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我读了个“零门槛”转专业的大学!

引子

近日,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五所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在京高校联合发布高招信息。

五校继续推行大类招生,且实行宽松甚至是“零门槛”的转专业政策。

这是承诺零门槛转专业的又一壮举。

在零门槛转专业这个问题上,

有多少学校说:我愿意?

招生的时候,问你说可以转,

进校的时候,你对我说看规定!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听过的最美童话,“零门槛”转专业,

你却告诉我,是真的!

说一说“零门槛”转专业的那些美好高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没有成绩限制,没有次数要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年内均可转专业!

中国农业大学

无成绩限制,允许转两次以上专业

浙江大学

除三位一体入学考生外,所有在校生,可以申请零门槛转专业,而且有三次机会!(提前批只能在该批次专业中转)

中央民族大学

除艺术生,国防生,保送生不能转,其余学生,只要成绩及格,就有转两次专业的机会。

……

篇幅所限,就不一一列举,

但中国最美的大学,非你们莫属!

对转专业有严苛要求的政策设计,

就是要留住所有的人!

转专业可以,

但你必须学习成绩排名前10-20%,才能申请!

一句话,学习成绩不好的,想转专业,没门!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专业不喜欢,导致成绩低,成绩低,又导致没机会转!

专业喜欢,自然成绩好,成绩好,你会考虑转吗?

南京大学

转专业的同学,大一、大二两次机会,需要完成三门准入课程的学习,取得8个学分,原专业必修课程,学分绩点在4.0以上。

山东大学

只能转一次,专业成绩在10%以内。

天津大学

大一学期末一次机会,专业成绩前15%有资格

清华大学

我都学习名列前茅了

你却告诉我,你可以换个地方学习!

最需要转专业的学生

反而没有机会调整专业!

转专业限制不放宽,

高教质量难提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高等教育最主要任务,就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等教育质量得以提高的关键在干两个方面:一是提高教师对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投入;二是提高学生对学习的投入。

无论经费投入如何增加,

学生不投入,只能是一句空话!

严苛的转专业制度,

让许多学生,在学不感兴趣的专业!

让许多学生,在学不擅长的专业!

投入大量精力,却难以看到成绩!

让他们意志消沉,毫无斗志!

学生的兴趣、能力与专业学习无法匹配,

何来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零门槛转专业,冷门专业危机时代来临?

未必!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有言:

实行“零门槛”转专业,学校主要担心两个方面:

一是专业属干“热门”的学院,担心的是申请人太多,接纳不了;二是专业属干“冷门”的学院,担心的是大量学生流失。

由于学校事先进行了多方面的准备工作,各学院对推进本科教育改革达成共识,对学校的自由转专业政策给予了充分的支持,特别是学校教务部门在技术层面的工作做得认真、细致、周密,因比,整个转专业政策执行得相当顺利,实际的困难远远小干预期。

转专业政策的结果,从长远看,客观上起到了有利的影响。

对干优势学科来说,促使专业和学院更加重视本科教学,尤其是要下大力气做好新生的专业教育,让学术骨干人员给新生上课,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和增强学生的专业兴趣,把学生留住。

那些非优势学科则要借机顺势进行调整,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更好地凝聚学校的学科建设方向。

在改革发展的大时代,作为大学,其专业设置,学科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根据内外需求的变化,科学调整,主动加压,这样才能更好的以生为本,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

转专业政策,

动的是院系的奶酪!

所以,

不得不严!

必须要动!

大类招生,制度创新,让学生选专业再也不迷茫!

大类招生,提高专业志愿满足率与转专业政策配套,才能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

2018年,五校继续推进按大类招生。北交大招生专业类共14个,学生入校后将按照志愿优先原则,结合平均学分绩点确定分流专业;北邮在通信工程(“双一流”实验班)等8个专业大类和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17个专业按大类招生;北化工也从2018年起全面推进大类招生改革,大类招生专业类增至14个。录取原则上,北邮、北科大提档时认可加分,但依据实考分数分专业;而北林大、北交大、北化工则实行“一加到底”,即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在提档和录取进专业时均按加分后的分数计分。

五校将致力于提高专业志愿满足率。

北交大承诺,对于北京考生,理科生填满6个专业志愿,文科生填满4个志愿,将满足专业志愿之一,2017年北京理工类考生有80%录取至第一专业;北科大表示,将百分之百满足北京考生专业志愿。

学生入校后,将享受到更为宽松的“转专业”政策。北邮、北林大、北化工三校都实施转专业申请“零门槛”制度。北邮学生可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提出申请,通过接收学院的考核后,即可完成转专业;北林大学生大一下学期可在全校范围内申请转专业,或大二下学期在学科专业门类范围内申请转专业。

勋哥有言

大学转专业,对学校的教学管理,肯定会有影响,

但完善招生制度,优化专业分配方案,可以有效减少后期转专业的比例!

附中国部分大学的转专业政策

(仅供参考,每年政策会有更新,需要转专业的同学,请关注最新政策)

1、关于大学转专业的成绩规定

2、关于转专业名额的规定

参考文献:

1、“零门槛”转专业时代,李文君,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13期

2、本科生转专业问题研究,王月红,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3、http://www.beijing.gov.cn/bmfw/jyfw/ggts/t15271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