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万里红旗飘?东风的日子未必太好过!

东风汽车厂在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军工企业!一方巨头!1969年,东风汽车厂就已经成立了,在那个风雨动荡,政治主流的时代,东风就成为了新中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如此一家支柱性产业在中国的汽车市场奋战了近半个世纪,可如今的东风在乘用车这一块却是岌岌可危。

东风汽车的起源追溯到了1969年,也就是49年前,那时的东风建设的目的是以生产军工产品和大中型卡车为主,一直到1992年东风开始进军家用汽车的领域,开启了东风汽车新的一页篇章。可以说东风汽车的家用车业务时拓展了东风的整条产品线。

20多年来,东风汽车除了和国外各大车厂合作形成了包括东风雪铁龙,东风本田,东风悦达起亚,东风日产,东风标致,东风裕隆纳智捷(湾湾的牌子,但是他们也自称合资),东风雷诺,东风英菲尼迪,涵盖了法系,日系,韩系的多个合资品牌。而东风旗下自主品牌则是有东风小康,东风风行,东风风度,东风风光,东风风神,东风启辰等品牌粗粗的算下来,东风厂26年间居然拥有了十余个旗下品牌。

可是,汽车生产销售可不是当兵打仗,人多好办事,品牌多就一定卖的好的。现如今东风对此就特别有感悟,畅销的品牌固然是有的,但是不那么畅销的品牌似乎更多一些。我们慢慢道来

先说说合资品牌吧,法系车在国内的销量究竟如何,网上的消息满天飞,哪怕是再多的洗白和看好都很难改变法系车在国内民众的基本形象,高价车卖不掉,低价车卖不好,雪铁龙尚可一战,而标致就很难说了。辛苦更新了自己的SUV,但SUV的风潮已经开始退潮了。甚至在有一些一线大城市,标致已经开始关闭部分4S店。至于雷诺,雷诺在中国本来就没什么用户基础,且雷诺和日产合作之后,雷诺的三大件和内饰设计都是一股浓浓的日产味道,如果不是考虑品牌,直接买日产就好了。

再说日系,日产和本田是两块非常好的招牌,本田更是目前整个东风最挣钱的品牌之一,一年销售百八十万台压力不大,虽然之前机油问题有点影响销量,但品牌影响力摆在那里。日产就不用说了,销量火爆,但是自给自足还能和本田一起拉那些不争气的小弟一把。,可是英菲尼迪却不是那么给力,主要问题出在了价格和品牌商,英菲尼迪作为一个二线豪车品牌,实际上价格并不是那么亲民,而且实际上东风英菲尼迪的价格相较起进口的英菲尼迪来说,价格优势虽然有,但一来买得起英菲尼迪的人未必差这点钱,二来东风能生产的车型仅有Q50L和QX50两款,因此销量不大也可以理解了。

韩系车凉凉这个事儿,不多说也有是人懂

至于纳智捷嘛,自打纳智捷神车大U7(贬义词,20万的车在市区油耗开出18-19的超级油老虎)出来之后,纳智捷除了卖卖U6和10万级轿车,也没啥大出息了,算是一个大坑了。

如此综合下来看,能撑住整个东风车厂合资品牌的也就是日产了。

再来看一下东风的自主品牌,从数据上来说,东风的自主品牌生活要比一些合资品牌更好。

小康是做面包车(MPV)和卡车的,算不上标准的家用车,但销量确实是目前东风所有自主品牌里最好的了,1-7月销售量达到13万台,甭管是不是标准乘用车品牌了,能达到这个销量,就算是很合格了。

启辰是一个有崛起之势的品牌,尤其是在改名东风启辰之后,抛弃了日产的介入,反而激发了整个车厂的活力,不再以合资子品牌出现,定位纯国产自主品牌。产品开始有自己的特色,同时更加适应国人,半年销售7.5万台的业绩也算是好看的了。

至于风行和风神两个品牌月销虽然不固定,但都保持在5000台以上了,半年下来也各自卖掉了7万台左右。这个数字对于本来就难捧的两个品牌来说,至少是完成了东风给他们的任务。至于风度,因为产品的关系,成为了“风中三子”里面最没存在感的一位,月销一两百台的数字,基本忽略不计。不过估计东风厂也想清楚了不靠他来挣钱了。

总结一下目前的东风吧,如果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合资车好捧不好过,自主车捧不起过不好。又好捧又好过的估计也就只有日产了吧。不过庆幸的是,东风并不是一个只靠乘用车就能过日子的,他还有卡车和军工的业务。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东风其实还是有一定的空间的,首先就是再度精简一些旗下的品牌,如裕隆纳智捷这种品牌长痛不如短痛直接割舍。自主品牌也可以精简到一到两个,集中研发实力。这样的东风可能会更加的恐怖。

真会玩车/撰稿:何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