略武器,而中国不甘于落后也需要上马一批国家级战略武器,当时主要分为潜艇派和航母派,潜艇派认为,潜艇是航母克星,运气好的话一艘潜艇就可以击沉航母,抛出航母无用论,并认为未来的海战舰艇才是夺取海战的核心,所以力主造潜艇,而以刘华清将军为首的海军部分将领认为航母才是国之重器,未来海战离不开制空权,同时航母有一定的战略威慑力,其作用要比潜艇大,最终因为考虑到经验、资金、以及保养问题,国家放弃了航母计划,核潜艇计划上马,所以刘将军喊出,国家没有航母我死不瞑目的话。



细细想来其实无论核潜艇还是航母都各有优势,航母在和平时期的威慑力更大,我们经常看到各地区有冲突,美国第一时间出动的是航母用来威慑,没听说开条黑鱼过去
就可以了,所以作为力主建造航母的刘华清将军被广大网友称为航母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