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战马上驰骋,如今土地里耕耘 成吉思汗后裔在云南

云南通海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尤其是这个杞麓湖更是一个漂亮的姑娘,当地人叫它母亲河,在765年前,元世祖忽必烈带领十万大军攻打云南,攻下大理国,忽必烈继续前行打仗,留下驻守的300余蒙古人,从那以后,他们从马背上驰骋的日子变成了打渔为生的渔民,慢慢的湖水干枯,鱼类稀缺,又开荒种地,这里气候适宜,他们大部分以种菜养家。汉人打回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和当地居民一样生活,所以躲过了战乱得以生存下来。

1985年以来,国家加强了管理和保护,湖水位开始回升。现在湖水位1796.62米,湖面积36.73平方公里,湖岸线长度45公里,湖泊长度13.5公里,宽度平均2.72,最宽5.2公里,容积1.45亿立方米,汇水面积340.8平方公里。现在这个湖禁止捕鱼。

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日,是他们的先祖成吉思汗生日,虽然他们现在过着汉人的生活,但是并没有忘记祖先,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分中村、下村、白阁、高椅湾和陶家嘴5个自然村,乡镇府在白阁村,全乡5000余人,96.83/100是蒙古人,这天的祭祖仪式在白阁村举行,蒙古人着盛装,宰羊杀猪,举行盛大的祭祖仪式,男女老少一大早都先赶到食堂帮忙。

村民们纷纷打扮漂亮赶去大食堂

路旁的墙上醒目的写着“吃水不忘打井人,脱贫不忘共产党!”

乡亲们个个打扮艳丽,你为我穿衣,我为你系扣。

看,这位老太太穿上民族服装多漂亮!

羊头,牛头已经摆好,差个猪头,其实没有,在这里抽烟男人的背后躲着

蒸菜已经调配好,摆放整齐,准备上笼,祭祖仪式完,全村人要在大食堂会餐

妇女们帮忙准备和摆好贡品

大厨总是男人的地盘,女人帮忙打杂

八点了,一切准备妥当,准备出发去三圣宫祭祖

仪式开始举行,陆续推出各种贡品

在食堂外的小广场排好队伍

鞭炮响起来,排在最前面的老太太,提着一桶水,用松树枝沾水走在最前面边走边洒,应该是净街的意思吧~

年轻人比较少,他们说村子里的男人大部分做工程修房子什么的,女的就在家带孩子种地

沿着乡间道路一路热闹非凡

也路过这面墙,这是人们出村进村的必经道路

来到三圣宫门前,主持人开始讲话,祭祖活动的议程,意义等~

讲完话,按照刚才的秩序,一步一步踏入三圣宫的殿堂

人们怀着对成吉思汗敬仰的心情,也因为节日的喜庆,个个笑逐颜开

所有的殿堂和庙宇都是高高在上,一层一层的台阶,一步一步的往上,往上,三四层,大概20来米高

小伙子们抬着成吉思汗像,还有其他先祖,前行~

进了殿堂,点香的,摆贡品的,还有等不及下跪磕头的。

一切就绪,众人在第三层站好,等候仪式开始,鞭炮齐鸣,书记,村长,长者等各位陆续发言~

今年的祭祖节恰逢八月一日,这种怀念祖先的方式代代传承。忆祖节祭祀仪式上,追述蒙古族落籍通海的历史,教育子孙传承蒙古族优良传统,弘扬勤劳勇敢、团结一致的民族精神,寄托兴蒙乡的蒙古族对自己故乡的思念。

765年的时光,让这马背上纵横驰骋的民族,在云南通海这片山清水秀的高原上由骑马拉弓变为撑船荡浆,由草原放羊的牧民变为下湖捕鱼的渔民、再到今天屯垦农作的农民或商人。

点香,上酒,进酒,鞠躬,磕头一道一道程序怀着虔诚的衷心,一个民族的仪式就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能把所有人的心归拢在一个信仰上面,善,勇,勤劳,开朗,乐观大气是蒙古族的人特性!

这个小女孩一直默默的学者这一切,这就是传承~

快十二点仪式毕,都纷纷前往食堂

男人们在抽着他们自己种的烟叶,女人们围着桌子打扑克等饭菜上桌。

一道道美味佳肴香气扑鼻,交50元可以吃一天,30元吃一顿。

年轻人在来回穿梭上菜

今天准备了一百多桌,大概坐了一百桌

下午我们到田间,看见他们都在地里浇水,除草,劳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