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光分蘖不长高是怎么回事?

Zqf98399


水稻光分蘖长不高是怎么回事?



分蘖期的水稻只分蘖不往高长,或生长极为缓慢。也就是所谓的矮缩丛生。其病害就是水稻矮缩病。

这种田间表现不同于井灌冷水田的僵苗,及缺素症。因为这种感病植株,叶片极短,甚至不足于正常株体叶片长度的1/3,而且叶片颜色略浓于正常植株叶片的颜色。病株矮缩僵硬,分蘖增多。发病初期,在新叶叶脉上发生黄绿色或黄白色小点,小点沿叶脉形成虚线状条斑。水稻幼苗期受侵染的,分蘖少,移栽后枯死。分蘖前发病的不能抽穗结实,后期发病的虽能抽穗,但结实不良,多瘪谷,根系发育不良。稻株易感期为苗期至分蘖期。感病稻株田埂边缘多于稻田中央。



那么水稻的这种症状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该病原为一种水稻矮缩病毒。其主要是由黑尾叶蝉,二点黑尾叶蝉,及电光叶蝉等传播而感病水稻株体。

防治方法

药物防治:每亩用10%叶蝉散(异丙威)可湿性粉剂200克或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150克或50%杀螟松乳油+40%稻瘟净乳油各50毫升对水50升。均匀喷雾害病水稻株体。

以上不足之处还请谅解!

您关心的就是我关注的,神农愿与您一起探讨交流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关注谢谢!


神农35


水稻光分蘖不长高是怎么回事?

没有实地调查,只能给出建议。这种水稻只分蘖不长个的现象就是僵苗现象。主要发生在稻苗返青期或者分蘖期,表现为僵苗,坐蔸。

稻苗在大田返青后不分蘖或者分蘖少,植株矮小,僵而不发。这种病态的,生长停滞的现象造成的原因很多,最后的结果就是水稻成熟期穗粒小而少,减产。

主要病因有中毒,缺肥,冻害,病虫害,药害簇生等。病理检测要看病株根部是否带病。发现稻苗根部深褐色或者烂根的,根须很少或者没有,有的还能闻到臭味。就可判断为生理性病害或者药害所致。

中毒的稻苗根部缺氧,有害物质损伤根须,稻苗就会不扎根。缺肥,主要是磷钾锌肥缺失。冻害,主要是低温或者连雨天。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根系缺氧,土壤酸化或者缺素。

防治办法,放水晒田,施用硫酸锌肥,同时喷防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对于药害,可以反复放水稀释药害,晒田,然后中耕。待稻苗生新根后撒施速效尿素,恢复正常生长。


农民妹子一枝花


谢谢头条农友会的热情邀请!

问题:水稻光分孽不长高是怎么回事?

答案:水稻光分孽不长高是水温过低造成的。解决办法是提高灌溉水的水温,在5~7天后会恢复正常生长。

水稻只分孽不生长的原因是什么?水稻插秧后,由于灌溉水的水温过低,造成稻田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出现僵苗现象。水稻最适水温是20~28℃(品种不同有所不同),生长正常;低于10℃水温,水稻生长缓慢,生长受阻滞,形成僵苗。这是灌溉水的水温过低造成的原因。另外,可能本田块有地下泉眼,泉水的水温低于10℃,导致泉眼周边泥土长期处于低温状态,造成水稻生长缓慢,形成僵苗。这种现象,在农村,农民称之为"冷浸田"。



解决水稻只分孽不生长的办法有哪些?

①在水稻田周围留用预热沟,灌溉水先流过长长的预热沟,吸收热量,使水温升高后,再进入稻田。可慢慢恢复生长。

②排放田水,让日晒1~2天,使田间土壤升温,再灌浅层水,一周后恢复正常生长。

③找出稻田地下泉眼实际位置,依据泉眼出水量大小,以眼为圆心,围成0.5~2米的围埂,让泉水在围槽内预热后缓慢流入稻田。这样能缓解冷水浸田造成僵苗现象。

④同时追肥草木灰等含磷钾肥料,也增加稻秧抗寒能力。同时追施反青肥,促使水稻近快返青恢复正常生长。

总之,水稻长时间处于低水温时,造成生长缓慢,出现僵苗。应该想办法升高田温水温,近快恢复正常生长。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旭日东升付先


水稻光分蘖不长高是怎么回事?

水稻只分蘖不长高?这种情况挺少见,一般来说是遭受茎叶处理类除草剂药害后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植株停止生长,茎基部变粗、变形、分蘖数量变多。但是如果是整块地都是题目说的那样的话就可以排除茎叶处理类药害了。我分析有可能是这几个原因。

1、秧苗素质差。秧苗素质差的水稻苗在移栽到本田后,返青、分蘖、生长速度相对于其他秧苗要差上许多。即使返青后生长速度也要慢一些。尤其在气温低、长期阴雨的不利条件下,这种情况格外明显。可以喷施叶面肥或者散失硫酸铵来缓解。


2、气温低。水稻生长是需要温度的,温度在低于15度时,水稻基本就会停止生长,减少对有机物的消耗,来提高对不利条件的抗性。这种情况黑龙江农垦在2011年极为普遍,移栽后气温较低,秧苗分蘖少,水稻生长极为缓慢,在6月中旬。田间的杂草就已经超过了水稻的高度。可以通过叶面喷施尿素或者氨基酸类叶面肥和芸苔素来解决,增加水稻的抗寒能力。

3、土壤酸化引起的毒害作用。土壤酸化是水稻种植区的趋势。由于长期淹水以及化肥的大量施用,土壤酸化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此时土壤中铁、锌等金属离子会与土壤中的酸根离子结合对水稻的根系产生毒害作用,影响根系的正常生长发育,从而影响地上部的生长。这种情况下建议通过晒田来减轻根系的毒害作用。



4、虫害。在返青后,虫害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尤其是潜叶蝇类对水稻叶片危害较大的害虫。移栽返青初期,叶面幼嫩、角质层较少,不能有效的抵御潜叶蝇的危害。而潜叶蝇发生过为严重,会将仅有的几片叶子啃食殆尽,这种情况我见过,整片地的叶子白花花一片,只能等待心叶重新萌发在恢复正常生长。严重推迟水稻的生育期及影响分蘖数量。所以,防治虫害是移栽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造成这种情况,一般有两种情,一丶我们这里叫水稻座兜病,这种病常发生在烂泥田,经常有污水经过的田,长年不干水,有机物太多烂在里面的田,特别是稻草过多烂在里面,稻田里面产生有大量的有毒气体,人一下去就会冒出很多气泡,田里很臭,导致秧苗烂根,轻轻一提秧苗就可以拔起,没有白根,根发黑发黄,最好的办法是,1丶排水晒田,排除有毒气体,2、撒生石灰或者草木灰等。

第二种情况,导致水稻苗不长高,只分檗的原因是稻瘟病,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苗稻瘟病或叶稻瘟病,一片呈黄褐色斑块,长叶慢慢枯死,也会出现根发黄发黑,可发生在任何情况田块,发生稻瘟病秧苗可用稻瘟灵、三环唑、富土一号等兑水喷雾,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我的回答就是这些,仅供参考。




国4549


谢谢提问,以下回答供参考

水稻光分蘖不长高的问题,说明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矮壮素类药物用量过大。如过多使用多效唑、烯效唑等,导致疯狂分蘖,不长高,这种情况较常见,一般在稍过量情况下,过段时间会恢复生长。

二、矮缩病。如南方黑条矮病,此为病毒感染,分蘖期感病,生长受阻,植株明显矮缩,部分植株枯死。但少见分蘖丛生现象。

三、除草剂危害。使用除草剂不当,导致矮缩,这时可见叶片或者叶鞘畸形皱缩现象。

四、水稻僵苗,不长高的同时也严重影响分蘖正常发生。与光分蘖不长高不大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