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一个宋朝皇族村落,其美景与历史让“苏杭”也黯然失色

宋元大海战、文天祥的绝唱世代传唱不衰。当年赫赫有名的宋皇朝,从南海的海域中画上了终止符号;文天祥在伶仃洋岛留下千古绝唱;悲壮的宋元大海战在南门海域开战,在这里结束;陆秀夫背着宋朝最后的小皇帝在这里跳海殉国,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宋朝就此画上了句号,从此中国第一次整体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 宋元大海战已经过去七百多年,一切都已经烟飞灰灭,无影无踪,仅留下一段历史悲歌!宋皇朝皇帝的后裔,当年逃难到此地的一个分支,后来在这里生根繁衍,一直到现在,这里便是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南门村。

南门村位于黄杨山下,紧邻斗门古街和御温泉景区,全村90% 以上的人口为赵姓,有着皇族血统,是宋太祖赵匡胤四弟赵匡美的后人。

南门村位于黄杨山下,紧邻斗门古街和御温泉景区,全村90% 以上的人口为赵姓,有着皇族血统,是宋太祖赵匡胤四弟赵匡美的后人。

自公元1234年赵氏先祖从广州迁居斗门开始,南门村人就已经在珠海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历经崖门海战南宋王朝落幕后的异族统治和其后几百年的风雨变迁。

岭南风情的屋檐

笑容可掬的石狮

1454 年修建的菉猗堂,是南门现存保存最完整、历史最久远的建筑,距今已有600 多年历史,是由魏王的第15 代后人赵隆以其四世祖赵梅南的别名“菉猗”为名立祠纪念,今天已成为南门赵氏的祖祠。

在菉猗堂的隔壁,始建于明朝晚期,后经战火损毁,于民国17 年重建的逸峰赵公祠和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崑山赵公祠也静静地陪伴先祖英灵度过了百年岁月。

三间并排而列的祠堂右边,就是毓秀古村仍保留的31 座清末民初陆续修建的岭南特色民居,房屋的整体建筑风格和格局仍然保留着当初的面貌,古井、老屋、青石巷... ...

清道光年间,南门村赵维茂随兄于粤西经营中药材致富后,买下南门村新围垦的80 亩土地,在此建了三间土墙房屋定居。其后子孙繁衍,至光绪中期,增至26 户,环境建设亦日臻完善。

由于地处霞山的北麓,常有霞雾环绕于树林上空而被认为有祥瑞之意,因此得名接霞庄。

自公元960 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皇朝起,这种皇族祭礼仪式,距今已有1057 年的历史。

2015 年,斗门南门村赵氏家族祭礼(皇族祭礼)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每逢重大节日,南门村人都要举行祭礼。

除以上特色景点活动,南门村优美的岭南风光同样不容错过,刚刚插秧的稻田、成片的水塘,还有已经开始绽放的水莲花都不容错过!

桑葚种植园

十里稻香

荷叶田田

如果想脱离城市喧嚣,找一个安静,美丽,祥和的地方这里绝对不会让您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