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为什么江苏被“屠杀”的次数最多最惨,一而再、再而三

我们翻开血淋淋的历史,就是一部杀人的历史,善良的百姓包括无辜的妇女儿童很多次被残杀。

  似乎江苏人的命运最惨!我们还原一下历史,从现在往前推。

日军的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而日本学者则众说纷纭,但有部分人却试图抹杀事实。

清军的扬州大屠杀

1645年农历四月二十五日,满清八旗军主力之一-“豫亲王”多铎部约二十万军队攻陷扬州,随即封锁全城,挥师对已放下武器的明军官兵、扬州和平居民以及所有非战斗人员疯狂屠杀,狂杀十日,到农历五月五日“封刀”。短短的十天内,八十多万人惨死在清军的铁蹄下,扬州城一片废墟,成为八十万冤魂哀哭求告的人间地狱。

徐州大屠杀:

《三国志陶谦传》载:“初平四年,太祖征谦,攻拔十馀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谦退守郯。”这里的描述是陶谦兵败走,死了万人。这样看来是比较合理的。

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三十七岁的曹操,担任兖州牧,取得兖州的军政大权,好不容易据有一块地盘。次年,曹操出兵攻打陶谦,所过之处屠杀殆尽,男女数十万人遭戮。有的城池,已无鸡犬与人烟,成为空城鬼域。

徐州屠杀,曹操的父亲、弟弟被杀,他认定是徐州牧陶谦所指使,因复仇心切而展开大屠杀。

但是,作为最早记载曹操屠杀徐州百姓的史料,《吴书》乃曹操的敌人东吴方面所著,其对曹操加以污蔑是可能的。而且,吴人这样做,还有另一个理由,那就是曹操所进攻的徐州牧陶谦,乃是东吴丹阳人士。吴人为了抬高自己的同乡,而恶意污蔑其对手也是常用手段之一。

苏州大屠杀:又叫“苏州之屠”

苏州之屠,苏州投降得早,仅屠半城,约十余万人

嘉定三屠

嘉定三屠是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清军攻破嘉定后,清军将领李成栋三次下令对城中平民进行大屠杀的事件。

清军颁布剃发令,嘉定百姓拒不从命。乡绅侯峒曾带领嘉定绅民起义反清,清吴淞总兵李成栋立即领兵五千来攻。

嘉定城城破,李成栋下令屠城,市民之中,悬梁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断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犹动者,骨肉狼籍。 妇女们惨遭强奸。如遇抵抗,军队就用长钉把抵抗妇女的双手钉在门板上,然后再肆行奸淫。大屠杀持续了一天,直到尸体堵塞了河流,大约有三万多人遇害。李成栋率军离开嘉定城。

南昌之屠

南昌大屠杀又称南昌之屠,指的是公元1649年(南明永历三年正月十八日),满清"征南大将军"谭泰在江西南昌府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屠城。

根据《江变纪略》、《永历实录》和《清世祖实录》记载,1649年金声桓、王得仁反正后,进攻赣州失利,回援南昌,被满清军队长期围困,城中粮尽,出逃百姓皆不分青红皂白为满清军屠杀。城破后金声桓、王得仁和守城将士殉国,满清军将城中百姓屠戮一空。大约有二十万人被屠杀。史称南昌之屠。

赣州之屠

赣州之屠指的是公元1646年(南明隆武二年十月初四日),满清"江西提督"金声桓、"总兵"柯永盛在江西赣州府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屠城。1646年三月,满清军队从南昌南下,击破沿路明军。赣州府防守力量由各地援军组成,缺乏协同作战能力,不久后沦陷。

江阴之屠

阴之屠,死者17万两千人,幸存53人。江阴这小小的城池,抵抗清兵达80多天之久,打败了清军二三十万的大军,杀死了七万五千多清兵,使其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昆山之屠。

昆山之屠指的是公元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七月初六日),满清"吴淞总兵"李成栋、"刑部侍郎"李延龄在南直隶昆山县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屠城,破城当天死者四万。

在满清入关后,全国人口大概少了近一亿,当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时,满族旗人纷纷逃回了老家,改名换姓的生活着。

这些都是真实发生过的血腥历史,江苏人杰地灵,它的不幸已经过去,那里的人们铭记历史、奋发向上,生活越过越好。

江苏永远是所有人梦中那个富庶祥和的梦幻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