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三板」3家同股不同权公司提交上市申请 港交所正与内地交易所商讨稳定期机制

市场概况速览

三板做市:795.24↑0.77↑( 0.10%)

整体估值:20.37

做市估值:17.81

协议估值:21.45

挂牌总数:11088家

新挂牌:1家

新转为做市转让:0家

股票成交数:575只

做市转让:361只

总成交金额:3.71亿元

做市转让4224.54万元

竞价点睛

今日0家公司变更为竞价

做市点睛

今日0家公司变更为做市

做市预告

8月9日0家公司转为做市转让

竞价预告

8月9日0家公司转为竞价交易

当天成交情况

竞价涨幅前五

做市涨幅前五

交易额前五

新闻动态

新三板再添多起并购,交易金额超10亿!还有200亿上市公司买单在路上

8月8日是个吉祥的日子,上市公司瑞丰光电、康达新材分别公布了收购新三板公司的计划。

另外,兴业矿业也公布了收购新三板公司雪银矿业的草案,雪银矿业出售价格约10亿元。

算上这几起收购案,目前正在推进的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公司案例交易金额或已超过200亿元。

新增3起并购案

8月8日,上市公司瑞丰光电、康达新材分别公布了收购新三板公司的计划。

其中瑞丰光电拟出资1.02亿元,收购新三板公司唯能车灯51%的股权,而康达新材拟以现金收购新三板公司易快来25%的股权,交易作价1.125亿元。

唯能车灯主要从事汽车灯具研发、生产和销售,客户主要是国内外汽车厂商,2017年1月在新三板挂牌。

公告显示,唯能车灯为引进战略投资者做大做强,特意与瑞丰光电签署了《投资意向协议》。瑞丰光电以受让老股的形式投资唯能车灯,按照投后估值2亿元进行投资。

唯能车灯股东裴爱国承诺,唯能车灯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不低于1.8亿元,2019年-2021年累计净利润为7800万元,其中2019年、2020及2021年分别实现净利润2000万元、2500万元、3300万元。

唯能车灯财务数据(公司公告)

不过,2017年唯能车灯亏损1011万元,2018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仅有6682万元,净利润为232万元,与业绩承诺数值有着不小的差距。

康达新材投资易快来,主要通过受让易快来股东新余易快来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实现。

按照交易价格,易快来投后估值为4.5亿元,不过新余易快来要拿到这笔钱也不容易。其签署的对赌协议显示,易快来2018年-2020年净利润要分别不低于3000万元、4000万元、5000万元。

2017年,易快来营业收入为4.33亿元,净利润1579万元,今年上半年易快来实现净利润1239万元。

易快来财务数据(公司公告)

在瑞丰光电和康达新材公告前一天,上市公司振江股份于8月7日公告,与新三板公司上海底特股东切斯特、奥柯兰签署了投资意向协议。

上海底特主要从事紧固件生产,2014年在新三板挂牌。切斯特和奥柯兰两名股东共持有公司72%的股权,振江股份拟通过股权收购的方式成为上海底特的控股股东。

这是本周的第三起上市公司收购案,目前这起交易的价格尚需要经过评估后确定。

兴业矿业10亿收购雪银矿业

8月8日晚间,还有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了收购新三板公司的进展情况。

如美诺华收购燎原药业部分股权方案获股东大会通过,隆平高科对13.87亿元收购联创种业90%股权的交易草案进行了修订,而最受关注的当属兴业矿业收购雪银矿业的价格。

兴业矿业公告显示,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杨雪银、梁英等10名自然人股东所持雪银矿业99.89%的股份。

由于目前雪银矿业资产的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交易各方商定雪银矿业全部股东权益交易作价为10亿元,本次雪银矿业99.89%股份的交易价格初定为9.989亿元。

其中股份支付金额6.996亿元,现金支付金额2.992万元,交易完成后,雪银矿业将成为兴业矿业控股子公司。

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雪银矿业股东共有25户,公司前10大股东共持有99.89%的股份,也就是此次参与交易的10名自然人。

兴业矿业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及贵金属采选,而雪银矿业主要从事矿山勘探、开采,矿产品加工及销售,双方业务具有共性。

兴业矿业曾于7月17日公布收购雪银矿业旗下部分矿山探矿权、采矿权,以及与矿山勘察、开采相关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全部资产,交易总金额预计达30亿元左右。

雪银矿业未经审计的所有者权益为3.6亿元,此次交易评估机构对雪银矿业100%股权进行预估,预估值为10.07亿元,最终交易价格较账面价值预估增值约177%。

雪银矿业财务数据(公司公告)

2017年,雪银矿业营业收入为1.68亿元,净利润为3763万元;今年上半年雪银矿业营业收入6535万元,净利润1060万元,比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

不过,从兴业矿业公布的草案来看,双方未签署业绩承诺补偿协议。

200亿买单正推进

根据全国股转公司近日发布的消息,今年以来已有140家挂牌公司披露142次收购报告书,合计交易金额259.85亿元;其中98家小微企业披露98次收购报告书,合计交易金额82.43亿元。

这些收购报告书中,收购主体很大一部分就是上市公司。

东财Choice数据显示,截至8月9日,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公告收购新三板公司事件超过100起,平均约2天就有1起。

目前正在推进的部分收购案例(Choice)

包括并购标的已摘牌的公司在内,目前已经暂停或终止运作的有16起,已完成交易的有21起,正在推进的有78起。

据记者粗略统计,目前正在推进的收购案合计交易金额达194亿元,由于有超过20起收购案尚未公布具体的交易价格,再加上2017年公布的正在推进的收购案例,合计交易金额大概率超过200亿元。

200多亿元对新三板市场来说是个什么概念呢?

股转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3日,挂牌公司今年累计发行股票金额为404.7亿元,上市公司收购金额已经达到新三板公司增发金额的一半。

另外,今年以来新三板市场总成交金额为520亿元,其中做市转让成交只有154亿元,上市公司在新三板并购方面的资金也已经超过做市转让成交金额。

3家同股不同权公司提交上市申请 港交所正与内地交易所商讨稳定期机制

“我们目前正在与两大交易所一起努力,希望很快能达成关于稳定期机制(stabilization period)的相关结论。现在方向(将WVR纳入港股通)已经明确了,关于执行的具体步骤正在商讨之中。”李小加透露。

小米作为首家同股不同权公司登陆港股市场后,更多的赴港上市公司正在紧锣密鼓计划之中。

3家同股不同权公司提交上市申请 港交所正与内地交易所商讨稳定期机制

“我们目前收到了3宗不同投票权架构(WVR)的上市申请,还有更多的公司已经完成了保荐人申请(sponsor filing),通常需要在正式提交上市前两个月进行保荐人申请,我们预计到今年年底大约有数十家公司以WVR形式上市。”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8月8日的业绩记者会上透露。

然而,小米上市后的股价表现却乏善可陈,截至8月8日收盘,小米收报17.14港元/股,全日下跌1.6%,相比招股价17港元仅微升0.8%。同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的中国铁塔,也以1.26港元/股的下限定价。

歌礼制药作为首只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股价表现同样平淡无奇。至8月8日收盘,公司股价大幅下挫5.1%至11.14港元/股,相比招股价已经累计下挫逾20%。

对此,李小加回应表示:“二级市场的表现,应该交给市场决定,要买还是要卖(投资者)自己决定。我们不应该把手伸进去,一旦伸进去就拿不出来了。我们只是服务者和平台提供者。”

与此同时,港交所也通过催谷衍生品的交易量来抵消现货交易下滑。李小加表示:“我们为小米、中国铁塔这类在规模、交投以及流动性方面已经成熟的公司在挂牌上市当日同步推出一系列的衍生产品,这是自AIA、工商银行上市以来首次做出这样的安排。”

此外,他在会上透露,今年迄今为止,港交所已经收到了235宗上市申请,集资金额总计1260亿港元,今年前7个月共有130家公司完成首次公开发行(IPO),相当于去年全年的数量,“目前我们已经收到了10份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申请,上市筹备中(pipeline)的名单很长,相信今年的IPO市场将迎来爆发。”

WVR纳入港股通

上月中,由于小米7月9日在港挂牌,但仅仅5日后,沪深两地交易所意外宣布暂不接受同股不同权股份进入“港股通”名单,引发了市场热议。

7月18日,港交所宣布与沪深交易所就同股不同权公司纳入港股通标的达成一致意见,将在现有纳入制度基础上加入一个稳定交易期机制。三所已商定成立联合工作组,将尽快研究不同投票权架构(WVR)公司纳入港股通合资格证券的新补充机制具体方案和细则。

“我们目前正在与两大交易所一起努力,希望很快能达成关于稳定期机制(stabilization period)的相关结论。现在方向(将WVR纳入港股通)已经明确了,关于执行的具体步骤正在商讨之中。”李小加在昨天的会上透露。

根据港交所当日发布的中期财报显示,今年前六个月香港证券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ADT)为1266 亿港元,衍生产品市场期货及期权交易平均每日成交合约张数为 123万张,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 67%及 58%。期内,港交所的收入同比增长32%至82亿港元,税后利润则同比上升44%至50亿港元。

然而,李小加坦言:“进入第二季度以来,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香港)股市已出现放缓的迹象。ADT已经由1200亿港元的水平下降至7月的900亿港元,虽然其中有部分因素是夏季假期的关系。我们认为港股和其他新兴市场一样,在下半年将会面临一定的挑战。“

今年上半年,沪深港通成交持续旺势,产生收入及其它收益合共 3.65 亿港元,同比激增1.25倍,其中,来自交易及结算活动收入贡献达到2.21亿港元。期内,北上的沪/深股通的成交金额达到 2.23万亿元,而南下港股通的成交金额则为1.79万亿港元。

同时,债券通成交量也稳步攀升。截至今年6月底,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已增至65亿元,相比第一季度增加了一倍。同期,共有 356 名来自 21 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投资者参与债券通。同时,整体外资持有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的金额达1.55万亿元,自债券通开通以来上升 83%。

前海平台或于年内上线

自2012年大手笔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后,港交所的“商品梦”仍在艰难探索之中。今年上半年金属合约平均每日成交合约张数同比上升 28%,然而由于LME为了提升交易量而下调短期及中期交易费,导致相关收入减少1100 万港元。

事实上,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早在2014年4月就已描绘了“商品通”的雏形。根据当时的规划,港交所希望复制“沪港通”的成功经验,在内地和香港交易所之间找到共赢互补的结构,包括通过产品互挂等合作形式。目前内地各大期货交易所仍未对此提议明确表态。

2016年1月,在港交所的三年战略规划中,首次提出计划在深圳前海设立现货商品交易平台,服务内地实体交易者。然而,两年多以来,该交易平台上线的时间表因种种因素不断被延迟。

“下半年一定会有动作,前面的清理整顿已经完成,我们的业务模式也更为清晰,与监管机构的沟通也更为顺畅。针对如何将现货模式很快做起来,我们正在进入更深入的研究。现在已经到了决策的阶段,在第四季度会有正式公布。”李小加表示。

去年1月初,中国证监会牵头召开部级联席会议,部署新一轮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按照部级联席会议文件,监管者要求各省级政府在去年6月底之前,完成辖区内的交易场所验收工作,并于2018年3月前按类别进行整合,原则上一类一家,以保持必要规模,避免无序竞争。

此外,李小加在会上表示,港交所计划在明年初公布新的三年战略规划,主要方向为如何扩大港交所与国际市场的连接性,继续增强与内地市场的互联互通等。

诸海滨新三板研究

专注新三板资讯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