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贵阳成为西南区域的经济中心需要多久?

纳兰轩若


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很二百五的提法,很多人总是用一个地区和国家最高峰的阶段来衡量未来,这很不科学!如果真是如此,欧洲不会处于经济徘徊周期,日本也早就复苏了。

所以我们要清楚贵阳这几年增速快的原因在哪里。一是城市化投入加大,基建和房地产拉动了城市经济。二是非基础制造业投资助推了增速。三是处于交通要道,国家给了一定资源。

然而每个条件看来都不可持续发展,城市化会有尽头,国家投资也不是长期重点关注一个地区。

去看看北上广深这一线城市的高端工业和基础制造业多发达,它们都不敢舍弃工业。没有工业带来的大量就业,一个城市的主城区外的郊县将会萧条,单纯靠服务业很难优化各产业链。而商业和服务业也会因此止步不前。那么产业完全不发达的贵阳,在西南地区比较也没有优势。

但是多山地形多少制约贵阳的工业化发展,有人说贵州都是削平山地来获得土地。不过削山对于破坏生态多可怕,未来气候也会因此改变,现在一些优势估计也不存在。这种不考虑子孙后代的做法,我也不清楚贵贵们如何能兴奋的起来。

而且成渝的存在,在西南地区是巨无霸式的。一个地区吸纳投资,无非是投资人看重这个地区的营商环境,人文环境,物流条件,政策优惠等等。贵州缺乏的是软硬件实力,成渝巨大的投资效应,让其他地区吸引力很小。听说一些贵州人有读书无用论,这种思想注定制约本地发展,以及对投资商的吸引力。商业社会最终就是拼文化,一起跑就输了的贵州,要如何弯道超车。

随着成渝集中发展中心城市模式的优势逐渐见顶,这些省市已经调整发展方案,把国家对于这些地区的财政转移支持,用于各地市的建设。简单而言就是改吸血为反哺,中心城市成为消费城市,周边给它做配套。而贵阳才进入到吸血这个阶段,起码落后川渝十年时间。所以贵阳定位为西南或者说西部次级中心,同时去做周边大城市没有主力发展的产业,这样能获得巨大优势。

如果完全复制别人的模式,贵阳现在的条件和吸引力不够。反而会不伦不类,失去红利。所以贵贵们别狂吹一个大数据,一个产业带不起经济腾飞,况且贵州的大数据只是存储作用,更值钱的研发绝大多数不在贵州。

贵阳现在也在找寻自己发展方向,而西部成渝西贵昆银南这些城市都逐渐发展起来,才能带动各省市中心城市无法辐射区域的发展。同时他们带动能辐射区域发展,可以做大盘子。现在西部地区各省市各地市互相投资的趋势日盛,这对于大家都是好事!



成都、西安是未来西部地区仅有的二个中心,贵阳是绝对的贵州之中心。在创新和科技引领世界的时代,谁掌控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哪里就吸引到人才。相距270公里的成渝成不了一体化,即便成渝创新走廊还是太远,既生成何生渝。近来成都在旅游、休闲、科技、创新、民企等领域慢慢显现超越重庆的势头,还有背后的8000多万川军一致输血供养省会成都,连直辖市重庆叫板成都都倍感乏力。试问贵阳面对近在咫尺的重庆你有多少底气敢于超越?



重庆、贵州这一轮的高速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未来增长会放缓,明天的贵阳、重庆就是今天的天津。距离成渝不到400公里及到粤港澳大湾区不到700公里的贵阳,成渝的辐射范围300-500公里,而大湾区的吸附能力在1000公里以上,面对前后夹击的贵阳,还是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贵州的中心,想成为西南的中心确实是想多了……


鞅论财经


个人认为总体来看还是比较明朗的。

1.大数据

前面一位回答者说到“大数据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外来人口的就业问题”,是的,不说贵州能在大数据上获得多少科技成就,就就业来说应该还是带来了很大影响

2.交通

城市因交通兴,高铁什么的就不列举了

3.旅游

贵阳的旅游资源虽算不上很丰富,但贵阳的优势就在于它是贵州旅游的中转站,随着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未来会有更多人到贵州旅游,贵阳也会因贵州旅游业的兴盛而兴盛,这可以参照昆明,不得不说,昆明的兴和大理、香格里拉、西双版纳、丽江有很大关系,昆明兴盛的90年代,同样也是这些旅游目的地兴盛的时代,当然,这不是昆明发展好的唯一因素。



如果在十三五期间,贵州这块国家级大数据实验区能够保持稳定超前的增长,贵阳作为省会是大有希望的。大数据在贵州不仅仅是发展一个产业,在政府政策里面谈的更多的是要“引领”,即大数据要支撑政府治理,要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某个角度说,大数据在贵州是属于一个颠覆性的东西,而且贵州的历史包袱少,只要政府下定决心,敢于攻坚,利用大数据支撑机制体制的深度改革和引导大数据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大数据在贵州的先发优势是有可能实现为后发赶超的。中国改革开发三十年来暴露出的各种深层次问题和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已经到了必须面和解决的时候,如果贵州各级政府能够在大数据的引领下,破釜沉舟,大破大立,敢为天下先,则刘伯温“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可期也。


聚焦河南


作为贵州人,看到贵州发展,贵阳发展这么快非常的高兴,但是想成为西南地区经济中心不太可能。

第一:首先贵阳的政治地位没有优势,成都,有成都军区,重庆是直辖市,贵阳拿什么跟人家拼。

第二:如今的贵阳本身就比成都,重庆发展落后,虽然有大数据这个新行业,但是贵州这几年GDP快速增长,更多倚重的是房地产行业,而重庆一直保持这么快的增值,房地产比重不是很大,重庆有比较完整的基础制造业作为支撑。

第三:在未来的发展中,重庆,成都是一个层次,贵阳和昆明是一个层次。如果有贵阳有幸加入到长江经济带上游的成渝经济圈将会更好。

最后,贵阳有这样的成绩,请不要骄傲,继续做好发展规划,并且要有一个好的领导,但要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也不能妄自菲薄。努力赶上,重视发展自己优势产业,也要综合考虑各行各业发展,才做到稳定发展。

希望贵阳,贵州未来发展的好,也希望重庆,成都,昆明发展越来越好,都是邻省之间的城市,更要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大家才能更好的发展,让人民都过上好日子。

不喜轻喷。


等到风景都看透000001


中央眼里贵州是后起之秀,正在腾飞GDP增幅持续排名全国前面,2015年,贵州以10.7%的GDP增幅位列全国第一2016年第一季度贵州又以10.5%的GDP增幅位列全国第二 ,未来贵州的发展,资源虽然仍是发展的最大优势,但单靠卖资源不可能致富,资源大省并不一定能成为经济大省。因此,开发和利用贵州资源优势,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促使开发由低级向高级转化,产品由低档次向高精细转化,切实提高资源的价值和利益。


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根据贵州省情的特点:一、提出大力发展以能源、原材料为重点的优势产业,巩固发展烟、酒支柱产业,加快培育生态畜牧业和旅游业两大后续支柱产业!

二、加快发展以航天航空、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这些重点、支柱产业是通过资源优势比较后提出来的,亦是“十一五”发展的主攻方向。目标已定,关键是要凝聚全省人民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举全省之力把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做大做强。

三、贵州旅游业,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自然景观奇特,兼以浓郁的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喀斯特岩溶地貌为主的自然风光!大力发展旅游第三产业!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东毗湖南省、南邻广西自治区、西连云南省、北接四川省和重庆市,正是西南地区的正中央,而且现在贵州高速、铁路以及高铁发展飞快!社会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以及中央对贵州的扶持,成为西南地区经济中心势在必得啊!


旅人兵



笑容天下75303443


云贵川并行发展。各有特点,各有优势。


天耀东方


发展速度全国省会第一,也不是没可能,过二三十年可能能追上



2017全年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518亿元、增长11.5%,总量在西部省会城市中排位升至第五位,增速继续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位。


茅山体验者


在下也认同把贵阳打造成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是一个二百五提出的问题。一个既不沿海,又不沿江,且无平原支持的山地省城,无需提出挑战重庆成都这样不切实际的目标,而是老老实实依托自己的资源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打好扶贫攻坚战,不拖全国后腿就值得点赞了。


青山不败2


这个话题的提出者肯定是一个托。首先,经济中心是以经济实力为依据的。诚然贵阳这几年依靠大数据在全国乃至在全世界博得了很大的关注,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是经济总量却依然落后于西南的几大著名城市;其次,贵阳的大数据经济并没有真正地落地、服务于经济,更多地是政府主导的;最后,贵阳的实业经济基础依然薄弱,很多发展依然依靠的是房地产,经济收入不咋的,房价却高得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