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半渡而击、郑家诗婢……这些成语都与高密历史有关!你知道吗?(三)

与高密历史文化有关的成语(名典)

你知道多少?(三)

与高密历史文化有关的成语(名典)有11个:入室操戈、千虑一得、晏子使楚、推己及人、得意洋洋、踊贵屦贱、南橘北枳、橘生淮南 、半渡而击、郑家诗婢、尚书履声。本期微信继续选登最后3条:半渡而击、郑家诗婢、尚书履声,看看它们说的是什么典故?

9

半渡而击

[bàn dù ér jī]

典故

汉高祖四年(前203),韩信率数万汉军,与西楚大将龙且率领的20万楚军在潍水摆开战场。韩信巧借潍河之水败楚军、斩龙且,上演了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潍水之战(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利用敌人实行“半渡击”的作战原则,以沙囊壅水,引军半渡而击,先佯败而退,以诱敌半渡,导敌就范,而后决水,分割歼敌,一气呵成,制敌于死命。

释义

一方若要渡河作战,另外一方要在对方军队度过一半的时候出击,这个时候军队一部分人已经上岸,另一部分还在未登岸,你一攻击,对方展不开阵势,部队很容易大乱!

10

郑家诗婢

[zhèng jiā shī bì]

典故

东汉郑玄家的奴婢,个个都读书。一次,郑玄使唤一名婢女,办事不称心,郑玄想鞭打她,她为自己辩护,郑玄大发脾气,叫人把她拖到泥水中罚站。一会儿,另一个婢女经过这里,问道:“胡为乎泥中?”(语出《诗经》,意为:为什么站在泥中?)

她回答:“薄言往愬,逢彼之怒.”(语出《诗经》,意为:我说错了话,惹他生气。)

释义

郑家诗婢,即郑玄家婢。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以"郑玄家婢"指知书的婢仆。

11

尚书履声

[shàng shū lǚ shēng]

典故

郑崇字子游,本来是高密国的大族,世代与王家通婚。祖父因为有钱迁居平陵。父亲郑宾通晓法令,做了御史,事奉贡公,以公正刚直而闻名。郑崇年轻时担任郡的文学史,后做到丞相府大车御属员。弟弟郑立跟高武侯傅喜在同一个老师门下学习,互相友好。傅喜做了大司马,就推荐郑崇,汉哀帝提拔他担任尚书仆射。他几次求见皇上进行谏诤,皇上开始还采纳他的意见。每次看到他拖着生牛皮鞋,皇上都笑着说:“我能够听得出郑尚书的脚步声。

释义

“我识郑尚书履声。”汉哀帝听到脚步声都知道是郑崇来了。后世以“尚书履声“美称为官清正、敢于谏争。喻入朝直谏,或指皇帝亲近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