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英雄不该被遗忘,美国厨师邝佐治刺杀大清海军大臣

清宣统2年,也就是公元1910年,大清王朝行至末路,到处显现衰亡之兆。


​这一年的中国有很多大事发生,较多被提及的,是一位血气方刚的青年才俊汪精卫,舍身刺杀摄政王载沣,未竟而被捕。其实这位摄政王的弟弟,海军大臣载洵,也在这一年遭遇志士的刺杀,并且事件发生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这件事同样值得一书。

当年,就任时间并不长的海军大臣载洵四处访问,一路撒钱,近乎疯狂的购买各国海军装备,受到列强们的欢迎,各国纷纷向载洵发出邀约。

​10月份,应美方之请,载洵出访美国,继续采购军火,中途要经过旧金山。这件事引起了一位旅美华侨的强烈关注。

​他叫邝佐治,祖籍广东台山县,原名邝林,1879年生于旧金山。幼时随母回国求学,生性仗义 , 好抱打不平,父亡后家道中落,这才返美学习厨业。

1909年春, 同盟会会员李是男联络十余人在旧金山成立少年学社, 邝佐治报名加入。听闻大清朝的海军大臣要来旧金山,邝佐治激动不已。他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报国成仁的机会,便很快完成前期策划,准备付诸行动。

​ 当载洵及其随从坐专车抵达旧金山奥克兰车站时, 旅美中华总商会、中华会馆和当地保皇党人张罗着在车站等候欢迎。

邝佐治早已身怀短枪,蹑足于人群之中,伺机行刺。对于安保工作,清领事馆事先当然作了布置 , 防范十分严格。在清领事人员的请求下 , 美方警署也派出了许多警察和侦探 , 分散在奥克兰车站周围,严密监视着人群的一举一动, 以备不虞。

佐治没有接受过相关训练,他的可疑行迹和异样举动,早已引起密探的注意。加上当时人多, 贸然开枪, 弄不好会误伤平民 , 这是邝佐治极力想避免的。因为他行刺的目标 , 仅载洵一人而已。急切中 , 佐治不免迟疑不决。

载洵一行下车后, 在众人簇拥下鱼贯出站,佐治将手伸入裤袋欲拔枪射击, 美方一侦探见状立即疾步上前阻止, 待查明他身上的确藏有实弹和短枪后, 便将他拘拿。

接受美审讯时,邝佐治对刺杀载洵的行动供认不讳。为了避免连累同志 , 他说自己的行刺之事全是一人所为,没有任何同党参与。按照美国当时的法律, 公民平时身带手枪属正当防卫行为,凡杀人嫌疑犯,没有发现真凭实据,而自己又坚决否认者,均可脱罪。

邝佐治此次仅有身藏凶器之嫌疑 , 尚无握枪在手之行动, 只要他不承认暗杀 , 则罪名就不成立, 至多受些轻微的处分。可是佐治在审讯中,慷慨招供,全盘托出,唯恐不尽。

因此虽经众人多方营救,律师竭力辩护,结果仍被奥克兰第四高等法院以“用凶器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移送监狱监禁。在正式宣判前,律师曾去狱中询问邝佐治,明确告诉他只要将原供词全部推翻,便可脱罪。但佐治对于自己的成败生死,已然置之度外, 对此无动于衷。他说道“吾此举在于唤起我国民族之革命精神, 及予满洲君臣以严厉警告”。

佐治入狱后,同盟会每星期都派人探望慰问,以尽党谊。1912年夏,旅美华侨致电国务总理唐绍仪,要求政府进行交涉释放邝佐治。唐绍仪便下令驻美公使照会美国政府,要求开释。美政府认为该犯之罪,属于政治问题,况清王朝已被推翻,于是让美国法院查复 , 称邝佐治在狱中很安分, 做事勤劳, 读书用功, 学业精进, 于以获特赦令,出狱。

出狱后,邝佐治曾返广东一次,看到诸事不如人意,旋即返回美国,重操厨师旧业,逢人则说自己是“金山大丁”,十分洒脱的自我调侃。

应该说他是一个幸运的英雄。邝佐治行刺清朝重臣的事儿,不仅是发生在国外,而且在案发被捕后又能幸免一死,实属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