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及官员参拜靖国神社,为何美国不怎么反对呢

美国不太注意靖国神社以及那个完全否定二战历史的“游就馆”。不但美国是这样,其他几个和日本有过作战经验的战胜国,比如俄罗斯(包括过去的苏联)和澳大利亚都是这种态度,这倒不是因为他们遗忘了历史,而是历史使得他们的心态和中韩不一样。对于中韩“靖国神社”会引起痛苦的回忆,而对他们则只意味着快意恩仇。在这里要纠正一个错误概念,老是有“靖国神社有谁谁谁的牌位”的说法,那是一个误解。靖国神社的前身是“东京招魂社”,一直是归官方衙门管。

日本神道不搞偶像崇拜,神社里没有牌位的概念。但靖国神社有一个叫“灵玺簿”的名单,放在“灵玺簿奉安殿”。靖国神社始建于1869年,是明治天皇为了祭祀戊辰战争(1868-1869年)中死去的3500多官兵而建,时称“东京招魂社”。1879年,根据中国古籍《左氏春秋》第六卷僖公二十三年秋中“吾以靖国也”(意为“镇护国家,使国家永保安宁”)一句,东京招魂社改名为靖国神社。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由陆军省和海军省管辖的靖国神社不仅是追悼战殁者的场所,而且是宣扬和支持日本军国主义的精神支柱。

其实美国对于靖国神社的态度也经历了一个转化的过程,由于美国的目的是要彻底改造日本,清除日本军国主义,解除日本的国家神道体系,将日本由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改造成为一个世俗国家。这样的话,靖国神社作为有着特殊意义的存在自然也逃脱不了美国人的视线。在如何处置靖国神社问题上驻日美军内部也存在分歧,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彻底摧毁靖国神社,从精神上彻底解除日本的斗志,而另一部分人认为,神道教作为日本的宗教应予以尊重,改造的日本,就应该让日本民众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靖国神社在法人归属以及功能上去除军国主义即可,仅保留其作为宗教仪式场所的作用。麦克阿瑟从维护日本稳定角度的出发,采纳了后者的意见,随即颁布第448号指令,废除日本国家神道,日本实行政教分离。从此之后靖国神社仅作为宗教法人存在。

美国抗议日本参拜靖国神社的目的很复杂,其更多出于政治目的,而非口嗨,一方面面日本参拜靖国神社行为本身,是日本恢复国家意识,摆脱美国控制的一个苗头,美国必须给予压制;另一方面,日本参拜靖国神社会激化中韩,在亚太地区,此举破坏了东亚的稳定局势,徒增美国的军事压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日本的参拜,让美国开始反思对日本的改造,并且通过这抗议来提醒日本,尤其关于原子弹合理性问题,美国高官、学者频频的强硬表态,试图在变相提醒日本,注意自己的言行,“我们并没有忘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