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又泉口述:天爷庙里挑捻子

清末同治年间,安徽北部天灾人祸,民不聊生,饿死了很多人。为保命,年轻力壮的人就外出讨饭以求活命。

有些大户人家为富不仁,舍不得给他们一口饭吃,饿得没办法的时候,有些饥民觉得怎么死都是死,就吊死在大户人家门头上,这叫给大户“贴门神”。按照清朝律例,死在谁家门口,谁就得吃官司。饥民们就以此要挟大户,不给吃的就在他家“贴门神”。

饥民们先是一个两个的讨饭吃,后来总结出了经验,人多了反而更好威胁大户,要饭更容易些,他们就结伙去要。就这样,饥民们就像麻绳捻在一起一样,集合起来,越捻越多,他们自称捻子。后来,捻子不满足于要饭吃了,他们要分大户的粮、占他的房、抢他的钱、杀他的人了。

太平天国起义,洪秀全下令招募、组织、整顿、训练这些捻子,他们摇身一变,成了捻军。太平天国北伐,捻军成了皖北一支重要抗击清军的力量。捻军攻下亳县,再向西准备攻打鹿邑,因为敬畏太上老君,就绕开鹿邑,转向柘城,接着占领淮阳、周口。清政府派僧格林沁的骑兵前来镇压,捻军节节败退、死伤惨重。

僧格林沁就把在周边地区战斗中被俘的捻军集合到鹿邑县城西六公里涡河北岸一个叫王河滩(今属贾滩镇)的地方,除了随军的妇女和孩子外,其他捻军通通处斩。

留下的妇女和孩子,又被拉到鹿邑县城北关,集中关押在关爷庙(关帝庙,现在的县高中东侧高中旅社处)。清军贴出告示,鹿邑人谁家娶不上媳妇,可以来领一个妇女当媳妇。如果家里缺少丫鬟、女佣,也可以来领。那些小捻子,谁想要,就来领,没有儿子的可以领回家当儿子,没有孙子的可以领回家当孙子,也可以领回家当长工、仆人用。

就这样,一批捻军的随军妇女和儿童被鹿邑人认领走,重新组建了家庭。

(本文摘编自潘又泉口述、周西华整理的《我的前世今生—潘又泉口述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