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古代日本将军和天皇脸上会抹白粉和剃眉毛呢?

国椦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一个一个说啊。

先说白粉。

日本古代涂白粉最初还是女人。唐代日本和中国交流密切,遣唐使回国时候带了唐代女人常用的化妆品,就包括白粉。

当时唐代贵族女人也是涂白粉,所谓一白遮三丑。一旦脸白了,女人就会美一倍。

但搞笑的是,涂白粉到了日本却异化了。

古代日本少女的皮肤比较好,但一旦生了孩子到了二十多岁,皮肤就变差,黄黄的成为黄脸婆。一种说法,这同经常洗浴含有矿物质的温泉有关系。

这种情况下,日本女人就变本加厉的涂白粉。唐代女人往往只是涂抹薄薄一层,而日本女人则涂厚厚一层,而且越来越夸张,最终变为京戏里面那种大白脸。

不但脸上涂,连脖子甚至肩膀也涂。

日本贵族女人的审美观也由此发生变化,认为越白越好,最终就这样了。



剃眉毛

剃眉毛则和中国没有关系,是日本古代的化妆习俗。

日本古代流行修眉,但时间久了发现修眉难度大,还有种种坏处。作为毛发生长不旺盛的黄种人,眉毛修一次往往很长时间长不出来。

最终,干脆就直接将眉毛剃光,然后画上完美的眉毛。

既然是画眉,自然想怎么画都可以,在日本人看来就超级美丽了。

时间久了,这也成为习俗,不过是已婚妇女的专利。

古代日本家长抱怨女儿大了不出嫁,都说:你什么时候才能剃掉眉毛啊!



黑牙

相比白脸和无眉毛,最可怕的是黑牙。

日本女人的黑齿配上白脸,相当惊悚。

其实黑牙也是日本人的审美观,不过最初并非如此。

日本古代甚至今天,口味是偏甜的,尤其是贵族还偏酸。

甜酸口味在没有牙膏的古代,会导致牙齿迅速坏掉。很多日本贵族,三四十岁就掉了不少牙齿了。

无奈之下,日本贵族妇女,就采用铁屑浸入酒、茶、醋中使其出黑水,然后用羽毛、笔刷涂在牙齿上。

这其实是保护牙齿的一种方法,也很有用。

因为是贵族流行,久而久之也就影响了日本人的审美观,认为黑牙是贵族的象征,推广开了。



到了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废除了黑牙,但涂白脸和剃眉毛则无法废除。

只是今天日本妇女都是淡妆,不可能这么画。只有日本的艺伎,才会这么搞了。

萨沙个人认为:如果明代的中国人,突然在夜晚看到一个白脸、无眉、黑牙的日本贵族妇女,十有八九会屁滚尿流,以为见到了鬼!


萨沙


日本古代,管剃眉毛称之为“引眉”。

所谓“引眉”,就是把眉毛完全剃掉,再用墨在眉峰处描上浓淡不一和粗细不一的假眉。

最有代表性的那种在额上很高处画上两点的引眉,称之为“殿上眉”,也称“蚕眉妆”。

引眉,最早是源自于中国唐朝,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唐朝的仕女画,那么就可以看出来,日本人的引眉,其实和唐朝仕女的眉型几乎一模一样。

日本平安时代,贵族男子成年即涅齿引眉,而女子结婚前开始涅齿引眉,僧侣从小就开始染齿引眉。涅齿,是指把牙齿用铁浆染黑,据说还能防驻牙。

日本人认为,眉毛,是很重要的身体部位,人的喜怒哀乐都能通过眉毛的动态来表达,男的为了保持自己的威严,女的为了保持自己的仪态,都需要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所以就会剃去眉毛,然后再画上假的引眉。

至于脸上抹白粉,也是和中国有关系。中国早在三国时期,就有男子脸上抹白粉的记录。

《三国志》:“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何平叔,指何晏。

《魏略》:“时天暑热,植因呼常从取水自澡讫,傅粉。”植,就是写七步诗的曹植

日本人的抹粉方式和中国不一样,他们不但抹在脸上,连颈和肩都抹。

日本平安时代流行的京白粉,因本国技术达不到,大多是从中国进口,所以一般人也用不起,当然也就成为使用者身份的象征。


歪先生看电影


这件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解释就很容易理解了

染黑齿的由来:最早阶段从日本的起源开始,绳文人和弥生人是构成日本大和民族的两大种族。而其中的绳文人是矮黑人的一个分支。

矮黑人是人种学上的分类之一,而矮黑人后代分布的国家主要是东南亚国家如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以及日本等国家。那么染黑齿则是矮黑人在采集时代以及后来的部落时代留下来的文化,一方面是出于伪装考虑,另外一方面是传统文化的一个体现。

再往后发展黑齿成为了日本的一种习俗,平安时代的日本,黑齿标志着成年和婚配,对于未成年的女子是没有染黑齿的资格的,人们的审美决定只有染黑齿的姑娘才是美丽的姑娘。于是,日本人发明了用铁屑、醋以及茶渍浸泡成铁浆,进而进行染齿。一方面造成了龋齿,另外一方面在铁浆固定成色后又避免了蛀牙。用这样腐蚀牙齿的方式来防止蛀牙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后来,染黑齿和抹白粉逐渐变成了“御用”的象征,只有贵族才能染黑齿和化雪白的妆容。“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也就是关于黑齿的记载。类似于裹足,小脚女人可不是随意都能裹脚的,只有出身权贵的大家闺秀和不用下地干活的少奶奶才能裹脚成三寸金莲。黑齿也是追求美丽妆容的贵妇才能拥有的。面部刷的煞白,配合黄黄的牙齿或者是参差不齐的牙齿,自然非常不好看,因此黑齿是当时审美所决定。

再往后就是公卿和武士也开始追求染黑齿,在男子元服的时候就需要染黑齿。这也是身份的象征。

还是那句话,不论是唐朝的以胖为美还是三寸金莲以及现在的追求以瘦为美和唇红齿白都是人类审美的一种表征,这些表征都是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支撑的。


旅日


那可不是一般的白粉,而是进口的金粉,价格昂贵的很,也只有像日本天皇以及将军这样的人才用的起,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就像民国时期拿个文明棍,现代社会开个宝马奔驰差不对,都是身份都是面子!人的脸是一个人最大的门面,日本人虽然变态傻点,但却绝不可能随便在脸上做文章。

既然又是涂白粉又是剃眉毛的,自然有其功用和目的。就现在来说,日本不论是天皇还是将军,其实涂白粉的情况已经很少了,除了在一些特定场合,比如说靖国神社拜鬼的祭祀。

再就是跳舞的艺伎了,也只有他们在表演的时候,还若隐若现的呈现着日本这一古老传统。其实也不算日本正儿八经的传统,这还是他偷师中国,学去的技艺。

就这变态美妆手法都不是日本人原创?不是,正儿八经山寨中国的,只能说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事大概得从中国的魏晋南北朝说起。

当时曹魏篡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是稍微有点学识的人又正统观念比较强,曹魏肯定不干,就打击这些反对分子,这些人一看硬整干不过,便退而求其次,我不给你干活,你也别找我,试图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


但他们在当时能力太强了,人们对他们期望高,他们自己也憋不住,虽然自我标榜在政治上已经无欲无求,达到了清流的地步,但还是会“大放厥词”、“放空炮”,试图改变时局。

这类人有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阮籍和嵇康,结果反而被曹魏打击更狠,甚至把他们的脸皮割下来,再贴到他们脸上,以惩罚他们说话不算数。

最后没办法,为了表明自己确实对政治没野心,就画女人妆,穿女人衣服,而被割脸皮的,就涂脂抹粉,大量的那种,这些人由于是为了维护正统而被戕害,不但未受到社会轻视,反而更受人们推崇。

一些不愿与曹魏合污的人,便也主动擦粉,后来被日本人学去,但是当时日本并找不到同类品质的白粉,只能从中国进口,这也就是为什么只有少数人才“涂”的起的原因所在。

至于说剃眉毛,不知道读友们关注过《唐朝仕女图》没有,如果观察仔细的话就会发现,小日本子不就是学的唐朝人描眉的习惯吗!当时日本的遣唐使,不但带去了大唐的优秀文化,还一并带去了唐朝人爱美在眉毛上的表现。

在日本人眼里,这些都是先进文明流行的东西,因此日本人涂白粉和剃眉毛都是很认真的――美气的嘞!


历史三日谈


1853年,贝利率领的黑船到来,日本被迫开国,接着,欧美人大批涌入,见识到了日本女性的秃眉黑齿白粉脸的奇葩化妆,白粉脸秃眉毛还凑合着看了,那一嘴黑牙却让这些欧美人实在是“婶”可忍,“叔”不可忍。驻大清英国领事阿礼国就说过“染了黑牙的日本女人的嘴巴就像开了口的墓穴”。斯温森则说:“每次看到她们开口说话,都会不由得后退”。从文化传承不同,对事物认识的思维定性也会不同的角度出发,我们对欧美人的惊诧是能理解的,但即使与日本文化相近的我们看了日本人这样的一张脸后,脑补一下也会不寒而栗的。为啥?这样一张脸,如果放在吾国夜晚晃悠出来,那可基本上就是“鬼”了。如果再袭上一身白袍,整个就一女白无常。




那么,日本人的这一奇葩化妆习俗又是从哪儿来的呢?日本人推崇的《魏志·倭人传》上记载:“女王(卑弥呼)国东渡海四千余里,复有国,皆倭种。又有侏儒国在其南,人长三四尺,又有裸国、黑齿国复在其东南……”。卑弥呼善公关,曾忽悠我汉魏皇朝而得赐金印,因此,《魏志·倭人传》的关于黑齿国之记载,应该属实。

不过,当时黑齿国乃是日本列岛百余小国之一,并不隶属于倭国。等到黑齿国被兼并成为成为倭国的一部分后,染黑齿的习俗也就在不觉间成为了古代日本的化妆习俗之一,直至明治时期为止。至于日本女人为什么会有染黑牙的习俗。据成书于千年前的《源氏物语》记载,紫姬年幼时并无染齿,源氏收养其后,是姥姥帮她染了黑牙,才使得她看上去“更美了”。由此似乎证实了在当时染黑牙是被视为美丽之说。此外,在《枕草子》、《紫式部日记》等作品中也均有记载当时贵族有染黑齿的习俗。由这些看来,在当时,一口黑牙确实应该在贵族之间流行过。后来慢慢浸透到了民间。而白粉脸据说最初是由随遣隋使去过中国的和尚带回日本的,回国后向当时的持统女皇进献了由中国带回的白粉,持统天皇得之大喜,率先使用,于是宫廷内、贵族间迅即流行开了这种白粉化妆术,脸越白就被视为越美,渐渐的,就整张脸都白了。至于剃眉毛,据说是源于平安时代的公家、贵族的化妆习俗,室町时代定型,到了江户时代受武家文化影响,已经发展到孩子一生下来就把眉毛剃掉了。






曾几何时,剃眉毛、染牙、脸涂白粉成为了江户时期日本已婚女性的标志。当时的女性嫁人后,因为日本女性在婚前享乐任何生活都是被允许的,但婚后即为人妻,成为了丈夫的“私物”,于是,为表示与过去的生活决绝的一种象征,剃眉染牙把整张脸弄得犹如一张白纸一洼墨汁,就成为了当时结婚成家的女性一种约定俗成的习俗。






时至今时,日本人的审美观早以与过去大不相同了,秃眉黑牙的日本女性已不可见,不过白粉脸倒是尚存。如歌舞伎、艺妓等的白脸化妆,据说是源于过去舞台没有灯光,所以为使观众看清演员的面部表情,白脸妆才沿用至今。此外,在日本人的婚礼上,如果是和式婚礼,也可见到一身华贵的和服,发髻高耸,粉脸雪白、粉颈白雪、樱唇血红的新娘,踏木屐迈碎步,袅袅又婷婷的俏娇模样,倒煞是好看。而和式婚礼中新娘保留白脸妆,据说是表示新娘把一个重新包装过的纯洁的自己交给丈夫的象征,真假不知,日本人自己是这样说的,不过,看今时日本已婚女性的红杏出墙比例,貌似这白脸妆效果好像不太大。




万景路看日本


今天刚看的《御伽草子》,这是kindle上给的注解,希望能帮到你



微安45558271


观点制胜

染黑齿这件事不说已经破译,也能说有个合理解释了。

这要从古代人的饮食和调味说起,古代常用的调味品是盐梅。咸和酸加少量甜。而在中国靠海的支系吃盐没问题,但靠内陆的盐就会很金贵,所以梅就成重要的调味品。酸味也成主要口味。我们发现贵州一带酸味很流行,尤其苗瑶民族很擅长烹饪酸味食物,在云南广西的少数民族甘蔗尚未进入之前,酸味也应该是主要口味。后来有了甘蔗,甜味成了一个口味。苗瑶泰民族古代属于苗蛮集团,居住地从江淮到湖南。属于内陆,所以酸味口味为主。苗蛮重要分支北三苗曾经停留于山西临汾,也就是陶寺人。后来陶寺人战败被发配敦煌,而山西洪洞等地也成了北三苗民族的祖地。而陶寺人与汉民族主体基因一致。山西特产是什么?醋。这是巧合吗?醋这种汉语言顶级语音,其产生年代非常早,一般指由渔猎转为从事生产的开始。所以历史上说的醋产生年代其实不靠谱。由于苗蛮饮食趋于酸味,所以山西作为北三苗停留地发明醋很合理。酸性食物腐蚀牙齿,这是常识,所以染黑齿应该与此有关。历史上记载的黑齿主要是O2这个群体,而日本人里有大量O2b,他们是周灭商时北逃的萁子族,由朝鲜渡海日本。在日本人口里占比还很大。所以有可能是这么保留下的文化。我看有人把染黑齿推给矮黑人,以为这是落后的东西,其实这是一个发明。而且纯种矮黑安达曼岛上也没有染黑齿这件事。可是那么错误的答案还是被追捧,就因为挂个V标明日本两字?我只能呵呵了。算了,接着说。因此,我们一定要追忆中华饮食文化的话,酸味必不可少,节日每家都应该有一道酸味菜追忆祖先。

至于扑白粉,有人举例说是艺妓演出灯光暗,所以扑白粉。但我的猜测会不会是原始文化的一个遗留。比如原始人对抗自然,所以采用身上涂装恐吓动物。而这个文化中国人遗留下来就是戏曲画脸,欧洲小丑图脸。日本这个涂白粉也有可能。


國病


最早这件事情是由染黑齿的由来: 最早阶段从日本的起源开始,绳文人和弥生人是构成日本大和民族的两大种族。 柬埔寨以及日本等再往后发展黑齿成为了日本的一种习俗, 平安时代的日本,黑齿标志着成年和婚配,对于未成年的女子是没有染黑齿的资格的, 后来,染黑齿和抹白粉逐渐变成了“御用”的象征,只有贵族才能染黑齿和化雪白的妆容。类似于裹足,小脚女人可不是随意都能裹脚的,只有出身权贵的大家闺秀和不用下地干活的少奶奶才能裹脚成三寸金莲。黑齿也是追求美丽妆容的贵妇才能拥有的。面部刷的煞白,配合黄黄的牙齿或者是参差不齐的牙齿 不论是唐朝的以胖为美还是三寸金莲以及现在的追求以瘦为美和唇红齿白都是人类审美的一种表征,这些表征都是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支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