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法国的倡导者-夏尔戴高乐

夏尔·戴高乐,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创建者,政治家,军事家,作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戴高乐领导自由法国运动,挽救法兰西民族于生死存亡之际,因此被称为法兰西的英雄。

1890年11月22日,戴高乐出生于法国里尔市的一个下层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耶稣会学校的教师,参加过普法战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绪非常强烈,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对戴高乐产生了重大影响。戴高乐少年时就向往成为一个军人,1909年他终于如愿以偿,考入了圣西尔军校。1912年军校毕业后,戴高乐被派到驻阿腊斯的第33步兵团任少尉军官,受到团长贝当的青睐。1913年10月,戴高乐晋升中尉。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戴高乐在凡尔登作战,三度负伤,并多次在战报中受到表彰。1916年3月,他因大腿被子弹击中而被俘,在俘虏营中被囚禁了将近3年,一战结束后他才重获自由。1919年5月,戴高乐作为法国志愿人员赴波兰参与对俄国红军的作战。

1921年10月,戴高乐回国后,先是到圣西尔军校当战争史讲师,后来又进入法国军事学院继续深造,毕业后赴总参谋部运输供给局任职。1925年10月,法国陆军总监贝当元帅委任他为参谋。1927年至1929年,戴高乐在莱茵区的驻防部队任少校。1929年底,戴高乐到中东服役,在那一待就是两年。回国后他晋升中校,又在国防委员会担任了四年的秘书。1937年底,戴高乐晋升上校,任驻梅斯的第507坦克团团长。在这期间,戴高乐发表了一系列军事理论著作,论述了在未来战争中大量使用坦克以及机械化部队与空军、步兵协同作战的必要性,竭力主张在法国组建有高度机动性的机械化部队。可惜这些战略思想没有被法国军事统帅机关所重视和采纳。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戴高乐在法国第5军任坦克旅旅长;1940年5月任第4装甲师准将;后又被雷诺总理任命为国防和陆军部次长。当时投降派在法国政府中占主导,当德军逼近巴黎时,他们不仅不组织抵抗,还拱手将巴黎让给了敌人。身为国防和陆军部次长的戴高乐,坚决主张把法国政府迁往法属北非,同法西斯德国血战到底。但戴高乐毕竟力量有限,没能阻止法国政府的投降举措。随后法西斯德国占领了法国北部,贝当政府则作为傀儡政权偏安于南部,首都设在维希。法国投降后,戴高乐拒绝在德法停战协定上签字,只身前往英国,准备在英国重新组织抵抗运动。

抵达英国后,戴高乐发表广播演说,呼吁法兰西人民在他的领导下继续抗战。他说:“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法兰西抵抗的火焰决不应该熄灭,也绝不会熄灭。”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时刻,它标志着由戴高乐领导的反对法西斯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的“自由法国”运动开始了。

在戴高乐发表广播演说之后,他开始筹建一支属于自己的战斗队伍。但在一星期之内,只有几百人集合到“自由法国”的洛林双十字旗之下。毕竟戴高乐在当时所拥有的只是正义、意志和品格。于是他试图说服魏刚元帅来组织抗击德国的军队,但魏刚不仅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还在法国宣判了戴高乐死刑。戴高乐对此很失望,但仍然义无反顾地举起了抵抗的旗帜。凭着他的坚韧毅力和才干,到1940年7月下旬,首批自由法国的飞行员就参加了对鲁尔区的轰炸;到7月底,戴高乐已经建立起一支7000人的武装部队。随着力量的不断壮大,自由法国开始引起国际的重视。8月,戴高乐与英国首相丘吉尔达成了一项协议,英国承认了戴高乐为自由法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9月,“自由法国”全国委员会成立。10月,以戴高乐为首的法兰西帝国防务委员会成立,这个委员会相当于临时政府。11月,自由法国的武装力量已经扩展到3万多人。1941年1月,自由法国开始出版自己的官方公报。

随着情况的好转,戴高乐把发展的方向转移到法国各殖民地,他希望各殖民地的人民也积极参加到“自由法国”的运动中来。通过在殖民地的发展,不仅能提高自由法国运动的声望,还能扩大补充兵员和物质保障的基地,但是却碰到许多困难。由于戴高乐所代表的自由法国只是一个临时政府,在盟国间的地位不高,英国和美国都不太情愿自由法国在法国的海外殖民地行使独立主权,故而戴高乐经常和丘吉尔和罗斯福发生争吵,关系一度僵化。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军队入侵苏联,结果使苏联和英国、自由法国结为盟友。9月底,苏联政府承认戴高乐将军为自由法国的领袖。戴高乐则决定给英美施加压力,以便尽快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2年初,戴高乐派穆兰去法国南部联络国内抵抗力量,力图建立统一抵抗组织,并使其从属于自由法国。在此之前,戴高乐通过自由法国的情报与军事行动总局,使法国北部的“解放北方”等5个组织实现合并,同时承认自由法国。1943年5月,以穆兰为主席的“民族抵抗委员会”成立,戴高乐被确认为法国抵抗运动的唯一领袖,从而实现了法国内外抗德运动的合流。不久,戴高乐把自由法国更名为“战斗法国”,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军事上进一步统一了国内外抗德运动。1943年5月底,戴高乐把“战斗法国”的最高领导机构从伦敦迁到阿尔及尔。6月,“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成立,戴高乐宣布它是“法国的中央政权。它将领导各地的法国作战力量,并行使法国主权”。戴高乐和吉罗同任该委员会主席。10月,戴高乐成为该委员会的唯一主席,吉罗出任法国武装部队总司令。1944年6月,戴高乐将“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改为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声明盟军必须尊重法国主权,决不同意任何其他政府在法国存在。

1944年6月,法国坦克师和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同月,戴高乐担任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主席。1944年8月,法国第1集团军在法国南部登陆,参加了解放祖国的行动。1944年8月26日,戴高乐回到巴黎。1944年9月,戴高乐把设在阿尔及尔的政府搬回巴黎,并当选为临时政府总理,在战争的废墟中开始重建法兰西帝国。

在战后重建法国的过程中,戴高乐逐渐感到“多党制”是造成法国分裂和政局不稳的主要原因。于是,他要求加强总统的权力来抑制议会,但这一要求没有被采纳,法国仍然形成了一个由三个政党组成的联合政府。戴高乐对此很失望,于1946年1月突然宣布下野,辞去了总理一职。戴高乐之所以这么果断地退出政府,是因为他确信,第四共和国很快就会垮台,法国人民将会再次召唤他。

在野期间,戴高乐并没有闲着。他一边撰写回忆录,一边仍然密切注视着法国政局的发展。他反对第四共和国所制定的新宪法,指责新宪法条文将使法国重蹈第二共和国政治动荡的覆辙。1947年他还组织了法国人民联盟,1951年这个组织成为正式的政党,在议会中占有120个席位。但是由于不满议会党团,该党于1955年解体。此后,戴高乐又开始了隐居的生活。

1958年6月法国由于阿尔及利亚问题再次面临内战的威胁,戴高乐在民众的呼唤声中临危受命,再次出任内阁总理。戴高乐一上台,就开始着手制定新宪法。在新宪法中,总统的权力被极大地加强了,戴高乐希望通过加强总统权力来抑制政党和议会的权力,并以此来维护政府的稳定性。同年12月,戴高乐当选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1965年他连任总统。在两届任期内,戴高乐果敢地解散了法兰西共同体,结束阿尔及利亚战争,使法国脱离殖民地的泥沼。在对外政策方面,他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他一直反对美国对法国的控制,要求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内与美英同享决策权。这一要求遭到美国拒绝后,他撤销了北约对法国空军和舰队的指挥权,进而退出北约,迫使美国撤出在法国的驻军和基地。

戴高乐还反对大国核垄断政策,于1960年3月成功制造原子弹,逐渐发展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独立的核遏制力量。戴高乐充分利用法国在欧盟的否决权,把英国排斥在欧洲经济共同体之外,以保证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独立性。戴高乐主张东西方“缓和与合作”,他主动出访苏联和东欧国家,并与苏联和东欧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1964年1月,法国不顾美国和它的大多数盟国只承认中国台湾的国民党政府这一状况,宣布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此后,人们将戴高乐的这种独立外交政策称为戴高乐主义。

法国的经济在经历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繁荣之后,到60年代末开始出现危机。1968年5月,法国突然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和工人运动,戴高乐作为政府的领导成为人们指责的对象,他的威信也因此急剧下降。1969年4月,戴高乐把自己的一项改革方案提交公民投票表决,想以此获得选民的支持,结果失败了。此后,戴高乐当即宣布下野,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下野后,戴高乐重新回到科隆贝,撰写其执政时期的回忆录;1970年11月9日因心脏病猝然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