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原来是这样的心机boy!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以宅心仁厚、仁人君子著称,他能够成就一番大业也与他的重情重义、谦卑仁德分不开的。但一向忠厚善良的刘备,仅仅凭借一副好德行就可以在乱世之中割据称霸吗?其实刘备才是真正地“厚黑高手”,他的“厚”道也是他汇聚大量忠义之士和骁勇良将、最终成就霸业的关键因素。

刘备号称“西汉中山靖王之后”,父亲刘弘早亡,少年刘备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生,生活极其艰苦,所以后来一直被嘲笑为织席贩履之辈。在那个乱世争雄的时代,曹操和孙权的崛起都是有一定的政治资本的,而“中山靖王之后”这种虚名对刘备的发展并不能带来多大好处,所以刘备可以算是白手起家。刘备最后能以“平民之资”胜出,并不算奇迹,而且助他成就大业的秘诀正是他的厚黑之术。

一、忍辱负重、恬不知耻

刘备在创业初期,幸遇关羽和张飞,桃园结义拜为兄弟,成了首批创业合作伙伴。后来三兄弟参与镇压黄巾起义,首立功,刘备被授予一小官职,但由于身份卑微,被都邮轻贱,后又被董卓嘲讽蔑视,张飞气得几乎要杀了董卓,但被刘备拦下。此时的刘备已经开始使用他的“厚黑”智慧,忍辱负重,放下身段是讨好别人,为日后的成就大业奠定基础。

二、洞察时势、高瞻远瞩

创业初期的刘备,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先后投靠过多个诸侯。先率军救援过北海相孔融,而后又援助徐州牧陶谦,解了徐州危机。而陶谦年迈体衰,又惧曹操势力,所以主动提出将徐州让与刘备,但刘备苦苦推辞。而后陶谦染病日渐严重,再次提出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还是辞让。后来陶谦病重离世,徐州军民极力拥戴刘备执掌州权,手下将领也再三相劝,此时,刘备才同意接掌徐州大权。

刘备之所以三辞徐州,是因为他了解当时的局势,如果刘备在陶谦初次相让就接管了徐州,一方面曹操、袁术虎视眈眈,局势非常危急,另一方面,陶谦的将领也未必能真心愿意服从刘备。而陶谦死后,刘备便不失时机的接任了徐州牧,此时,他在外有北海孔融的相助,在内有糜竺及徐州军民的支持,他不仅获取了忠义仁厚之名,也赢得了民心。刘备通过“三辞徐州”将他“厚”道之术运用的炉火纯青,为他的霸业之路打下了第一块江山。

二、能屈能伸、能得能舍

刘备不费吃灰之力就轻而易举得了徐州,但又因张飞酒后误事,被吕布夺了徐州。刘备在吕布落魄时收留了他,最后吕布反倒夺其徐州,此时的刘备并未与吕布反目成仇,也原谅了因喝酒失掉徐州而且要自杀谢罪的张飞,选择屈居小沛,不争眼前的一时之利,以待时机。此时的刘备再次用他的“厚”道证明了他的能屈能伸、深谋远虑,不仅赢得了兄弟的誓死追随,也获取了“宽厚大度”的名号。

四、韬光养晦、装平庸

刘备失了徐州,又被吕布攻破小沛,只得前往许都投奔曹操。刘备明白,他依附的这些大佬一定会防范自己,他只好揣着聪明装糊涂。刘备在住所的后院种起菜来,让曹操觉得他胸无大志,放松戒备。

一日,曹操邀其赴宴,刘备忐忑不安,席间,曹操问,“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言之。”刘备自谦说,“备肉眼安识英雄”,随又列举袁绍、袁术、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等,皆被曹操称为碌碌之辈,不足挂齿。随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听闻此言,心中一惊,手中筷子掉在地上。恰好当时雷声大作,刘备巧借雷声来掩饰,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说,“丈夫也畏雷乎”。刘备机智答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

曹操煮酒论英雄,刘备寄人篱下,在后院种菜揣着聪明装糊涂,韬光养晦,以图大计。这也是他的聪明之处。

五、惜才如命

人才是打江山的重要资本。刘备遍施仁义,重感情、讲义气,广得人缘,他的一生获取了诸多对其忠心耿耿、誓死相随的忠良勇将。

赵云长坂坡三进三出救出阿斗,刘备接子随掷之于地,愠而骂之:“为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抱起阿斗,连连泣拜:“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著名谋士徐庶当时为去曹营救母,舍刘备而去,刘备送别千里,痛苦而别,徐庶走了,但给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成了他一生的佳话。

任何有远大抱负的人,都不可能顺利成就大业,更何况是诸侯争霸时期。刘备最后能以“平民之资”胜出,说明他的“厚”道之术确实起了关键作用。他韬光养晦,肯放下身段对待将领谋士,以仁义之姿欲擒故纵得徐州。他的“厚”道有时候让人看起来扑朔迷离、似真似假,但刘备能开创蜀汉终究和他的“厚”道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