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出征时的10万兵马沦落到全军覆灭,石达开最大的失误是什么?

1863年6月25日夜,成都科甲巷阜台衙门的牢狱旁边小广场上,临时堆起五个土堆,每个土堆下埋着一个大木桩,每个木桩上五花大绑着一个死囚。为首的木牌上赫然写着“太平天国贼首石达开”。

石达开临刑之际,神色怡然,时年不满33岁。

石达开临刑之际,神色怡然

石达开率军远征四川,途经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西、云南等省,辗转近2万里,历时6年有余。

石达开这个自参加太平天国运动以来,不怕艰难险阻,屡立战功的猛将,为何由出征时的10万兵马沦落到全军覆灭、自身被千刀万剐的地步呢?

太平军遭惨败

其主要原因是石达开军事战略上的失误所造成的。

正确的军事战略离不开政治策略的指导。石达开最大的失误是军事行动无积极的政治目的。率领10万人马远征,系置大业于不顾的负气出走,属与天京政府闹分裂的行为,远征本身没有祟高的理想与远大的政治目标。

影视中的石达开

由于没有远大的政治目标,远征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路线和战略步骤等军事行动的战略方案都没有。

正因为如此,作战目标漂移不定,进军路线忽东忽西,忽南忽北,事先根本就没有一个预定的方案,几乎每一个战役、战斗都是随机决定的,都是在地形不熟、情况不明的仓促状态下交战;

太平军与清军仓促交战

也没有打算建立根据地,兵员、粮秣补给全靠进军途中临时筹措,招致哗变、叛逃的大量发生,长期使部队得不到训练与休整;

采取流寇式作战方法,从不主动攻占一城一镇,专挑清军不备之地,流窜于荒山僻壤,故而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疲于奔命的窘境,最后被围歼于大渡河紫打地(安顺场)。

石达开塑像

古往今来,但凡没有政治目标、实行流寇式作战的将帅,没有一个能取得最终胜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