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河南驻马店想要改名为天中市?

行摄青年


改名要抓紧改,不能人云亦云,要对当地叫的响,好招商,能提高人奋进的名字最好,如改成"天中市”或"汝宁市",关健要创新,要与时俱进,要改成留住人才,发展经济好市名……

历史源渊也有,相传大禹治水时分天下为九州,豫州为九州之中心,驻马店汝南县亦为豫州中心,故磊石以记之,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称,故名曰天中。 又因现在驻马店市管理的区县在历史上除泌阳县属南阳外,其他都属于现在汝南县为府治的汝宁府(汉至隋称汝南郡,隋唐称豫州,唐朝为避代宗李豫讳改蔡州,元朝升州为府称汝宁府),驻马店称“天中”也就要与汝南县有关。

它是梁祝文化 、重阳文化、车舆文化、嫘祖文化和冶铁铸剑文化的发源地。也是"盘古开天地"美丽神话传说的发祥地,更是民族英雄杨靖宇的故乡。它是拥有着秀丽山水的驻马店,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同时也孕育出丰富的历史文化。






天易203214315


相比之下还是汝南更有历史厚重感。现在城市要改回古名,呼声最高的之一就是河南驻马店。很多人无法理解,古色古香的汝南,怎么变成了“车马大店”?驻马店要改回汝南麻烦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现在驻马店地级市下辖一个汝南县。

汝南县自古就在汝南郡的辖境内,也曾在南北朝时期成为汝南郡的治所(北魏时还是省级豫州的驻地)。不过,汝南县还曾有一个历史上非常响亮的名字——蔡州。

南北朝的时候,蔡州还叫悬瓠城,这是南北朝争夺的军事重镇。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北魏大军十万狂攻悬瓠城,被宋军强硬打退,尸体积与城平。蔡州这个名称是隋炀帝杨广定的,他千古一帝的老爹杨坚设豫州。到了唐朝,蔡州又改回了豫州。唐代宗李豫即位后,为了避圣讳,把豫州改成蔡州。

蔡州在唐朝最有名的一次事件,你在历史课本上早就学过了,就是著名的《李愬雪夜入蔡州》。

安史之乱后,军阀割据,吴少阳割据彰义军(也称淮西节度使)。他死后,儿子吴元济袭位,不服从唐朝管辖。唐宪宗李纯志在削平诸侯,当然不能容忍吴元济。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唐朝大军狂攻蔡州,但始终拿不下。吴元济唆使淄青节度使李师道一边救援淮西,一边刺杀宰相武元衡,造成朝廷混乱。唐军被各方叛军击败,唐宪宗决定换人,让名将李晟的儿子李愬继续进攻吴元济。

淮西之战打了4年,朝廷不堪重负,幸亏宰相裴度全力支持李愬,要什么给什么。李愬先感化淮西士兵,让他们倒戈而降,吴元济越混越惨,被唐军围个水泄不通。

公元817年,元和十二年十月,天降大雪,李愬调动敢死军上万,秘密偷袭蔡州城。为防吴元济发觉,李愬让人去搅和城外的鹅鸭池,让鹅鸭的声音掩盖唐军行动。此战非常顺利,李愬一举克城,拿下吴元济,淮西底定。

因此战,原来无名的李愬一跃成为唐朝顶级名将。南宋词人陈郁有词《念奴娇•雪》云:却恨鹅鸭池边,三更半夜,误了吴元济。蔡州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最经典的奇袭战之一。

除了唐朝的蔡州之战,还有一次三方参与的蔡州之战。战争的主角之一,就是金朝。女真大金国起家于白山黑水间,灭辽灭北宋,统治中原。经金世宗、金章宗盛世后,金朝以光的速度衰落。北方崛起一代天骄铁木真,蒙古骑兵把女真军队杀的死伤遍地。为避蒙古兵锋,金宣宗完颜珣把国都从中都(北京)迁到河南开封。蒙古大军很快就杀到河南,等到金宣宗之子金哀宗完颜守绪登基后,金朝被蒙古军打得抱头鼠窜,四处流浪。而南宋又是金朝的世仇,乘机与蒙古结盟,合攻金朝。

很多人以为经常换首都的金朝最后一个国都是开封,其实不是,而是蔡州。开封守不住了,金哀宗就逃到了蔡州。蒙宋联合,把蔡州城又围个水泄不通,狂攻陷城。金哀宗有骨气,宁死不当俘虏,把皇位传给了完颜承麟后,自缢殉国。蔡州城,见证了曾经威震天下的女真大金国的彻底覆灭。大金国所有的荣耀与耻辱,都在蔡州城烟消云散。

元世祖时,因汝河水患被治理成功,朝廷为了纪念此事,把蔡州改名汝宁府。元朝的路是地级单位,府也是,但府要比路的级别高些。曾是宋金故都的开封,也只是汴梁路,而蔡州却是府级。明清没有什么变动,到了新时代,1965年,汝南县被划入新成立的驻马店地区,一直到现在。

无论是汝南还是蔡州,都有丰富的历史底蕴,但既然县名叫了汝南,这可是块金字招牌。不知道如果驻马店一定要把市名改回汝南,汝南县能否做出牺牲。


地图帝


河南驻马店,不仅城市有很深厚的历史,这个名字也有很大的“来头”——秦始皇的驿站,因此这叫做“皇家驿站”,但是驻马店一直想改名字,这又是为何?



驻马店为何要改名字?

虽然“驻马店”这个名字有着一定的渊源,但是驻马店这个名字确实确实太“low”了,一听到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不想去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而改名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改变这样的现状,例如“大庸市”改成了“张家界”,然后就成了旅游胜地,即使驻马店改名之后不会像张家界一样成功,但是也会有一定的改善。



驻马店市要改成什么名字?

关于改名字有两种说法,一种声音是要求改名天中市,一种声音是要求改名为汝南市,说实话感觉这两个名字都比驻马店听着文艺、顺耳,但是驻马店这个名字起源于明朝,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更何况历史上也没有“天中”这个名字的出现。



为什么要改名为“天中市”或者“汝南市”?

“天中”之名是因为古时候的驻马店号称“豫之复地,天下最中”。天中这个名字响亮、大气,而且阐释的时候也比较容易,但是之前并没有这个名字,所以有一定的困难。



还有一种声音就是改名为“汝南市”。古代的汝南大概就是今天的驻马店区域,但不限于驻马店,而且历史上也有一定的记载,汝南这个名字起源于西汉,所以说也算有所依据吧。

驻马店能不能成功改名?

这个也不是我们老百姓说的算的,也不是说投票就能表决的,而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流程进行申报、批准,一个城市的改成牵涉的范围很大,所以想改名也不容易。



至于改名后会不会对经济上有一定的帮助还不知道,因为改名失败的案例也有,例如石家庄,经济就陷入了困境,


大学生的蛋糕


先讲个真实的段子吧:大学时有个同学是驻马店的,我们大学学的是摄影专业,这是个需要到处采风到处浪的专业,有一次聊天聊起去哪采风,一个同学对驻马店同学说暑假去你们驻马店拍大草原吧,顺便你教我们骑马。

然后,一屋子的尴尬……

驻马店改名,也不是喊了一天两天了。网上有个测评,评选中国最需要改名的城市,结果驻马店高居榜首。

这些年,为了改名,驻马店上上下下也是做足了声势,想好了名字。一会说要叫汝宁,一会又说要叫天中。

个人觉得,最适合驻马店的名字应该是汝南。

汝南,是驻马店的古称,源于汉朝在此设置的汝南郡。从此,汝南这个名字一直被使用,虽然中间也曾更换过其他名字,断断续续持续到民国,民国时期在当地设置汝南道。相较于驻马店,汝南这个名字文雅,又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而且,汝南人才辈出。光汉朝在《后汉书》和《风俗通义》中列有传记、留下姓名的汝南郡官吏、名士达100多人,因此有“汝半朝”、“汝南固多奇士”之称。

但是驻马店似乎不愿意用汝南这个名字,可能因为当地有个汝南县,他们变通了一下叫汝宁。

除了汝南,天中也算是个合适的选择。反正随便换个名字,都比坑爹的驻马店强。

天中,取的是“天下之正中”的说法。汝南古属豫州,豫州为九州之中,汝南又居豫州之中,故有“天中”之称。

口气蛮大,倒也不是胡编乱造。据说周公事情曾以土圭测日影,测得汝南城北三里许为最正,称为“天地之中”。当时在此筑造了“天中台”,后来形成“天中山”。

后来,颜真卿又来秀了一把书法,写了天中山。天中,在当地也算是形成了一种文化,就连官方有时也称此地为天中。

鉴于此,驻马店改叫天中,也算是有历史渊源的。


凡尘往事


现在驻马店市所辖区域自西汉始设汝南郡,古时汝南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的称号。



《禹贡》、《读史方舆记要》、《古今图书集成》、《河南通志》、《汝宁府志》等记载,禹分九州时,豫州为九州之中,汝南又为豫州之中,故此地被称为“天中”。周公营洛建表,以土圭测日影,测得汝南城北三里许为最正,称为“天地之中”。当地人在此造一“上土下石高丈余”的圆形土堆,以示标志,称之为“天中台”,亦名“天中山”。

唐代朝庭重臣、大书法家颜真卿在“囚蔡”期间亲书“天中山”三个大字,至此,不是山的“天中山”即名扬天下。后人将颜书“天中山”刻石立碑树在“天中山”下,至今仍保存完好。 驻马店为了改名为天中市,已经努力了18年。

其实,每座城市都有别称,比如北京被称为“帝都”,上海叫“魔都”,深圳叫“鹏城”,广州叫“羊城”。或许,对一个地方的长远发展而言,文化认同比简单的名字更重要。


东方今报


驻马店改名天中市很不妥。个人建议,驻马店改名汝宁市最好。下面详细论述。

中国不少古地名被改名,如常山被改名石家庄。有人戏称:吾乃石家庄赵子龙。

我们洛阳算幸运的。汉朝时,就是白马拖回了经书,并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寺庙白马寺。万幸的是,洛阳没有因此改名为驻马店。




据说,每一个驻马店人,都叫屈,自己城市的名字太难听了。 建议改回古地名汝南。

中国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研究认为,春秋时期的驻马店一带,属于蔡国。被灭过两次国。

汝南这个名字,始于汉高祖刘邦。行政中心在上蔡县附近。

到唐代,汝南郡改名豫州,行政中心在汝阳,今天的汝南县。

宋代,驻马店一带名字改叫蔡州,行政中心还是在今天的汝南县。

唐宋时期,今天的驻马店,还没有建立城市。

明清两代,这里叫汝宁府,行政中心依然在今天的汝南县。

《驻马店市志》记载,驻马店在明朝时,终于开始了有人烟。这一带“地势卑洼,不堪种植”,种啥啥不长,只能种苎麻,于是村名就叫“苎麻”了,后来逐渐发展成小镇。

明成化10年,祟简王就藩汝宁。这个皇子看到府城西边的苎麻小镇风景如画,临江临山,有湖有平原,镇外还有古寺,于是就在此建庄。当时明朝政权稳固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修驿路,供车马奔驰。这位皇子也为了便于同皇室上下联系,在苎麻镇设立驿站。 驿站是古代邮差换马歇息的地方,快递中转站,马来马往,快递员穿梭,驻马投宿苎麻镇。时间一长,苎麻,干脆叫驻马得了。而驿站也带火了周围一堆供马帮客人投宿的马店,就俗称驻马店了。

综上所述,驻马店改名天中市不妥。改名汝南更不妥,好比把洛阳改名为孟津一样,是鸠占鹊巢。

明皇子就崇简王番汝宁,在苎麻镇修建驿站。驻马店改名汝宁市比较合适。


杨朱学派


 在不少驻马店人眼中,“驻马店”这个名称承载了太多的历史尴尬。历史上小镇的身份,让驻马店人感到了尴尬。当地晚报叫《天中晚报》,学术期刊叫《天中学刊》,对外宣传用‘欢迎您到天中来’等。总之,‘天中’已成为驻马店的代名词,更改市名为‘天中市’,是很多人希望的。

但是,个人觉得,其实驻马店这个名字它也是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的,明朝时,官方在这里设立驿站,即供传递文书、官员来往及运输等中途暂息、住宿的地方、旅店或补给、换马的处所,说明这里古代是交通要道、南北通道,从这一点上来说,驻马店这个名字不能随意改,改了就抹杀了这个城市的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确实,国内一些地方的更名确实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也让城市的发展步入了良性的渠道,但利用改地名让地区知名度提升,让地域经济得以“高歌猛进”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一个地区的发展要迈上“高速公路”,是地方当政者执政能力、发展定位、比较优势和软环境的综合考量,如果只是欲通过地方更名而达到目的,实则是缺乏理性和现实掂量的。(hlj)


河南商报


我去过四次驻马店,也有几个同学在驻马店,也问过驻马店的朋友。可以负责任的讲,民间确实流传着两种声音:一种声音是要求改名天中市,一种声音是要求改名为汝南市。

为什么会出现改名天中市的说法呢?是因为古时候的驻马店号称“豫之复地,天下最中”。天中这个名字响亮、大气,可能是不少网友整天念念不忘的原因吧。但历史上并没有天中的叫法,所以也只能幻想一下。我觉得改名天中市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相反改名为汝南倒是有些可能。

还有一种声音就是改名为汝南。古代的汝南大概就是今天的驻马店区域,但不限于驻马店。历史上,汝南这个名字起源于西汉。汝南这个名字很有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所以很多当地的人们更向往这个名字。在驻马店当地的论坛,当地的朋友圈经常流传着驻马店要改名汝南的小道消息。

驻马店这个名字大概起源于明代,一直流传至今。很多当地人觉得这个名字具有乡土气息,一心想改名字。起始我觉得驻马店名字也挺有文化底蕴的,奈何网上的地域黑太多了,动不动就吗名字说事。驻马店,我去过几次,是一个很温暖很干净的小城市,如果你去过,应该会喜欢上这里。

改名与否,决定权不在当地,也不在网友,是需要国家批准的。改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目前政府并没有驻马店改名的计划,无论天中还是汝南,所以各位洗洗睡吧。


月球以东只有喵


听说河南驻马店,要改名“天中”,我笑了?名字用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改?据说这名字土,有损形象,不利于招商引资云云,我又笑了。

其实,“驻马店”这名,多有历史沧桑感,又是多么大气、响亮,哪点土了?这个名字,使用也不是十年八年百年了,是因历史上南来北往信使、官宦在此歇马而得名。



而“天中”又是什么东东?据说因为该地素有“豫州腹地,天下最中”,那又能说明什么?仅能说明该地地理方位而已。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或GPS或北斗导航什么的,还要你专门告诉在哪啊?何况这“天中”,也太虚了吧!天在哪?中在哪?玩文字游戏啊?还天中,你怎么不上天呢?



其实,驻马店作为盘古开天、伏羲画卦之地;作为周公测影及梁祝故里,文化底蕴是多么深厚。距今4500年前的人类遗存,已经被考古发现,可见当时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已经比较发达。后来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分封天下,这里就封有蔡、吕、沈、江等封国。及至“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实行郡县制,驻马店又先属“颖川”,后属“陈”等郡。到了西汉高帝设“汝南”郡,郡所“汝阳”。三国两晋南北朝及隋唐宋金元时期,名字又屡有变化,曾叫“汝宁”、“豫州”、“唐州”、“蔡州”等。这些饱含历史渊源的名字,哪个不比“天外来物”“天中”强啊?!



近几十年来,为何屡屡有地方官员热衷改地名,说到底是一种急功近利、浮躁虚荣的表现。如果改得很好倒罢了,关键是很多改后的名字,要么晦涩;要么生硬;要么粗俗,而且都有一个共性:没文化。

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骆马湖”改名事件,朋友们还记得吗?地跨徐州、宿迁两市结合部,为我省四大淡水湖之一,具有千年历史的美丽骆马湖,2010年却被宿迁市某人给改成了“马上湖”。



改名原因竟是因为觉得“骆马”二字谐音“落马”,预示官场不顺,可能落马,不吉利。不说如此国家大湖,不单属于宿迁市,宿迁无权改名,只说你改的这叫啥名?整一个贪官污吏做贼心虚的名字,败坏骆马湖与宿迁的形象。弄不好,真得是画虎类犬,弄巧成拙,暴露多少阴暗与私利啊!因为发对与谴责声音太大,改名乌龙最后不了了之。“骆马湖”之名,得以继续留用至今。



而驻马店改名“天中市”呢?网上发对与质疑之声,也是不绝于耳。但是结果呢,查阅百度百科词条“驻马店”,别名一栏,“天中”已经赫然在目。我们讨论了这么久,又有什么用呢?!


纳履堂主


驻马店市要改名字的动机很简单,一是现在这个名字难听,二是因为“驻马店”不是它的本名。

“驻马店”这三个字在1965年之前只属于现在驻马店市确山县的一个镇——驻马店镇,而这个镇在更早时只是一个村。

现在驻马店市所辖九县一区这片区域,其历史沿革基本比较清晰。在汉朝时属于汝南郡,唐朝改汝南郡为豫州,此地仍属豫州,宋朝时属于蔡州,蒙元时改为汝宁府,明朝、满清仍为汝宁府,民国和解放初改来改去,49年至65年这段时间大致属于信阳专区(包含今驻马店、信阳两市)。1965年建立驻马店专区,专员公署即行政所在地定在靠近铁路的驻马店镇,辖九县一镇(驻马店镇),与信阳专区分家,驻马店市的雏形第一次登上人类历史的舞台。1979年,驻马店专区改称驻马店地区行署。2000年,驻马店地区撤地改市,驻马店市正式成立。

看到这儿,你大概应该能明白为什么驻马店人改名的执念如此强烈了,1999年澳门回归前后,《七子之歌 澳门》传唱天下,其中有一句最打动人心: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这样类比或许不恰当,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假设哪天派出所强行把你的名字改成狗剩儿、驴柱子,还不许你改回来,你就懂得这是一种怎样的痛了。

现在驻马店人民对改名的支持率是100%,但对于怎么改又分成三种意见:天中、汝南、驿城。“天中”大概是某一任领导好大喜功的妄念,本地自古没有这种说法,这个名字太响亮太招摇,注定不会成功。“驿城”诞生于对“驻马店”的不满和改良,“老爷开恩,我不想叫狗剩儿,叫大牛好不好?”。“汝南”是本地古称,有历史依据,有文化传统,有民意基础,对驻马店人来说是最佳选项。至于能不能改成,那又是另一个“老爷开恩”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