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死后,唐玄宗为何不放过帮过自己的姑姑?

用户139914560


不存在“帮过”一说,只能算是合作。唐玄宗李隆基和他的姑姑太平公主,当时的合作为了权力,后来的决裂还是为了权力。他们身在帝王家,要么安心远离大位富贵终老,要么就是为夺权拼个鱼死网破。

一、公主掌权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小女儿,自小深受父母兄长们的宠爱,尤其是母亲武则天,对她百般骄纵,养成了太平公主不可一世的性格。众所周知,武则天对权力的把控能力之强是当时中国无人能比的,太平公主耳濡目染,逐渐也对权力有了极高的兴趣。

由于太平公主长相、性格都与武则天很相似,使武则天对她的恩宠无以复加。在武则天废掉两个儿子中宗李显、睿宗李旦的皇位,自己登基称帝的时候,太平公主在两个月前嫁给武则天堂侄武攸暨,有了李武两家的双重身份,故而没有像其他李唐宗室一样受到冲击。由于是女性,没有被朝臣寄予“恢复李唐王朝”的期望,反而使武则天与之关系最为融洽,平时多于其探讨朝政,也让太平公主的政治能力不断提升。太平公主更是为武则天推荐男宠,这对母女的关系可谓亲密无间,使得太平公主成为李唐到武周年间的政坛不倒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唐隆政变

神龙元年,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诛杀武则天男宠张氏兄弟,中宗李显恢复李唐王朝,太平公主在政变中给予了支持。李显称帝后加封弟弟李旦为安国相王,太平公主加号“镇国太平公主”,获封五千户,开府,成为当时朝中地位最尊贵的两人。

(韦皇后)

但是,李旦、太平公主二人的存在,却也挡了别人的道。这两个人就是皇后韦氏和安乐公主。韦后曾在患难中陪伴李显十余年,是故李显复位后对其百般依从。安乐公主更是梦想着成为皇太女继承皇位,向自己的祖母武则天看齐。于是,强势的太平公主与安乐公主的矛盾日益凸显。结果,中宗李显竟被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死,其子李崇茂继位,太平公主原本打算让韦后和李旦共同参政继续保持平衡,而韦后一党却改封李旦为太子太师虚衔,朝中重要职位全被韦后一党占据。

(安乐公主)

相王李旦生性懦弱,但其子李隆基却是野心勃勃,早已在皇帝亲军万骑中发展出一股势力,听从自己号令。韦后专权也让不甘寂寞的太平公主感到了危机。于是,姑侄二人一拍即合,发动政变。唐隆元年七月二十一日夜,李隆基联络的亲信众将突袭羽林营,杀死韦后亲信控制禁军兵权,各路将领从各门杀入内宫,尽诛韦后、安乐公主等人。三天后,太平公主坐镇金殿,当堂宣布皇帝让位于相王李旦,百官无一敢反对,太平公主亲手将小皇帝李重茂拉下皇座,李旦正式复位称帝。李隆基加封平王,兼殿中监,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押左右万骑。既参与政务,同时把持宫内外皇帝亲军,权势日上。太平公主也加封万户,达到唐代公主鼎盛。

三、姑侄矛盾

(太平公主、李隆基、李旦)

睿宗李旦复位后,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应该立长子宋王李成器为太子,但李成器显然也知道自己无法控制弟弟李隆基,于是顺水推舟,自愿让位。睿宗立李隆基为太子。这样一来,太平公主就成为了李隆基面前的最后一个障碍。

因为唐隆政变的功劳,太平公主更加肆无忌惮地干涉朝政,李旦没有主见,遇事往往分别问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意见。时间一久,二人分歧自然越来越大。姑侄二人都是强硬性格不肯让步,李旦只能在中间打圆场。太平公主日益不满,开始联络朝臣劝李旦更换太子。最后,不堪其扰的李旦干脆让位于李隆基,自己做太上皇。李隆基称帝,改元先天。

四、最终对决

李旦虽然让位,却依然掌握着国家最高权力,也就是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和军政大事的决定权。所以他的退位没有缓和妹妹和儿子的矛盾,反而因为自己转到幕后而使两人正面对决。


最终,先天二年七月,李隆基得到线人举报,太平公主将在四日发动政变。李隆基当机立断,抢先一步在三日那天将公主的党羽一网打尽。穷途末路的太平公主逃入山寺又回家自尽,劝说儿子放过妹妹的睿宗看到了儿子这番惊人举动,也彻底交权。从此,李隆基亲政,改元开元。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都是唐朝、武周那个特殊时代下应势而生的人。他们生就不甘寂寞,因为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武则天的称帝让太平公主不甘做一个普通公主;政局的动荡让李隆基看到了自己上位的机会。时代造就英雄,而也正是两个同样强势的人在一起,注定了只有一个最后的赢家。没有李隆基,或许太平公主会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伊耆角木


帮过?那是某一时期内,他们有共同的敌人,于是产生联合,当敌人消灭了,对方就成了自己的敌人,消灭敌人罢了。

710年,中宗李显去世,韦后想效仿武则天做女皇,而太平公主也有此意,李隆基想做皇帝,于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合,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等人,将李隆基父亲李旦抬上皇位,是为唐睿宗。

李旦重新继位后,就开始立太子,按嫡长子继承制度,长子宋王李成器应为太子,但李成器坚决辞让说:“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平王有功于国,自己决不居平王之上。”于是李隆基就成了太子。

而李隆基当太子后不久就开始监国,而跟太平公主的矛盾就计划了,因为按照这样走下去,李隆基就是皇帝了。

景云三年(712年),李旦怕在这样下去,李唐江山又大乱,又不顾太平公主的反对,毅然把帝位让给了李隆基,改元先天。只是仍然掌握了朝政大权:朝廷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和军政大事的决定权。

当时朝堂上的七个宰相,有五个是太平公主的人,所以李隆基基本上是傀儡了。

先天二年(713年),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诛杀太平公主,软禁父亲李旦,做了真正意义上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