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为何一直没有被唐玄宗封为皇后?

穆学国


唐玄宗李隆基不立宠妃杨玉环为后,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三:1、避免因后位引发的朝堂动荡。2、对发妻王皇后的愧疚。3、还有羞耻之心。4、杨玉环无母仪天下之德。

愧对发妻:

李隆基年纪小的时候,在武则天对整个李氏子孙的防范和高压统治之下,日子非常难过。李隆基在为临淄王时,王有容父亲王仁皎甚至当了自己的衣服为生日的李隆基换来面粉做生日汤饼吃。这种艰难的环境下,王有容嫁于李隆基为妻。在李隆基发动政变讨伐韦后的成功,也有赖王有容在背后筹谋支持。所以,李隆基一登基,王有容很快就被立为皇后。这是唐玄宗跟王皇后一生最甜蜜的时光了。

随着唐玄宗做了皇帝后,后宫女人也多了。王皇后始终无所出,唐玄宗渐渐冷落了王皇后。唐玄宗后来一度专宠的武惠妃为他生了四子三女,王皇后又不能生育,李隆基对她的倚重明显感觉到在减少。而武惠妃恃宠而骄,取而代之的心非常明显,王皇后在这种恐惧和“姜皎之事”的双重压力下,终于导致了“符厌之事”的发生。

王皇后的兄长王守一请来和尚明悟祭拜南斗与北斗,取来霹雳木并刻上天地文与玄宗名讳,让王皇后佩带,说道:“带着它可保佑早生贵子,往后将可与则天皇后相比。”结果事情被揭发,玄宗亲自追查,果然搜获物品。

王守一被处死,王皇后很快被废,三个月后郁郁而终。当时诗人王諲甚至作翠羽帐赋,讽刺玄宗的行为。后宫之人无不思慕王皇后,唐玄宗诏令以一品礼将她葬于无相寺。王皇后是唐玄宗真正的糟糠之妻,患难之交,唐玄宗此举,是为无情无义,虽然他自己也很后悔,可惜人死不能复生。

朝局安稳:

武惠妃是武则天的堂侄之女,从小跟着武则天长大,见惯了姑祖母的手段作风,至少在行事风格上学了个七七八八。武惠妃在王皇后时期就宠冠后宫,如果不是“武姓”在当时太过敏感,武惠妃都可能早就替代了不能生育的王皇后了。所以她用各种办法,除掉了挡在自己前面的王皇后,让自己成为事实事实上的后宫之主。

武惠妃也是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她要为自己的儿子们打算将来。唐玄宗没有嫡子,太子李亨也不过是个庶出。眼见立后在无望,武惠妃就要搞垮唐玄宗有皇位竞争力的儿子。

于是武惠妃联合朝中大臣,用手段整死了唐玄宗的三个儿子,甚至连太子也受了牵连。唐玄宗又一次成为天下人谴责的对象。而正因为知道对自己三子之事处理有错,唐玄宗在以后的日子里才使用平衡策略,既打压太子,又不废太子。太子李亨在这种群狼环伺下,战战兢兢的生活了很多年,据说不到四十就已头发花白。所以太子李亨会煽动“马嵬坡”之乱,先继位为帝王,再告知迫使唐玄宗退位,让他成为“太上皇”。



如此种种,都说明当时的理法制度下,不仅“母凭子贵”,“子以母贵”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径。所以谁是皇后,将决定着谁是嫡出,谁有优先继承权的问题。立后是会动摇国本之事,一点都不能大意。

羞耻之心:

杨玉环本来是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二人你侬我侬的过了一年多恩爱日子。后来唐玄宗见到杨玉环,起了色心,要把杨玉环收入后宫。唐朝就算胡风再甚,也只有儿子继承父亲的女人,从没有听过父亲能抢自己的儿媳。所以,唐玄宗这事本就做的“有违伦常”,偷偷摸摸让杨玉环先出家,迂回接到后宫。如果还大肆立后,天下人怎么看自己?别说一个皇帝,也是一个人生而为人起码的羞耻之心。



杨玉环无母仪天下之德:

很多人为杨贵妃死于马嵬坡叫屈,其实说她枉死,也并不全是,她有她的取死之道。

杨贵妃受宠时,杨氏一家鸡犬升天。随着地位的升高,杨家便无法无天了。杨家接受招待的规格已经超出了规定的界限;大肆收受贿赂;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还骑到了皇室的头上。杨玉环不仅不知收敛族人,还为作奸犯科的族人撑腰。杨玉环的赌鬼哥哥杨国忠,任相期间,专权误国,败坏朝纲,与安禄山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而杨玉环正是死于“安史之乱”的“马嵬坡之变”,世事不就是这样,一报还一报嘛。


我是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如是,如是我闻,继往圣绝学,成智慧人生。文章专开你从没听过的《易经》解读系列。喜欢就关注吧!感谢!


如是史社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杨玉环不具备当皇后的资格。

唐玄宗先后有三位皇后,第一位是王皇后,他老爹给安排的,结婚时候唐玄宗还是临淄王,直接立为妃,唐玄宗当皇帝了后自动升级为皇后,后来唐玄宗宠爱武惠妃,以王皇后没有子嗣的原因废掉了王皇后的后位,实际上是武惠妃和王皇后玩儿宫斗,陷害王皇后。不久王皇后死去,唐玄宗后悔了,又恢复她的后位。


第二位是武惠妃,武则天的侄孙女,血统好,一样的有心机,唐玄宗十分宠爱她,连升数级,准备立为皇后。有大臣劝他“这女子家和你有父母大仇,你不报仇还把她当皇后,不像别人家的好儿子;而且姓武的没好人,她家的武三思、武延秀都是坏蛋;最重要的是你的太子不是她生的,她还有儿子,她当上皇后你的太子儿子就危险了!”于是武惠妃的皇后梦破灭,直到死后才追封皇后。


第三位在唐玄宗当皇帝的时候不是皇后,是他变成太上皇,他儿子肃宗李亨当皇帝之后追封的,人已经死了,是李亨的生母,母凭子贵。


至于杨玉环,要儿子没儿子,要出身没出身,可以享受皇后待遇,但得不到皇后名位。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平安一生死后有可能追封,但前提是要死在唐玄宗前面,但唐玄宗比杨玉环大33岁,估计这种情况不会发生;更大的可能是唐玄宗死了,李亨继位灭了杨家众人,顺便让杨玉环病死,这是大概率事件。

徘徊在历史的偶然与必然之间,理工男读历史,更多原创内容请关注。


理工男读历史


第一,杨玉环本为唐玄宗与武惠妃为寿王选取的王妃,武惠妃在这之后没多久就去世了,根据历史记载,武惠妃可以说是唐玄宗前半生最爱的女人,把他们共同为儿子选的王妃纳入宫中,可能唐玄宗自己也觉得良心不安吧。第二,杨玉环毕竟是儿媳,即使唐朝开明,但是把儿媳纳入宫中封为皇后,毕竟在名声上不太好听,尤其唐玄宗是明君,而杨玉环更多只能依靠宠爱,所以达不到皇后之位也有可能。第三,唐玄宗在王皇后之后并没有立后,杨玉环凭借她的贵妃位和唐玄宗的宠爱,实际已经相当于皇后,只不过没有名分。第四,我觉得杨玉环她无子,而且又有了皇后的实权,所以她不争。第五,我觉得朝臣的反对让唐玄宗不会这么做。


历史摆渡人


感谢@头条家的史先生 邀答。

杨玉环【西元(元始)719年6月22日(开元七年{乙未年}六月朔{初一},木曜日周四,属相羊)巨蟹座-756年7月15日(天宝十五年{丙申年}六月几望{十四})木曜日周四】,乃四大美女之殿军。沉鱼西施>落雁王昭君>闭月貂蝉>羞花杨玉环,中国四大美女混得最好以及死得最郁闷是杨玉环。丰腴娇媚的杨玉环,她最大的遗憾直到临死也没封为皇后,请问为什么?


福垊需要说明的是,唐玄宗还是有皇后的,还是唐明皇独一无二的皇后,她就是李隆基的原配——王有容大美女。高富帅的李隆基年少时就迎娶了白富美王有容,一个是帝N代,一个是官N代,也算得上是门当户对。王有容秀外慧中,关键还是阿瞒(李隆基小名)的贤内助。帝N代的李隆基年少过得非常非常悲催,悲催到连饭都吃不上,主要是他奶奶武则天正整他爸他大爷,自然他遭到幽禁的待遇。八月初五是李隆基的生日,营养严重不良的小隆基最大的梦想就想吃个馅饼。馅饼天上是不会掉的,是自己的泰山大人卖了衣服,才买了肉、面做了一些馅饼(原文是汤饼),实现了孩子吃肉的梦想。

而且在李隆基斥武氏、斗韦后、逼姑妈(太平公主)中,贤内助的家族出了大力了。没有糟糠妻子的贤惠和支持,就没有李隆基成为太子乃至皇帝的可能。人世间的感情,莫大于感动,而李隆基对原配非常感动,甫一登基立即册封原配为皇后。然而好景不长,福垊以为男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尤其是又帅又有才还大权在握的皇帝更是如此。不久妙龄尤物小三赵丽妃,把李隆基迷倒着魔。人老色衰的皇后,还有一个危机,那就是没有孩子。没有孩子,就没有安全感,虽然自己有恩于夫。

而小三赵丽妃,在日夜恩宠中,为皇帝诞生了龙子,并立即封为了皇太子,这就是皇太子李瑛。然而天嫉红颜,红颜薄命,李隆基的心肝小宝贝突然挂了。王皇后大喜,可谁曾想挂了,也轮不到你,谁叫你太老了呢?取而代之就是武惠妃,这武惠妃比丽妃更厉害。这武惠妃来头可不简单,是武则天的堂侄之女。有颜值会来事,在反武的浪潮中,竟然还能深受皇帝喜爱。王皇后的地位就更一落千丈了。唐玄宗一度要废后,走路风声后,皇后以当年馅饼哭诉,方才没有被废。然而,皇后还是要打这场婚姻保卫战。她不求人不求己,求起了小木人,诅咒武氏这个余孽,祈祷自己能想则天皇后一样。被皇帝发现废为庶人,不久郁郁而薨。唐玄宗一度要立武氏为皇后,而武惠妃颇有当年武则天的雄风,将皇太子李瑛还有两位王爷害死,为的让自己的儿子李清当皇太子。福垊想大概李隆基想到他的奶奶就偷偷把武惠妃处死了,历史记载是做了噩梦吓死的。继而李隆基夺了自己的儿媳杨玉环,他对杨玉环的宠爱更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高度,那么为什么不册封杨玉环为皇后呢?

福垊以为有三:

一、打击后权,防止出现武则天和韦氏专权甚至夺权。册封原配,是因为原配有恩而且母族势力较弱。而武惠妃实力较强,但杨贵妃跟武氏关系密切,一是武惠妃的儿媳,二杨贵妃祖上跟武则天的母亲有血缘关系。这也是上文中,原配被废的原因,因为原配绝望时,渴望自己像武则天一样。

二、伦理不合,立儿媳为皇后会有很大的阻力。可以说,后来将士发动政变,逼唐玄宗杀杨贵妃就有这种伦理不合的因素。唐明皇最后说:“身为天子,尚不庇护一妇人耶!”

三、牵制制衡,杨贵妃虽无皇后之名,但有皇后之实。正是因为她不是皇后,她才能更好对待皇帝,让她为了封后而永远努力。也正是她不是皇后,她和她的家族也不敢过于骄纵,即使骄纵也容易处置。


福垊



润杨阆苑


玄宗自出道以来,铲除韦后作乱,归迎相王复位立下大功。登基后果断出手一举粉碎太平公主作乱稳定朝野开创大唐盛世,功不可没。相这样一位有作为的君王对立后能不慎重吗?所以自王皇后故后一直没再立后,包括自已深爱的武惠妃。后期杨玉环因貌美受宠并封贵妃,冲实后宫,德性不够又没子嗣怎能为后。另外前朝教训历历在目怎能不察。因此,立后之事关乎国运,没有合适人选宁空不立。玄宗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