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联帮、四海帮、松联帮等,其中很多有国民党军方背景(2)

如果说角头代表了台湾黑社会中的土豪宗亲力量

那么到了1949年国民党退居台湾时,外来势力则开始冲击岛内秩序。跟随国民党来台的有大量军官家眷子女,也有其他各个阶层的平民百姓,还有一些本来就是大陆的帮会分子。他们大多住在眷村,在和原住民的冲突中慢慢结成团体。早期他们被叫做“阿山仔”,后来统称“外省挂”,与这个词相对应的台湾原住民则成了“本省挂”。在台湾警方的习惯用语中,外省挂叫帮派,本省挂是角头。主要的外省挂有竹联帮、四海帮、松联帮、飞鹰帮等,其中很多都有国民党军方背景。

除了外省挂和本省挂,还有一类人叫“纵贯线”

纵贯线本来是台湾铁路局对中部和西部贯穿全岛的铁路干线的称呼,在黑帮话语里,却指的是那些实力强大到不受地域和角头帮派限制,黑白两道都要另眼相看的大哥。近些年“纵贯线”这个词被用滥了,变成凡是在纵贯线铁路沿线地区活跃的黑帮老大,不论江湖地位高低,都自称“纵贯线大哥”。

台湾有多少黑帮分子?准确数字很难统计

1973年台湾首次办理帮派解散登记,登记在案的帮派有568个,成员3334人。1978年台湾当局第二次登记,有189个帮派解散,961人宣誓脱帮。1984年底,登记在案的帮派组织达1236个,成员10582人。到了1996年,台湾警政署首次公布各县市黑社会帮派普查情况,统计出一千多个帮派组织,五千八百多名成员。要知道,警方掌握的数据只是不完全统计,实际在台前幕后活动的黑道中人估计有数万人,这就包括了名头最响的台湾三大黑帮——四海帮、天道盟,以及人数最多、号称“天下第一大帮”的竹联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