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可以记住的历史-拒关御敌以一敌六的王朝“周”

合纵之后,六国结成同盟一致抗秦,抗秦战役发生多次,六国大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弱秦灭秦,可惜经过多次战役后都被秦国军队和横强策略破坏,这些战役基本都发生在秦国函谷关,所以也称“函谷关之战”。函谷关处于洛阳至咸阳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深险如函,古称函谷,谷道仅容一车通行,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秦国凭借此处关隘与六国展开了激烈战争。

第一次攻秦由公孙衍倡导,公孙衍,上文我们说了,他曾经帮助秦国一举拿下了河西之地,全歼魏国河西守军。魏国割让河西之后,派人重金贿赂公孙衍。于是公孙衍向秦惠文王提出,与魏国和解的建议。就在这时,张仪来到了秦国。他主张魏国有霸主的根基,它缓过劲来会全力攻秦,不如趁它国力衰弱继续进攻,惠文王采取张仪建议。公孙衍遭到排斥,不得不离开秦国,到魏国做了将军。

公孙衍极具战略眼光,他不仅注重联合东方各国,甚至把秦国西方的小国义渠,也拉进了合纵伐秦同盟。自此魏、赵、韩、燕、楚五国组织联军由函谷关进攻秦国,义渠由背后进攻秦国,配合联军。但是楚、燕两国态度消极,只有魏、赵、韩三国军队与秦军交战。为了等待义渠背后偷袭秦国,联军向东撤退至修鱼,公孙衍想依靠有利地形诱敌深入,不料秦军闪电般偷袭魏军,后又于修鱼大败联军,斩杀其主力8.2万人。

第二次攻秦由孟尝君田文倡导,孟尝君来到秦国受到秦国大臣排挤,于是秦王罢黜孟尝君并想要杀害他。孟尝君在门客的帮助下逃离秦国(这就是鸡鸣狗盗的故事,发生地点也是在函谷关),回到齐国。因为他对秦国耿耿于怀,一心想要报复,于是联合韩魏两国进攻秦国,一举攻破了函谷关,秦国被迫割让了大量土地,这也是战国时期唯一攻入函谷关的战役。

这之后却引起了“伊阙之战”,秦国在韩魏国内动荡的时期,派秦将白起一路攻杀,疯狂反扑,连下数城。韩魏联合以24万联军对战13万秦军。白起在这一战中展现了他的军事才华,他以少量兵力钳制联军的主力韩军,以主力猛攻较弱的魏军,魏军惨败。韩军翼侧暴露,遭秦军夹击,溃败而逃。白起乘胜挥师追击,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攻占伊阙,韩魏两国割地求和。

此后韩魏两国再也没有能力与其他各国争锋,而同属“三晋”的赵国却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中强盛起来,战国从此进入了四强争霸的阶段。可就在此时,强大的齐国却被弱小的燕国打得几乎灭国,楚国的首都也被秦国攻占,这戏剧性的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呢?我们下期再说。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众号“芝麻街英语天津”

芝麻街英语官方网站地址https://www.lerongt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