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国军王牌军长,淮海战场兵败跳河自杀,只因河水太凉又爬上来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将作战中最为勇敢,装备最精良的五支部队,称之为“国军五大主力”,基本上全部装配美式装备。它们分别是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军、七十四军、第十八军。这五支部队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先后被我们人民解放军消灭掉。而其中有个主力军长,竟然在兵败后跳河自杀,只因河水太冷,居然又爬了上来被俘。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18军军长杨伯涛。18军组建于1930年8月,是国民党五大王牌中组建最早,实力最强,将才最多的老牌劲旅,成名于军阀混战时,围剿红军时发展壮大,抗日烽火中建功立业,最后兵败于淮海战场。

杨伯涛,出生于湖南芷江的一个农民家庭,16岁参加北伐战争,19岁当排长,此后转战南北,因作战勇敢,战功显著,屡屡升迁。1945年,日本为捣毁芷机机场,确保日军水陆交通不受威胁,发动了震惊中外的湘西雪峰山战役。杨伯涛所在的18军迅速投入战斗。激战后,杨伯涛率11师通过溆浦后,随即遭遇日军迎面阻击,杨伯涛组织官兵立即展开战斗,与敌军肉搏撕杀,经整日战斗将该联队大部分歼灭,缴获山炮两门、步枪多挺,俘虏60余名日军,雪峰山战役胜利结束。

战后,杨伯涛受到蒋介石的格外器重。1948年10月,任18军军长,列入黄维的12兵团,并开赴淮海战场。当年底,黄维兵团几十万国军被团团围困在徐州双堆集,这支王牌部队多次突围也没有成功,反而损失惨重,眼看突围无望。当时12兵团的胡琏和黄维都准备了一些安眠药。杨伯涛看见了不解,就问他们这是做什么?黄答:如果此次兵败,就准备以此自杀谢国,也不负党国和校长的栽培之恩。杨柏涛却反讥道,那是娘们才干的事!军人,更应该杀身成仁,照着脑门来一枪,死的也算轰轰烈烈。

12月15日这天,黄维眼见大势已去,下达了突围命令,本想乘飞机逃跑,可是不巧的是,专机正巧被我军的炮弹击中。黄维便脱下了将官服,混在普通士兵中,妄想蒙混过关,结果被解放军识破被俘。胡琏乘的坦克战车一路畅行无阻,冲出了重围,跑回了南京。

18军军长杨伯涛在选择突围时,来到一条小河边,他本能的看看了手枪,却选择投河自杀,走到河中间没想到水太浅,只淹了他半截身子,当时已到隆冬季节,河水冰寒刺骨,杨伯涛在水里扑腾一阵,也没有淹死,实在冻得受不了,就从冰冷的河水里爬上来。刚刚上岸,就成了人民解放军的俘虏。

此后,他被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教导队学习。期间,他专心撰写了《美军战术之研究》一书,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极有价值的作战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