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 铁拳 组合拳 拳拳都为浐灞蓝

最近有一首歌很火,“爱就像/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突然暴风雨……”,对于普通吃瓜群众来说,这就是一首普通的情歌。

然而,对一年四季都在想方设法守护蓝天的治霾铁军来说, “蓝天白云 晴空万里”的背后,是n多个风里雨里烈日里的坚守和努力。

▲环境优美的浐灞生态区 | 图来源浐灞生态区

近年来,城市雾霾,损害市民健康,影响城市形象,已是全民心头之患。能送来蓝天白云,绝对是全民真爱。

如今,浐灞正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一场蓝天保卫战。

想要得到全民真爱,没有一点魄力,没有一些手段,可是不行的。为了打赢这场“蓝天保卫战”,浐灞用铁拳,打造忠诚担当的浐灞铁军;用重拳,打掉违法排污的散乱企业;用组合拳,让污染企业毫无藏身之所。

昨天,浐灞生态区开展"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对"散乱污"企业进行督促,要求按期搬离。

前天,浐灞生态区管委会主任门轩在“铁腕治霾”会议上强调,管委会主要领导要每周不少于2次推进整改检查,各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抓铁腕治霾工作,整改不到位,措施不落实,绝不收兵。

▲浐灞生态区“散乱污”企业整治培训会 | 图来源浐灞生态区

大前天,浐灞生态区联合市工信委召开“散乱污”企业整治培训。当天,浐灞生态区启动联合检查,对辖区可能存在的“散乱污”现象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复查了2017年度的16家“散乱污”企业,严防他们死灰复燃。

治污减霾是一项大工程,有决心当然还得有魄力,在“铁腕治霾”的会上,浐灞生态区表示“要举重拳重点处罚、打铁拳铁面督查、用好组合拳系统发力,强化区域化污染治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攻坚战。”

生产与生活,绿色与发展,这是近年来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棘手问题,而浐灞生态区,则打出了一场漂亮的有科技含量的绿色攻坚战。

▲整治时新木器加工厂 | 图来源浐灞生态区

在雾霾治理常规战上,浐灞生态区从源头抓起,整治散乱污等各类面源污染和挥发性有机物以及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扬尘污染。对重点涉气污染源, 浐灞生态区24小时驻厂监管,确保持续达标排放;日常道路保洁,采用人机联手模式,“大中型洗扫、冲洗车为主,中小型清扫车清扫为辅,人工补充清扫保洁”;针对夏季臭氧污染,对汽修行业有机废气进行深度治理;对于大家深爱的夜市烧烤,严厉查处原煤散烧,要求餐饮企业均使用清洁燃料;持续开展低速载货车、超标车、冒黑烟车等机动车有机废气治理,累计共检查各类机动车4361辆次,查处超标车、黑烟车433辆次,联合开展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宣传活动24次。

为了鼓励清洁能源的使用,浐灞生态区制定奖励补助办法,加大干热岩、中水源热泵的推广使用力度。目前,浐灞生态区有新能源使用面积40余万平米,每年节省原煤约7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7万吨。

除了整治日常污染源的常规战,作为国家级生态区,浐灞生态区其实更擅长打更高颜值的生态战。目前,区内建成了世博园、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等多项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形成“大开大合、大疏大密、水绿相间、错落有致”的生态景观格局,区域水域、湿地面积达12.83平方公里,绿地面积10.34平方公里,已经成为西安市城区绿量最多、规模最大、分布最均的区域。

▲环境优美的浐灞桃花潭公园 | 图来源浐灞生态区

为了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拓展生态廊道,按照建设大西安 “东部新轴线”、“对外开放大通道”和连通秦岭、渭河的城市生态廊道的目标定位,以丝路国际会展中心等重点项目和两河四岸为核心,新建提升绿地面积100万平米,通过增加新建绿地、立体绿化、屋顶绿化等多元化方式,落实增绿治霾措施,打造宜居宜业浐灞示范样板。

浐灞生态区同时开展科技战,提高治污减霾效率。浐灞生态区与中科院地环所建立大气污染防治战略合作关系,开展臭氧、颗粒物污染源分析,完成《西安浐灞生态区大气颗粒物化学特征及来源解析》和《西安浐灞生态区大气臭氧成因初步分析报告》,为科学治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靶向定位。

看起来就很高大上不是么。

当然,这种合作还会继续深入。同时,浐灞生态区还在加快铁腕治霾监控系统运行和人员配备,实现线上线下、人机交互、全过程动态监控。试点推广二氧化钛溶胶光催化技术,降解机动车尾气,实现消减氮氧化物、PM2.5、臭氧多重功效。

▲大水大绿的浐灞生态区 | 图来源浐灞生态区

干净的空气是民心所向,也是对政府各级治理能力的现实考验。不管是治霾常规战,还是生态战和科技战,都显示了浐灞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决心。下一步,浐灞生态区将通过“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烧、增绿” 6个杀手锏,助力大西安“铁腕治霾”攻坚战,全力守护我们心中那抹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