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7 8700K、i7 4790K、i7 2600K三世同堂对比,值得升级吗?

大家好,去年英特尔推出的8代CPU是近几年“挤药膏”挤的最多的一次了,i7全系都来到了6核12线程以上,对比之前的4核8线程们肯定是有明显提升的,但这提升到底有多大呢?本次笔者为大家带来了2011年的2600K、2014年的4790K和2017年的8700K的对比,看看英特尔每隔三年能挤出多少“牙膏”。

先来看下3颗CPU的参数:

测试平台上,8700K采用了MSI Z370-A Pro Mobo的主板,16GB DDR4 RAM @ 3000MHz;

4790K主板为Gigabyte GA-Z97-HD3 Mobo,16 GB DDR3 RAM @ 2133MHz;

2600K主板为Gigabyte GA-Z68-D3H Mobo,16 GB DDR3 RAM @ 2133MHz;

3颗CPU都超到4.7GHz,都采用索泰的GTX 1080 Ti Amp Edition,2TB SSD。

首先是Cinebench R15的跑分,单核性能呈现梯度分布,但相差不大,而多核性能上,得益于更多的核心数与线程数,8700K有大幅提升,而4790K则是略胜于2600K。

而在7-zip Benchmark与Adobe Premiere Video Export中,8700K在压缩效能上有明显提升,视屏输出的耗时也更少。而4790K与2600K之间则是相差没那么大。

接下来是游戏测试,本次测试的游戏有命运2、刺客信条:起源、恶灵附身2、战地1、PUBG、古墓丽影 崛起、GTA 5、巫师3、彩虹六号、守望先锋、CS GO。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三颗CPU的成绩总体还是以梯度排列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相差并不算大,个别游戏对多核优化好的,8700K才能展现出较大优势。

最后是功耗表现,2600K与4790K完全一致,而8700K稍好。

总结这次测试,8700K得益于新的架构与工艺,性能提升确实比以往显著,特别是对视屏制作、编码等多核性能需求高的朋友来说很是明显。但对于多核优化差的软件、游戏等,就没有那么显著的提升了。并且这还是时隔这么多年才来的提升,再看2600K与4790K之间微弱的差距,而4代到7代简的差距更小,不得不佩服英特尔挤牙膏的技术,并由衷感谢AMD的紧逼迫使了8代CPU有了较大提升。对于目前的消费者来说,近几年的英特尔CPU肯定是买新不买旧,8代提升较大,6、7代提升太少,4代以前确实有点老了,硬件支持方面肯定不如新的,未来升级空间小,而本次测试8700K就沾了点高频内存的光。但目前英特尔的CPU又赢来了一波暴涨,价格涨幅50%左右,实在不是入手的时机。对于在用近几代的i7的朋友,不用着急更换,性能基本是够用的了,而对于近期装机的朋友,隔壁AMD则是比较好的选择。虽说单核能力与部分游戏的优化确实不如英特尔,但看性价比还是更高的。