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学会“解梦”:古代占梦的基本方法,都在这里了!

每个人都会做梦,但对于古人来说,梦又是难以理解的现象:梦的内容复杂、奇特、无逻辑甚至超现实,有美梦、有恶梦、还有种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梦,且不管做什么梦,人都不能自由选择。

梦的这种神秘性,使古人将做过的梦视为了某种征兆,认为其中隐含着上天或神灵的启示。为了求得答案,逐步就发展出了一套占梦的理论和方法,即根据梦中所见的兆象来预测人事的吉凶祸福,民间俗称“解梦”

占梦的方法,从上古直至明清,经过历代占梦者的不断推演和发展,可谓五花八门,名目繁多。不过大略归纳一下,其基本方法不外以下几种:

直梦法

对梦象直接加以解说,称为直梦。即有何种梦象,就预示着相应的人事。对此,明人陈士元在《梦占逸旨·感变篇》中说:“梦君则见君,梦甲则见甲,梦鹿则得鹿,梦粟则得粟,梦刺客则得刺客,梦受秋驾而受秋驾。此直叶之梦,其类可推也。”

这是最古老,也是最简单的一种解梦方法,通常做梦的人自己就能解梦。举个例子:

《礼记·檀弓上》载,孔子梦见自己安坐在殿堂前面的楹柱之间。按照殷人的礼仪,人死后停柩在此。孔子是殷人后裔,因而认为这梦是自己将死的征兆,果然,其卧病七天便去世了。后世遂用“梦奠”“梦楹”等作为人死亡的婉称,多用于受仰敬者。

拆字法

拆字法是一种常用的占梦方法,即通过梦象分拆字形,或一字化为数字,或数字缩为一字,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由此来预言吉凶。举个例子:

《三国志》,东吴人丁固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家贫守约。有一次丁固梦见从自己的肚子里长出一棵松树,占卜者认为,“松”字拆开后为“十、八、公”,这预示着十八年后,丁固将位至公卿。后来果如占梦所言,丁固官拜司徒,位列三公。

谐音法

谐音法也是一种常见的占梦方法。它是通过把梦象转化成语音,同时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加以发挥,来进行解梦。例如:

《青箱杂记》,北宋宰相李迪,“美髭髯”。当初,他在参加殿试前的一天晚上,梦见自己漂亮的胡子被人剃光了,非常担心。占卜者却说:你一定会中状元,因为今年的省元(宋代礼部试进士第一名,礼部属尚书省,故称省元)叫刘滋,而“剃髭(zī)”就是“替滋(zī)”,所以你就要代替刘滋当上状元了。当年,李迪果然高中进士甲科,状元及第。

这种方法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借“棺”谐“官”借“柴”谐“财”,因此凡是梦见棺材或柴禾,均为大吉大利。这种心理直到今天依然非常普遍。

象征法

象征法是占梦中使用最多的方法。它是指“托意于物”,即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或事物

在我国传统解梦书中,象征性的占辞比比皆是。例如敦煌遗书《新集周公解梦书·衣服章第十》中,几乎全部是象征性的占梦之辞:梦见穿青衣的人,得官(青衣是古代官员的一种礼服);梦见穿黄衣的人,大喜(古代以黄色为吉利之色);梦见穿白衣的人,主大吉(白衣在古代象征文人学士)……等等。

这种方法在现代的解梦实践中,应用也十分广泛。例如,梦见上升的电梯,象征自己正处在顺途;梦见下降的电梯,象征自己正处于困境,或遭到挫折。梦见飞机,可能是权力、野心

的象征(往高处爬),表示从某人的掌握中或从某处逃脱的欲望(起身离去、飞走),以及进步的象征(往前飞行)……

破译法

这种方法比较复杂艰深,一般人很难驾驭,做梦的人对自己梦象的含义,要经

占梦行家破译才能明白。晋人索紞可谓这方面的大师。我们来看其解梦一例:

《晋书·索紞传》载,“郡主簿张宅梦走马上山,还绕舍三周,但见松柏,不知门处。紞曰:‘马属离,离为火。火,祸也。人上山,为凶字。但见松伯,墓门象也。不知门处,为无门也。三周,三期也。

后三年必有大祸。’宅果以谋反伏诛。”

反梦法

梦中形象具有“反征”的说法,在我国历史中源远流长。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夏四月初一日,晋侯梦见和楚王搏斗,楚王伏在晋侯身上,咀嚼晋侯的脑子。晋侯醒后,十分害怕。不过占卜者却认为,这是一个吉梦。原因是,晋侯虽被楚王压在身下,但晋侯的脸是朝上的,即得“天”;而楚王的脸是朝下的,表示伏罪。这预示着晋军将战胜楚军

《史记·赵世家》孝成王四年,梦见“金玉之积如山”,占卜者却说“忧也”

《南史·沈庆之传》载,沈庆之曾梦见引仪仗队入厕所,觉得很恶心。但解梦者却说:“君必大富贵!”

……

这种解梦方法在我国民间,及至今天都非常常见,即大家常说的“梦是反的”梦福得祸,梦笑得哭,梦凶是吉,是为“反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